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70后妇女接近生育期结束 或再没机会生二胎
2015-04-21 腾讯网
许多70后妇女已经接近生育期结束,她们大都不是独生子女,再不放开生育限制,她们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财新网】(专栏作家 梁建章 黄文政)2015年4月14日,来自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河北、山东等26个省市区的70后“非独”母亲,将征集到的275张非独父母的照片及一封建议信寄往全国人大及国务院法制办,要求全国人大及国务院立即全面开放二胎生育权,拒绝对非独人群的生育权歧视。
这份呼吁书的背景是,4月初在微信圈及多家论坛被广为转发的一项传言称,全面放开二孩生育已报国家通过并认定,预计在5月份之前将下发红头文件到各级政府。由于传言包含“来自新华社的消息”以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透露”等字样,而传言内容更是呼应了社会心声,不少人信以为真。吉林省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薛宝生,4月7日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官网发表的文章《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温暖人心》,就引用了这则传言,高度赞扬传言中的举措,更是引发广泛关注。
该项传言的传播之广和反响之大,说明了取消生育限制是民意所归,民心所向,更给许多希望生育二孩的非独家庭的70后母亲一线希望。然而,4月10日国家卫计委发言人出面正式否认了“5月全面放开二孩”的说法,再次令社会大失所望。而非独家庭70后母亲的上书则是她们刚燃起的希望被浇灭后,对国家政策的几近绝望的呼吁和恳求。
我们强烈支持非独夫妇的这一诉求。许多70后妇女已经接近生育期结束,她们多年期盼能有第二个孩子,并且她们大都不是独生子女,再不放开她们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在中国新生儿数量长期萎缩已经不可避免的今天,允许她们生育不仅可以避免她们终生的遗憾,也有助于缓解将来出生人口滑坡式衰减。
正如这份呼吁书所说:“70后的非独们对全面二胎望眼欲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天天起向生育的终结,要么奋力抗争偷偷生下一个宁馨儿,要么内心无比凄凉地成为最后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其实,即便放开二胎,70后的非独能顺利生育二胎的仍属少数,大多数70后非独将永远把遗憾留在了心底。”
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应该体现公平和公正。单独二孩政策意味着一对夫妇是否能生育二胎取决于他们自己是否是独生子女,这种由出身来决定生育权的做法显然有悖于基本的公平原则。现在双独和单独夫妇都可以生二胎,为什么不允许非独夫妇生二胎呢?非独夫妇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他(她)们不是独生子女并不是他们的错。
国家卫计委发言人也表示,“单独二孩”不是句号,要往下走,往下走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可见,放开非独二胎直至全面放开生育是迟早的事。早一天放开,可以让更多的70后非独夫妇赶上生二胎的末班车。
允许非独夫妇生二胎,也有助于减少失独的人伦惨剧。虽然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定比例的孩子会夭折,但在二胎家庭里,所有孩子都夭折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家庭幸福是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唯一的孩子夭折对整个家庭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只要还有存活的孩子,父母就有希望和责任继续生活下去。根据中国的生命表和生育年龄分布,母亲在40至65岁之间孩子夭亡的概率是1/100左右。一般可假设不同孩子夭亡的风险独立,这样二胎家庭孩子都夭亡的概率就只有万分之一。生育限制政策造成的失独家庭已达百万,数量会快速上升。这些家庭很多是在胁迫下违背自己的意愿而放弃生育更多孩子的。他们除了情感煎熬,还面临养老的现实窘迫。
家族亲情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但对生育限制政策产生的大量独生子女来说,第一代没有兄弟姐妹,第二代没有叔伯婶姨,第三代则没有了任何通常观念中的亲戚了,整个家族亲情的纽带将被完全割断。这种人伦的缺陷对整个社会和民族心理会造成何种影响无法估量。
独生子女家庭是一种风险家庭。这种风险不仅体现于生命的无常,也体现在婚姻、事业、财力和健康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上。面对这类难关,兄弟姐妹可以相互提携、共同分担,但独生子女则只能独自承担、艰难应对。这种现实反过来又会降低家庭对风险的容忍度。如果孩子较多,家庭会更愿意让孩子们尝试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只有一个孩子时,稳妥的考量会更加重要。独生子女比例越高,社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就越低,这对经济发展、国防事业都极其不利。
实际上,即使允许所有非独夫妇生育二胎,而不允许三胎,那这依然是人类历史上,仅次于过去30多年的一胎化的最严厉的生育限制政策。这种全面二孩政策也远不足以维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性年龄别死亡率,中国的生育率更替水平是2.2,也就是每对夫妻平均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最终不衰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在2010、2011、2012、2013年的生育率仅有1.18、1.04、1.26、1.25,远低于更替水平。即便是1.4的生育率也意味着每代人萎缩36%。
更严重的是,在未来10年,中国24至29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将从7300多万降至4100多万。这意味着,即使全面放开并大力鼓励生育能成功地将生育率提升30%,那也难以避免年出生人口的崩塌。
等到60后老去,中国每年大约会死亡约2500万人,而出生人数不到1000,每年净减少1500万人,5年内将累计超过7000万人。现在立即全面放开生育,5年累计多出生的孩子最多不会超过2500万人,其中来自70后母亲的二孩最多只有几百万人,这个数量与未来的萎缩幅度相比根本可以忽略不计。
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结果更是印证了中国的超低生育意愿。截至2014年底,全国1100万对符合政策的夫妇中,只有约100万对夫妇申请生育二孩,申请率不到10%。中国面临的问题是生育意愿实在太低,即使立即全面放开并大力鼓励生育也难以逆转热裤颓势。由此带来的长期的极低生育率的后果是人口的严重老化和急剧萎缩。
如我们在该专栏所论述的,无论从资源、环境、经济、文明传承来说,这种严重衰微的人口趋势对中国未来没有任何好处,对中华民族复兴更是釜底抽薪。因此,合理的生育政策是在全面放开生育后,要像几乎所有低生育率的国家那样及时鼓励生育,直至把中国的生育率提升至更替水平附近,维持中华民族的正常繁衍和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而继续限制生育,尤其是让70后母亲失去再生一孩的最后一次机会,是在本已经严重错误的人口政策方向上,再给无数家庭制造本来可以避免的终生遗憾。
事实+
国民生育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此前曾介绍称,预计“单独”夫妇约有1000万对。有生育二胎意愿的,在去年一年中大约有100万对。实际落实到今年的政策上,确实能够生育的不到47万对,也就是说还不到100万的一半,这就反映了我国国民计划生育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注重质量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再加上经济上的压力、生活上的条件等方面,并未出现一个冲击波,造成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变化,所以总体情况是非常平稳的。
2015年,全国多地“单独两孩”政策相继迎来实施一周年,可两孩申请并未出现公众预期的“井喷式”增长,引发外界极大关注。以上海为例,数据显示,目前上海进入婚育年龄的女性,有90%都符合双独或单独的政策,但是申请二孩的比例还不足5%。曾经的“众望所归”,如今却备受冷落。
此前,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曾发布报告,表示,中国的“人口红利”从2010年开始逐渐消失,即使执行了“单独二孩”政策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趋势。报告建议政府尽快从现有的“单独二孩”政策过渡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腾讯新闻综合中国网、新华社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