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助力省内外浙商市场创造聚合效应

12.03.2015  16:01


  ●  逾千人参加浙江省首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
  ●  省内外市场共建浙江产品外销链
  ●省内外浙商市场老总共话“商贸回归”和“浙货外销

  浙江市场,正连横省内外浙商市场,打造一个涵盖更广、内外联动、优势互补的升级版浙江市场,创造一条浙商回归的新路径——商贸回归。

  9月20日-21日,浙江省首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在海宁举行。立足省内大型服装、服饰类批发专业市场,省内外逾千名参展商和采购商自由对接采购,涵盖了知名皮革、服装、围巾、丝巾、领带、羊毛衫、袜子等服饰类各种商品,涉及黑龙江、沈阳、山东、重庆、安徽、江苏、上海等多个省市。省内外浙商市场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就依托市场平台进一步开展商贸回归及开拓浙货在省外的流通渠道问题畅所欲言。省内外市场签订浙货销售对接合作协议,省内外浙商市场商户签订浙货销售框架合作协议,一个固定、长期和增效的浙江产品供销链正在启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浙江省首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是将省外浙商市场请回来,利用省内市场的品牌优势和商品优势与省外市场采购商进行采购对接。这是省内外浙商市场的对接,是省内外浙商市场商户的对接,更是一次全国浙商人和浙江人经济的对接。

 

  省内外市场签订浙货销售对接合作协议

  作为浙江省首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的重要内容和增效内容,9月21日,省内外市场及市场商户举行签约仪式。省内11个市场商户代表与省外11个市场商户代表签署《浙江省内市场商户与省外浙商市场商户浙货销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建立长期的浙货销售合作关系。值得一提的是,除商户的“单线”对接外,此次对接还组织了省内11个市场与省外13个市场签署《浙江省商品市场与省外浙商商品市场浙货销售对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进一步扩大浙江产品流通渠道的同时,拓展浙商市场发展空间,建立一个固定、长期和增效的浙江产品供销链。

  浙江是市场大省,有着4300多家商品市场。其中服装服饰市场是浙江市场中一支主力军。这些市场不仅与区域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更有着集产、供、销于一体的产业链。一个个区域支柱产业,一个个享誉内外的市场,已成为浙江一张金色的名片。

  市场联动行销浙货,将利用省内市场的品牌优势和商品优势与省外市场采购商进行采购对接,助推浙货的外销和延伸。根据协议,浙江省市场商户将与省外浙商市场商户建立双方长期的浙货销售合作关系。浙江省商品市场与省外浙商市场将建立长期对接合作关系,浙江省商品市场可通过建立采购基地形成固定的浙货外销供应链,也可以采取建立浙货配送中心的形式或品牌输出、品牌连锁等多种形式进行对接,拓展浙江产品销售渠道和双方市场发展空间。省外浙商市场可以通过举办会展、博览会、建立网络市场等方式,引进浙商参与,扩大浙江产品影响和销售渠道。

  除销售对接外,双方还将在提供专业运营或管理团队,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相互对接,将不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加强省内外市场间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双方先进市场管理模式和市场管理经验,共同提高管理者和经营者整体素质。

  “近年来,互联网市场蓬勃发展,正开启一个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省内外市场对接是对浙商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在全新发展模式中的一种革新,或将成为网上网下‘大市场’联动发展的一个开端。”海宁皮革城董事长任有法告诉记者,海宁皮革城是1999年开始走出去的,2013年其省外市场有80多亿的成交,其中85%以上都从浙江批货。

  市场间的联动使得对接由点及线,进而带动产业发展。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省工商局致力于省内商品市场与省外浙商商品市场对接工作,在年初省外浙商市场新春座谈会上即组织签署了省内外浙江市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次对接会可以说是对战略合作的一次具体实践,合作协议则将效果固化,对接长期化。与商户间的“单线”对接相比,本次对接会还促成了市场间的对接。这种平台式的对接,所带动的将是商户乃至产业的联动发展。“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不仅能以省外浙商市场的采购方式把浙江产品带出去,同时还能进一步拉动和促进浙江制造业以及区域产业的提升,实现资源空间、投资空间和市场空间三位一体的全覆盖。

 

  贸易回归:浙商回归新路径

  浙江省首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这是一个开端,一场启幕。

  盘锦市场浙商建,西部市场浙商建,边境市场浙商建……从“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到“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场”,省外浙商市场作为浙江市场的延伸,如大树的枝叶一般,已迅速在全国分枝发芽。

  这些浙商市场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将浙江产品带出了浙江,走向了全国,扩大了浙货销售的渠道,拓展了浙货的销售,对浙江区域产业链的延伸,对浙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初步统计,浙江省外已有5000多家浙商创办的专业市场,500多万浙商经营户活跃在省外,而这些省外浙商市场销售的日用商品的70%来自浙江,每年,他们带动了约6000多亿元的浙货销售。

  宝贵的浙商资源如何优化配置、聚合发展?助力省内外市场共同发展,浙江省工商局“蓄谋”已久。设立省外“浙商市场浙货营销中心”,组织省内省外市场有机对接,推动省内外市场加强浙货营销战略合作,鼓励省内浙商市场积极外拓延伸……省内与省外市场的融合,已成为实现市场强省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

  出于发展市场的考虑,也正创新了浙商回归的新路径。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浙商回归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我省将一直坚持的发展大战略。当前,除了产业回归、投资回归、项目回归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通过省内外商品市场的对接形成贸易的互动,通过促进省内外浙商市场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引导资金、信息要素与人才充分回流,从而反哺浙江经济,拉动内需,进一步拓展浙货销售新渠道。这是实现浙商回归工作的一项新路径、新创新,它丰富了浙商回归工作的新内涵。本次的“对接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不仅能以省外浙商市场的采购方式把浙江产品带出去,同时还能进一步拉动和促进浙江制造业以及区域产业的提升,实现资源空间、投资空间和市场空间三位一体的全覆盖。

  据悉,今后五年,省工商局、省市场协会和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将会同省内重点市场所在地政府每年举办一次“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

 

  浙商市场代表共议:如何合力销浙货,如何落实浙商回归

  如何借此次浙商回归、商贸对接之机,进一步开拓浙货在省外的流通渠道?对依托市场平台进行商贸回归以及“对接会”,市场代表们有何想法?9月20日浙商市场代表座谈会上,海宁中国皮革城董事长任有法、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副总经理胡衍虎、杭州意法服饰城董事长徐斌、桐乡市濮院羊毛衫市场副总经理沈富渊等省内外浙商市场代表共聚一堂,集思广议,谋略如何进行联动,做好浙江产业延伸,促进浙商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