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应关注“核心素养”

04.06.2015  22:49
            又到一年一度的新教师招考季。大家忙得不可开交,特别是有的应考者,可谓是“焦头烂额”:理论笔试刚刚结束,就要准备说课面试;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教师应考者都是本科毕业甚至研究生了。但新教师进入学校,来到孩子们中间,走上讲台,却并不比以前的中师毕业统配生好多少!也就是说,现在的招考办法并不一定招得到好教师,或者说,招考的内容并不一定是教师的“核心素养”。             不同学段的教师所要求的“核心素养”自然不同。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可以从“陪伴孩子成长”“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孩子积蓄起后续发展的各种基础”等“核心工作”来求索:           首先是“爱孩子”。热爱孩子,喜欢孩子,才容易产生“与孩子在一起为乐”的情怀和向往,快乐地和孩子相处,本能地替孩子着想,切身体察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孩子的教师贴得近孩子,“”得住孩子;爱孩子的教师其核心师德和教师责任会自然涌现;爱孩子的教师容易赢得孩子们的喜欢,容易宽容孩子,也愿意等待孩子,会自觉滋养、鼓励、帮助孩子慢慢成长。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孩子的教师,会创造出多少教育的良方妙策?其职业幸福感也很令人担忧。而一个没有幸福体验的教师,很难给予孩子幸福享受——这既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教师自身生活乃至生命质量的起点。           其次是“课程意识和课程整合能力”。未来的教师善于将自己发展成课程建设者,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内驱力,以自身的进取心和向上力激励孩子,以自身的健康和阳光影响孩子,以自身的善良和丰富感染孩子;着眼于整体的人的教育,而不是学科知识的教学,保护和发展好孩子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可持续发展力”,积蓄好孩子的发展后劲;善于调取生活资源组织教育,不局限和停留于照本宣科。           再次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放手让他发展;尊重孩子的异秉,保护其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尊重孩子的成长,放慢脚步等待,摒弃偏见和定势,努力让孩子“发展成为他自己”,成就出“最好的自己”。           鉴于此,是否应以更大胆的步伐,对新教师招考做一些适度的改善?           第一,以“不必准备”的节奏安排招考工作。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更多的是一种天赋,其应考是不必刻意准备的。考前准备得越精心、越充分,越容易掩盖这种先天素养的缺陷,冲淡“核心素养”的竞争力。           第二,回到学生群体中考核。让其接触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考察其“向生性”,看其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往状态,看其融入学生的程度以及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样招考,或许变数较大难以有“统一的考评标准”,但教师工作的特点就是瞬息万变的创新性,个性各异的标准正是其科学性所在,而“统一的标准”恰恰是简单操作的表现。这样的招考组织难度较大,考试成本将大大增加,但相对于招进不理想的教师或者将优秀的苗子遗漏在队伍之外所造成的损失来说,这种成本和代价是合算的。           第三,实行“试用期”,在实际工作中考核。按一定比例预录取,试用一年以后再综合考察和考核,既可以设置长期考核项目,也可以安排动态考试科目,还可以考核进步、成长、改变、完善等发展性指标。既可以考核绝对质量,也可以考核相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