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提交部省地质调查合作十年“成绩单”

25.12.2017  18:25

  2008年,国土资源部、湖南省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开展湖南省地质调查工作协议》《共同推进湖南省国土资源工作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备忘录》。12月22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在长沙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部省合作十年来的地质调查成果。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双方开展了急需短缺矿产资源勘查和新能源地质调查,累计投入资金约37亿元,先后实施勘查项目960余个,形成了花垣大脑坡铅锌矿等15处大中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新发现矿产地89处,实现新探获矿产资源经济价值超2.9万亿元。基本查明了湖南省页岩气资源赋存的地质构造条件,完成3个煤层气区块调查工作。查明全省地下热水资源总量约28万立方米/天;在14个市(州)城市规划范围内共发现浅层地温能年可利用资源量折合标准煤约1亿吨,可满足29亿立方米建筑供暖制冷需要。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方面,完成了123个县市区1:5万地灾详查,13个县城和31个集镇地灾勘查,12771所山地丘陵区中小学校及41处人口聚集区的岩溶地面塌陷与地面变形地灾补充调查,系统查明地灾隐患点20176处;完成6.5万点次地灾隐患排查并消除3328处隐患,完成6801处应急突发地灾调查并处置2120处灾害;建成1个典型地灾监测区,完成10个地灾专业监测点勘查。

  城市地质调查方面,重点开展了长株潭城市群水工环地质调查,完成调查面积2.8万平方公里,系统查明了城市群内工程地质条件、地热资源利用潜力、地质遗迹保存等情况,建立了地下50米以内地质结构模型。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面,在全国率先全面采用“数字化填图”系统,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查明了矿山地质灾害等5大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累计消除121处矿山地灾隐患,完成8211公顷土地治理和复垦,使30余万人免受矿山地灾威胁。

  农业调查方面,共完成调查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发现富硒土壤3.2万平方公里,富锗土壤3.9万平方公里,富含多种微量有益元素土壤2万多平方公里;在洞庭湖平原中央地区发现约6000平方公里富含钙、镁、硒等多种元素的优质土壤,在涟源市、双峰县分别发现693平方公里和745平方公里富硒耕地,在新田县发现1022平方公里天然含硒土壤。

  旅游地质调查方面,对全省951处地质遗迹开展系统调查评价。新发现永定罗塔坪、慈利五雷山等4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以及永顺不二门等3处红石林地貌,纠正了“国内甚至全球仅张家界武陵源和桑植峰峦溪存在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仅古丈红石林地区存在红色石林地貌”等错误认识。选择518处重要地质遗迹进行了分等定级评价,助推平江石牛寨等11家国家级和省级地质(矿山)公园完成建设。

  地质科技创新研究方面,更新了湖南省1:50万、1:25万及1:5万地质图,编制了新一代全省成矿规律图,研究发布了全省黄金、冶金、煤炭、建材、石化等行业“十三五”发展途径与路线规划。在衡邵干旱走廊等地区实施了探采结合井130口、提引示范工程3处,出水量5.1万立方米/日,解决了部分缺水干旱地区50万人饮水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