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攻坚看嘉兴 转型升级正当时

30.06.2016  13:45

南湖:重点项目审批再提速

  进入汛期以来,嘉兴市区不少地方在短时密集降雨下“水漫金山”,但经海绵城市建设改造过后的古井寺、湖滨花园等老旧小区,今年却安然无恙。在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南湖区行政审批部门通过并联审批、提前介入等方法有效节约了时间,有力地推进了海绵城市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

  去年10月中下旬,南湖区接到嘉兴市海绵办累计投资5.4亿元、43个项目的海绵城市建设任务。面对项目多、开工时间紧等情况,南湖区在审批中实行“两合并一简略”。“两合并”,即合并项目设计方案评审和初步设计评审,同步实行并联式审批。由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是区重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项目审批时省略了项目建议书批复,直接用区政府年度投资项目计划,办理项目前期手续。通过“两合并一简略”,仅审批程序,该项目就节省了近1个月的时间,为后期施工赢得了时间。

  为提升审批效率,政府部门还积极事先介入项目前期工作。嘉兴科技城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长达26.7公里,总投资15亿元左右,是浙江省第一个地下综合管廊。在去年项目进入审批前,区行政审批、发改等部门就主动配合嘉兴科技城,多次召开行业专家、部门领导座谈会、论证会,对项目反复加以论证。由于前期功课做得细致,整个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初步设计审批,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节约了一半时间。

  审批的提速,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的开展。数据显示,今年南湖区的135个重大产业项目,1至5月份已完成投资31.4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3%。83个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中,前5个月也已完成投资12.24亿元,部分项目已发挥作用。

 

秀洲:智能化再造产业新优势

  走进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智能化展现的工业之美让人惊叹:通过云服务、蓝牙等技术,实现LED照明产品与视听技术深度融合;探索建设智能家居控制平台,产品连续3年获得美国CES创新奖。近年来,生辉照明、礼海电气、舒福德电动床等一批秀洲重点企业纷纷发力,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力求再造产业新优势。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我们主要是从市场需求出发,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向价值链上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秀洲区经济信息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区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专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以光伏新能源、智能家居、集成装饰为重点,在引导企业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同时,鼓励企业重视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模式创新,从而推动信息产业化、制造智能化。

  从企业而言,产品智能化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舒福德以电动床为载体,搭建健康睡眠管理平台,实现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在线服务,王江泾镇正在规划智能家居产业园;而王店镇鼎美电器一站式家居装饰云服务平台即将上线,目前正努力建设顶墙装饰产业基地……今年,秀洲区获得“浙江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光伏)”“浙江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色基地(智能家居)”两个称号。

  随着“机器换人”和“两化融合”的推进,秀洲“智造”步伐不断加快。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高端装备制造业历来备受重视。目前,秀洲区共有规上装备制造业企业120多家,已形成秀洲国家高新区光伏装备、汽车零部件,王店镇智能家电,新塍镇智能厨具,王江泾镇智能家居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接下来,秀洲区将出台《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信息经济三年实施方案》,重点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程、装备产业提升工程、信息产业培育工程、智能制造创新工程、服务平台升级工程等五大工程。

 

桐乡:政府买单“问诊”企业创新

  桐乡经济开发区的浙江伏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目前正在生产5微米的精密输液过滤器。这是一个置于输液器末端的装置,一枚圆饼状的透明塑料零件,里面有一张白色薄膜。看似并不起眼的产品,生产过程却极为精细。产品需要在一张PET磨床上,通过重离子加速器打出印记,再通过后道处理形成小孔。1平方厘米,起码要有80万个小孔。

  在实现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题的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桐乡企业家意识到,要让产品向“高精尖”转型,离不开管理的创新优化。

  在“伏尔特”,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把控体系,从原材料进厂开始首检起,每道工序都有对应的工艺文件,都有巡检员,每个生产批次都要抽检留样。而且通过信息化技术改造,产品的可追溯性非常强。比如输液器,哪一个零部件在哪个时间段由哪位员工生产、组装,均可查询。另外,公司拥有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设备,比如洁净车间可以实现温度、湿度、换风次数、微生物实施监控自动补偿。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细化管理是成本的杀手。如何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成本?此时,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就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浙江易锋机械仓库外,一辆准备出发的货车上,装着产品的塑料筐整齐地码放着。每个筐子的侧面,都贴着一张二维码标识。工人从仓库中取出一款产品,扫描二维码,从原材料的进货渠道到制造的每个环节,所有信息一目了然。产品上的二维码,是公司去年引进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一部分。这一系统可实现对产品从原材料验收、生产过程控制指标、产品出厂销售等全过程信息记录,并实现对原辅料供应商、生产过程控制指标、质量责任人员等信息的追溯查询。信息化的改造,助推了企业生产提质增效。

  桐乡市经信局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企业管理创新诊断服务活动,由政府买单聘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为企业管理创新“把脉问诊”,并全程辅导企业改进提升,促使企业走向更节省、更高效、更精干的精细化之路。

 

嘉善:“高富帅”项目纷至沓来

  近日,嘉善县商务局传来喜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县利用外资“异军突起”,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今年招商引资更加精准化,紧盯大项目招商,大项目成为外资增长的核心。”嘉善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总投资59.8亿元的富通光通信全产业链项目落户西塘后,这个超级大项目一直备受关注。项目推进同时,最新的中日合资富通配套项目也在顺势推进。配套项目——富通住电光纤和富通住电光导各投资1.16亿美元,注册资金各3780万美元,负责光纤、光缆制造,将为富通光通信全产业链项目提供方便配套服务。

  今年以来,嘉善新批及增资总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有12个,合同利用外资24587.23万美元,占合同利用外资的83.29%。

  同样,增资项目也是大项目当道。铠嘉电脑项目一次性增资5000万美元。今年2月4日,铠嘉电脑增资项目当天审批、当天领取增资营业执照,再次刷新纪录,成为刷新嘉善纪录最多的一家企业。今年以来,铠嘉电脑项目更是以平均10天建设一层楼的速度推进,赶在今年春节前将6幢厂房和1幢办公楼封了顶。6月7日,该项目主体结顶,目前附属设施扫尾,本月底将安装设备,7月份试生产。

  据悉,今年以来,嘉善新设及增资超亿美元项目有爱德曼、富通住电等6个项目,合同利用外资22252.23万美元,占合同利用外资的60.97%。

  深入上海腹地,嘉善全面对接各类优质平台作为招商“主战场”,进一步加大驻沪招商力度。由县委组织部、商务局从县级部门中选调优秀年轻干部组成4个工作小组,分赴上海市外高桥、浦东张江、闵行区、嘉定区,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驻点招商。

 

平湖沪上揽商拓市场

  最近,第十八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宁波举行。此次浙洽会共有19个外资项目进行了签约,落户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日本好侍食品项目便是19个外资签约项目中的一个。

  好侍食品项目一期总投资4050万美元,计划总投资超1亿美元,目标是要打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咖喱工厂。好侍食品项目的签约是今年平湖接轨上海的最新成果。据好侍食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樋之津真一介绍,在项目洽谈期间,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次次跑到上海与公司进行沟通,并迅速解决公司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公司最终选择把这个项目落户在平湖。

  在众多深化接轨上海工作中,商务领域的接轨是其中重要一块内容。据平湖市商务局(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平湖抢抓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配足配强招商员队伍,以驻沪知名跨国企业和龙头企业为目标,积极面向上海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从上海引进外资项目6个,总投资13440万美元。

  深入接轨上海,平湖充分利用展会这一企业对接市场的重要平台。今年上半年,在沪举办的重要展会有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海国际玩具展、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等5场,平湖组织70多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超200个标准展位。展会期间,参展企业在收获订单的同时,也打响了对外知名度。10月即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的上海国际箱包皮具产业博览会,平湖箱包产业将以“组织者”的身份亮相。据悉,该博览会由平湖箱包行业协会联合国家会展中心、中国轻工商会和中国贸易中心共同举办,展会总规模超2万平方米,共设展位约900个,目前平湖新秀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和广东、福建的知名企业已预定参展。

 

海盐工业绩效讲“亩产量”

  近日,嘉兴市发布《2010~2014年嘉兴市规上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主要指标变化情况》。《情况》显示,海盐多个考核指标领跑全市,工业绩效评价五大指标增幅加权分为83.19分,居整个嘉兴市第二。

  在工业绩效评价的激励下,“亩均效益”成为衡量工业企业经营水平的又一把标尺,充分激活了海盐企业强投入、求转型、扩生产、提效益的内生动力,带动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企业实施差别化资源使用收费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海盐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企业绩效评价,海盐将企业分为A、B、C类,实行分类管理,并且每年进行数据更新,实行动态管理,让企业评级“能上能下”。对不同类别的企业采取不同的要素保障、鼓励扶持和综合倒逼措施,特别是C类企业要作为“退低进高”的重点对象,由所在镇(街道)、开发区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整改达不到目标的,列入转移或淘汰名单。

  工业绩效评价及差别化政策的倒逼,不单让企业明确自己所处的等级,还让企业有了危机感。在得知被列为C类企业后,于城一家企业痛定思痛,通过实施车间改造、设备升级、机器换人、节能减排等多项举措,开展原地整治提升,年度总投入1800万元。整治后,企业能耗减少了12%,水耗减少了40%。

  工业绩效评价,在撬动企业转型发展的同时,还引领了全县工业经济大升级。2010年至2014年间,海盐工业企业亩均销售增长48.1%,增幅位居全市前列。亩均工业增加值增幅为78.8%,摘得全市“榜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和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海盐累计增幅分别为51.1%和131%,两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工业绩效评价及差别化政策的倒逼,更是海盐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印记。连续3年,海盐被评为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考评先进县。在最近一次评价中,作为嘉兴地区唯一的县(市、区)进入全省工业强县(市、区)十强,海盐又获评浙江省工业投资和“机器换人”技术改造一等奖。

 

海宁精心“筑巢”引浙商

  位于海宁市黄湾镇(尖山新区)的浙江国能新能源汽车高性能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于近日完成图纸设计,即将开工建设。该项目今年2月入驻海宁,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一期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设6条年产3亿安时高性能锂电子动力电池生产线。这正是海宁“大、好、高”浙商回归项目之一。

  海宁市大力支持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围绕“发力更准、声势更有、成效更好”做文章,着力推动工作常态化,频出新招助力回归引资,凝聚合力做好服务浙商的“店小二”,多方位开启浙商回归“海宁速度”。

  坚持“项目导向、改革创新、统筹协作”不动摇,海宁以大招商促产业、资本、总部大回归,以优服务促项目引进、落地、生效大提速,4年来共引进浙商回归重大项目523个,省外到位资金195.41亿元,连续4年获嘉兴市浙商回归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并成为首批浙商回归示范县。

  推动浙商回归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海宁市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启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回归浙商提供“点对点”服务。例如国能电池项目,目前黄湾镇(尖山新区)成立了项目推进工作组,协调和推进项目实施,电力、水务、燃气配套设施进场建设进度加快,项目硬件基础得以夯实。

  优质服务更体现于行政服务高效率。海宁在全省率先实施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改革试点,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使业主可自主依规选择设计、评审、施工等阶段,审批效率提速88%。目前,28个浙商项目进入“零审批”项目库。

  海宁还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浙商回归。在原有的政策体系基础上,取消审批环节所有涉企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为企业减负2000万元。此外,海宁促进浙商转型升级,对符合工业生产性设备投资奖励条件的105个项目发放奖励资金近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