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特殊教育学校稳步推进劳动技能课程改革

28.12.2016  19:36

一、构建技能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依据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原理,按照操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和操作的熟练,提炼出了小步子多循环、个别化与小组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丰富学校课程资源,保障师生教学所需。学校在开展研究的同时积极建设资源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择优录用教师原创的教学设计、案例和课件等,多渠道搜集和挖掘校内外有关劳动技能教学的有用资源,如课题、论文、教学案例、微视频等,不断优化学校的课程资源库。

三、培养学生生活技能,提升学生生活品质。学校在开展劳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坚持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适应居家生活、社区生活及工作生活的能力得到了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生活品质。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课程开发骨干。教师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试用研究中历经了设计、实施、评价与修订的循环过程,同时不断与主编、各单元制作团队、出版社编辑、家长等人员沟通、协调、切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合作能力均获得提高,实现了专业能力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