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精品 讴歌时代

07.12.2016  18:38

  12月3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广大文艺工作者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重要讲话中的四点希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创作更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立足传统再出发

  “开幕式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非常感动。他的情感是激越深沉的,内涵是深邃丰厚的,视野又是高远宏阔的,通篇字里行间都是温暖人心的。”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表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有一大批才华出众的优秀艺术家。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自信地在世界文学艺术的大格局中加入我们的声音、形象、情感,书写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以最好的作品回报时代给予文艺工作者的机会和挑战。

  “站在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站在党和人民的坚实立场、站在中华文化的丰厚沃土、站在时代发展的历史潮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论述了中国文艺的重要地位、作用及在各个历史时期作出的重要贡献,明确指出了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使命、责任、方向、目标,是指导和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守艺术理想,走入生活,贴近人民,去发现人民群众的酸甜苦辣和欢乐忧伤,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在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看来,要从老艺术家身上学习、传承其宝贵的品质与精神,“没有天赋干不了,没有勤奋干不成,没有文化干不大,没有人格干不长。要向他们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文艺工作者应该立足传统再出发,创造新的时代的文化。”文学评论家南帆说,传统仅仅是起点,时代为文艺发展提供了很多题材,需要文艺工作者以创新精神把史诗般的伟大实践表现出来。青年批评家张莉表示:“将发扬坚韧的学术精神,创作出有品质、有温度、有艺术追求的批评文字。持续活跃在当代文学现场,与广大作家一起,寻找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新生力量,探索讲述中国故事的更多可能。

  网络作家天下尘埃表示,网络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向读者传递正能量,在作品中注入更多中国元素,让全世界的网络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了解中国、热爱中国。网络作者要以身份自觉和文化自觉担负起信息时代的文学使命。不但要向传统文学学习,也应该积极带动和影响传统作家了解并进入新媒体,运用新媒体的各种平台,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反映人民热气腾腾的生活

  “我刚刚从珠海、湛江等一线海防部队慰问演出回来不久,心情无比激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让我内心澎湃,他给我们指明了文艺工作的方向,告诉我们应该唱什么样的作品,为谁而歌,让我们文艺工作者尤其是跟我一样身穿军装的表演艺术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青年歌唱家王丽达说,文艺工作者要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纯粹之心,为党、国家、战友、人民群众而歌,深入基层、扎根生活,才能让文艺工作更加有血有肉,才能感动自己进而感动观众。

  文艺创作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导向,这是古往今来优秀文艺作品和杰出艺术家的基准。作家陆天明表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对文艺家胸怀的精准描绘。屈原之问天,杜甫之泣别,鲁迅之呐喊,无一不是在家国情怀中大写着一个词:人民。文艺是什么?是历史前行的一部情感史。文艺是什么?是人民奋斗前行的记载。优秀的文艺家必然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历史的再现者勇立潮头,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发声,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追求。”

  诗人屠岸认为,文艺的生命在于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文艺作品要有灵魂就必须和人民结合。人民是文艺的生命、根本,也是文艺的希望和前途。古往今来,真正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都是以人民的生活为主体,古典文学作品为什么有价值?因为表达了中国人民最本真的思想和感情。今天的文学要继承过去的传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和人民结合。如果脱离了人民,就不可能反映国民精神,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提到‘我们的文艺要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不仅是文艺作品的欣赏者,也是文艺作品的评判者。”天津市美协主席王书平说。上海市视协副主席王丽萍同样深有体会:“总书记谈到的一个非常核心的主题即深入生活,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心里时刻装着观众,扎根泥土,自己深深扎下去,创作出文艺精品,反映这个时代人民热气腾腾的生活。

  “这几年,一直在提倡文艺要‘到人民中去’,但到人民中干什么去?我们的服务方式是否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书法家彭利铭坦言,聆听、学习了习总书记的讲话,让他对文艺工作者怎样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文艺服务的目的是使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得到改善,如今文化扶贫工作也在基层广泛开展,更加需要从我们的服务对象出发、从服务源头出发,细致地了解每一个环节,摒弃浮于形式的服务方式。文艺服务要有效果。”彭利铭说。

  用作品鼓舞人、用人品感召人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艺不能缺席。“‘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都需要在创作实践中不断修炼。”昆剧表演艺术家谷好好说,“脑中要铭记‘文艺服务于民’,心中要常怀四点希望,要努力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文艺精品。

  “中国儿童文学多少年一直是安静的、坚韧的、默默前行的,发展到今天,其红火的程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作家秦文君表示,创作者为了孩子、为了未来、为了世界更好,在不懈追求。身处儿童文学的大时代,“”意味着包容性强。多元时代,也带来了浮躁和功利,跟风写作太多,更需要儿童文学作家在生活的一线注重美的发现,多出有厚度、有创新、有艺术追求又能感动孩子的作品。

  “艺术家要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坚守情操。艺术家的修养如果达不到相应的境界,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画家孙玉敏说,“如果说艺术家不贴近人民,就不可能有感动、认识,更不可能有‘初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这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孙玉敏在创作一幅东北抗联的画作时曾经到林海雪原体验生活,不断积累素材,量的积累最终带来质的飞跃。

  作家殷健灵认为,文学是现实的镜子,但文学更要超越现实,审美地表现现实。好的文学一定是人类心灵的家园和灵魂的归宿,作家应通过作品让读者在发现和面对复杂的世界时,依然能够心怀欢喜保持心灵清明。

  广大文代会、作代会代表表示,只有观照当下,拥抱时代,才能创作出深受人民喜爱的作品。优秀文学艺术的创作总是与时俱进,需要走到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灵感,在生活中提升思想和艺术境界。推出精品、讴歌时代,从体验生活到艺术采风,从慰问演出到结对帮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将在全国文艺界掀起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