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研究工程 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浙江在线2月27日讯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浙江省委、省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印发〈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期)实施方案〉的通知》。2月21日,省社科联在杭州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座谈会,总结交流了首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实施经验和优秀成果,深入探讨如何推进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逐步形成有中国气派、浙江特色的当代“浙学”品牌,更好助推文化强省建设。本报今摘要刊登与会同志的发言。
打造浙江样本彰显中国智慧
盛 世 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开展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打造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浙江样本,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样本的中国意义。认真总结概括第一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经验启示,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借鉴。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国内第一个以工程为抓手,通过学术研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文化建设重大项目,在全国是首创,习近平同志当初就实施这个工程作出过许多指示,这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论述一脉相承,至今仍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因此,全面系统总结概括第一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经验,无论是对于我省深入实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还是对于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通过学术研究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
浙江文化的中国意义。从历史上看,浙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总序》中指出,“悠久深厚、意韵丰富的浙江文化传统,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又提出了“拆治归”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这些不仅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推动浙江发展成为全国标杆。这其中有许多经验、规律值得总结,我们要深入研究挖掘,从中提炼概括出浙江文化特别是当代浙江文化中具有中国意义的优秀基因和核心价值。
挖掘文化的资政意义。文化研究要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治国理政的经验借鉴和智慧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多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深入实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就要通过系统研究,弘扬浙江文化中的创新创业精神,提炼浙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和思想,概括浙江文化中的发展理念,进而为区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支持。
发挥文化的时代价值。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新发展方式中去。文化研究成果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无限的创意和深邃的内涵,无论是对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还是提升供给质量,都具有重要价值。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就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思想融入到经济发展中,比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提升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推动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实力。
【作者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深耕文化沃土撷取思想资源
陈 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得到鲜明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熟悉、重视和实践运用,成为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个鲜明独特的风格。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格局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明根基,在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后,既是基础性的历史资源,也是现实中的发展动力,更是民族精神的中坚,具有毋庸置疑的当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民族情怀、古典修养、政治睿智和深透阐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作了全面深刻的揭示弘扬。
这种对历史传统的审视和认知,既源于哲理性的思辨,更来自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浙江文化的悠久传统、深厚底蕴、独特品质,以及丰富的资源和民间文化传承的热情创意,曾给习近平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详细了解研究浙江历史,从剖析地域文化传统的角度,探究浙江省情的独特性,研析浙江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背后的文化基因和传承轨迹,探讨浙江精神的历史根基和对当代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一个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它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深化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潜在力量和当代价值的认识。
今天的中国发展,根基是什么、力量在何处、要走什么路、要向哪里去,都需要我们理性思考,做出抉择。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碰撞、挑战更趋激烈。这就需要我们既开放包容,更凝神聚魂,立定脚跟、看准道路、明确方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作为人文社科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潜入中华文化传统的深海,从文明基因、内部结构、价值认同、治理方式、道路选择等方面,分析研判,钩玄提要,以翔实史实、清晰学理、生动言说,使人接受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生发中国之“中”、特色之“特”的沃土。同时,积极参与当代社会实践,取精华,弃糟粕,创新有为,培育华盖葱茏的当代民族文化参天大树,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涵育更为丰厚的思想资源。
【作者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夯实牢固基础继续走在前列
陈 永 昊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之提升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最近中央两办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之纳入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加以落实。作为一名浙江文化工作者,学习后既感到意义重大,又感到十分亲切。
2005年7月,浙江省委召开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当时很多省也在搞文化大省建设,但只有浙江省确立了文化研究工程,旨在依靠全国的学术力量系统研究浙江文化优秀的历史传统和当代发展,深入挖掘浙江文化底蕴,研究浙江现象,总结浙江经验,指导浙江未来的发展。
不仅如此,习近平同志当时还亲任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在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实施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工作保障、成果应用等作了阐述。他还特别强调,在成果运用上,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努力用浙江历史教育浙江人民、用浙江文化熏陶浙江人民、用浙江精神鼓舞浙江人民、用浙江经验引领浙江人民,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力。
文化研究工程实施后,极大地激发了浙江各方面研究力量特别是社科界广大专家学者的研究热情,纷纷申报课题。许多学者还把过去未完成的旧稿翻出来重新研究整理,从2006年开始一大批厚重的研究新成果陆续付梓出版。文化研究工程在全国也引起高度关注,一些外省市的专家学者不但高度评价浙江的做法,还积极参与有关项目的研究。
同时,“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应运而生,习近平同志为之写了《总序》。《总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说:文化是一条从老祖宗那里流来又流向未来的河。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关系说得生动形象而又充满感情。《总序》结尾一句深情地写道:“今天,我们踏着来自历史的河流,受着一方百姓的期许,理应负起使命,至诚奉献,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现在中央印发的《意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浙江理应珍惜基础,勇立潮头,在深入落实上走在前列。我们要加强领导,既有思想高度、又有工作力度地紧抓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实施;要与时俱进再订规划,突出新一轮研究重点,确定新一轮成果目标、工作机制等;要总结经验,成功之处要弘扬,薄弱环节要克服。同时提高品质,适时表彰奖励优秀成果,要鼓励应用,发现、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好典型,还要面向社会加强宣传。
【作者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与宣传部部长】
弘扬传统文化强劲精神命脉
肖 瑞 峰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义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视之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从关乎民族兴衰成败的历史高度揭示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地位、价值与作用。他强调,“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就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努力方向以及前行路径。
浙江历来被誉为“人文渊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衍生、演进并趋于繁盛的一大重镇,曾在中华思想文明史上大放异彩。今天,我们实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期),既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致力于再创“浙学”辉煌、重振“浙军”声威的一个良好契机。为使这项期盼已久的重大文化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我们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高起点规划。要在充分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完善顶层设计。以历史上的浙学为标杆、现实中的京沪为参照,在高远的学术目标下,规划具体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都应该立足于时代的制高点,一般项目也要跻身于思想高原或学术高地,一定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和低质量的循环。
全领域覆盖。新实施的文化研究工程,既要有高度,也要有广度,不仅要纤毫毕现地展示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和脉络,而且应该涵盖方方面面,使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无一遗漏地得到观照与考察。相较于一期工程,它不是简单的拾遗补缺,而应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作出更全面、更系统的梳理。
深层次发掘。习近平总书记对儒家思想的精辟阐释为我们树立了典范,那就是要从辩证的发展的视角楔入其中,沿波讨源,擘肌分理,发掘出其深层意蕴及现代意义。列入研究工程的所有研究项目,都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同时追求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把理论触角下探到更深的层面。
多维度推进。要实现多维度推进,必须处理好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其一是文献与理论之维。既要重视以文献梳理与考释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又要重视从哲学抽象层面作理性观照。其二是传承与创新之维。在传承与弘扬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要致力于创新,赋予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其三是历史与现实之维。我们在实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期)时要贯通古今,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加以拓展,把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吸收与融合到浙江当代文化建设中。
【作者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发掘人脉资源丰富浙学内涵
龚 延 明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到“文以载道,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是构成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浙江文化名人辈出,数千年来,浙江文化人创造了百越文化、吴越文化与浙学,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东南文化特色的资源优势。
浙江文化人的人脉同样绵延不绝,普查、梳理、发掘、研究、普及浙江文化人人脉,也是我们响应中央号召,担当起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重要任务。浙江文化人,有文化名人、有古代精英,主要是大量唐宋以来科举登科人。特别值得重视的,浙江是科举大省。据大略统计,自隋至明清登科人数,全国约16万人左右。值得骄傲的是,这16万登科者中,浙江进士达1万5千人以上,约占全国进士总数近十分之一,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浙江文化人人脉资源。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列入了《浙江进士登科总录》项目,这是具有揭示浙江传统文化底蕴研究和建立浙江精英人物档案库的重要课题。
要了解自隋唐以来,浙江人在国家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可能绕开这1万5千多精英人物的活动。《浙江进士登科总录》对于这些历史文化精英的总结梳理,是十分有价值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以人物为线索,以思想为脉络,这一研究将进一步丰富“浙学”内涵,进一步系统阐释“浙学”的历史形成和当代建构,更加全面地展示“浙学”对浙江当代和未来发展的文化意义。这是对浙江人民历史上生动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浙江文明传承脉络的梳理,更加丰富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内涵。追寻浙江文化人人脉,必将成为乡贤教育、国民教育的生动教材,为浙江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人脉资源基础。
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要确立“研究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意见》中也强调“传播交流”,就是要做传统文化普及工作。为此,第二期文化研究工程可以增列《浙江文化名人评传》项目。除了上述浙江名人之外,王羲之、白居易、苏东坡、岳飞等,虽非浙江人,但他们对浙江文化发展影响巨大,已融入了浙江文化人的群体,在《浙江文化名人评传》中亦应有一席之地。这将成为向大众传播浙江文化、浙江精神的窗口,也是树立今人仰望的浙江历史文化名人标杆。
【作者为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继承优良传统建设文化强省
陈 立 旭
10年前,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实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从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这对我们深入推进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既立足浙江、又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文化建设。在习近平同志撰写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以及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一系列讲话中,这个特征是非常鲜明的。立足于浙江,通过实施文化研究工程梳理和弘扬浙江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繁荣和发展当代的先进文化;又要从中华文化的高度思考浙江区域文化,浙江区域文化是在中华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浙江区域文化底蕴的深入挖掘,也是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研究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文化、创新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文化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和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推进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就是要从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等角度,深刻地阐述文化力量的重要性;要立足当下,以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作为现代化总体布局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发展,以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文化的力量,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坚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习近平同志一方面强调要传承源远流长的浙江精神、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不断挖掘其历史积淀,另一方面又从浙江发展的新特点出发,强调必须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浙江精神,不断丰富其现实内涵,实现浙江精神的与时俱进。系统研究浙江文化的历史成就和当代发展,深入挖掘浙江文化底蕴、研究浙江现象、总结浙江经验、指导未来发展,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继承弘扬与创新发展、不忘本来与开拓未来的辩证法。
这为我们深入推进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从坚守文化自信、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高度,强调中华文明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协调,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为浙江省委党校教育长、教授】
凸显学术品质彰显浙江精神
何 俊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建立在学术基础上的,是通过学术来推进文化研究。这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一个好的经验,它也是符合文化建设规律的。文化广义上虽然是很宽泛的概念,但核心还是学术。凸显学术品质,这对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经过了第一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之后,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学术品质要站在学术研究的第一线,成果应该是第一流的。
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要通过凸显学术品质来彰显浙江精神。第一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有了好的积累,第二期不能炒冷饭,应当提升它的学术品质。这需要找准定位:一是关注浙江文化的中国意义,二要在全球化的视野中来研究浙江文化。
浙江文化的研究要放在中国的层面来考虑,也就是浙江文化的中国意义。浙江文化始终是在整个中华文化的脉络中演进,它的意义也是在其中呈现出来。追溯浙江文化,有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从吴越时期的边缘演化到南宋以后的中心。当代浙江的发展更是如此。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需要阐明浙江文化的这个历史过程,分析其特征,揭示其性质。更具体一点讲,要注意两个维度:一是在中国文化的纵向脉络中来梳理浙江文化,不能就浙江文化谈浙江文化;二是在中国文化的横向关联中来观照浙江文化,因为事实上浙江文化是在与其他区域的文化交流中演进的。
浙江文化的研究要有全球化意识,也就是说浙江文化的研究要在全球化视野中展开。今天与十年前第一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时代背景不同,互联网已经使得全球化更为深刻与广泛,G20杭州峰会也把浙江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浙江文化在很大意义上也不仅仅是浙江的文化,而是需要作为中国文化的某种象征在全球化视野中重新观照。强调这一点,也不仅仅是从G20杭州峰会,从当下的互联网来说的,历史中的浙江文化同样不乏全球化的观念。至少南宋以后,浙江文化在东亚文明中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当然,今天在全球化的视野中来研究浙江文化,要比历史上东亚文明中的浙江文化研究复杂得多。我们要系统探析从浙江史前文明直至近现代浙江特色历史文化的形成,从域内外多视野挖掘其深刻内涵和当代意义。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