浙江教育报:我省高校助力企业“机器换人”

03.07.2015  11:19

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17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首次发布了《2015中国浙江投资报告》,把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七大产业定为我省重点发展产业。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在解读报告时表示,近年来,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浙江经济的重要因素,因而“机器换人”助推制造业产业升级将成为七大产业领域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随着全省”机器换人”力度的加大,省内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启动了“机器换人”项目的研究。通过深入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推广等,以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

 

推动企业加快技改

在温州正泰集团的检测室里,并排放置着一排排透明的“玻璃橱窗”,一个员工看着它们操作,偶尔按动一下按钮。自从引进了这些名为“小型断路器精益生产检测线”的“玻璃橱窗”,企业减少了三分之二的员工,而人均产量却实现了大幅提升。用该集团科技管理部总经理李芃的话说,“这条检测线结束了人工检测的低效、低准确率,开启了‘机器换人’的新时代。

这些高科技设备均出自温州大学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据该平台负责人、温州大学教授吴桂初说:“企业提出需求,我们负责研发技术,再与平台内的共建单位共同制造机器。等到新技术和新设备研究成功后,团队成员会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手把手地教员工如何操作。”吴桂初说,像平台研发的小型断路器半自动测试台如今深受温州各大中小型低压电器企业青睐。“这种小型断路器仅乐清的产量,每天就达500多万只,按每个工人每天装配400只计算,就要1万多名技术工人,这项新研发的操作成果,让装配工区的用工数量减少了五成以上。”乐清市低压电器行业有关负责人说。

宁波正力药品包装有限公司自从引进了无菌制剂药品直接接触包装容器(管制西林瓶)自动化生产线后,减少了80%的劳动力,产品合格率超过98%;浙江欧德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采用蓄电池生产行业的数控双面涂板机,生产率提高了5~8倍;杭州网想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安防报警物联网系统、全流程枪支物联网系统,不仅实现了产业化,市场产值更飙升至1000万元。

这背后离不开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装备控制与优化“机器换人”指导组的技术支撑。组长马龙华教授说,指导组通过深入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诊断、方案制订等,帮助企业更新设备和系统,从而提高了“机器换人”技术改造的质量和成效。

 

健全“机器换人”产业链

去年6月,浙江大学和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建设机器人标准和检测体系,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紧密合作。“我们意识到了建立‘机器人标准’的紧迫性。”杭州市质检院院长楼立群说,现在浙江各个企业有大量机器人,还有众多生产企业的产品,他们的质量检测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尽快制定工业机器人行业准入标准,才能突破核心技术和健全机器人产业链,实现提质增效。

此外,还有一些高校通过开设新专业、送培训等方式,倾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续劲”。

今年9月,首批50名学生即将入读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记者了解到,这一专业为今年新开设的专业,全省仅绍职院一家。该院院办负责人说,学院有开设这一专业的基础,一方面,去年6月成立的绍兴市机器换人服务中心就设在学院内,目前已与多家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完成了“纺织大县”柯桥区印染行业“机器换人”推进方案的编制、诸暨市恒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绣花线全自动绕线机的开发等;另一方面,今年3月,浙江神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两台价值26万元的机械手入驻该中心,联合建立“机器人研发中心”,共同开展标准机器人的升级与改进等研发工作。“所以说,我们有能力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好国家‘机器换人’战略,推动绍兴及周边地区制造业产业升级。”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