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电话“领补贴”新手爸妈别激动

15.01.2015  11:17
全国万千新生儿信息被买卖,警方正全力追查   衢州的胡先生还没从初为人父的喜悦中缓过神,又被另一件“好事”砸中,作为新生儿的父母,有人通知他可以获得一笔1780元的财政补贴。殊不知,这其实是个骗局!胡先生在兴奋之余,稀里糊涂就把自己银行卡里的钱转入了骗子的账户。
  昨天,嫌疑人黄某、唐某被衢州衢江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和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6万元和1万元。
  2014年7月14日,胡先生刚当父亲没多久,就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我是衢州××医院的工作人员,你有一笔1780元新生儿财政补贴可以领取。
  对方说得头头是道,对胡先生的姓名、妻子的姓名、家庭住址,甚至生的是个儿子的信息都一清二楚,“这些情况如果正确,请你拨打158×××××××ב财政局专线’电话,联系办理领取1780元新生儿财政补贴。”对方说。
  胡先生第一次听说“新生儿财政补贴”,有些半信半疑,但对方报的信息又丝毫不差,他就相信了。于是,他拨通了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
  电话那头,对方热情地告诉胡先生,现在政府鼓励生孩子,所以每生一个孩子都可以享受补贴。“为了方便当事父母领款,我们专门为你们开通了银行支付专线,只要你拿着银行卡到银行ATM自动柜员机上按程序操作,就可以领取补贴了。
  胡先生喜滋滋地拿着银行卡去操作,稀里糊涂就把自己卡上的钱存进了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不一会儿,胡先生的手机接到短信提示:卡内49985元已经成功汇出!
  胡先生愣了半天才发觉自己被骗了,赶紧报警。
  2014年7月25日,黄某、唐某被警方抓获。两人交代,用“新生儿财政补贴”的方法行骗,首先要选择那些农村的新生儿父母,他们社会阅历不深,信息闭塞,经不起忽悠。其次,新生儿家庭信息必须真实,以便取得被害人的信任。据黄某和唐某供述,他们是从一个叫“阿果”的人那里买到的信息,每条5毛钱。黄某说,新生儿信息只有新生儿出生的医院才有,“阿果”手上有成千上万条这样的信息,遍布全国,自己主要买了衢州、绍兴、诸暨、舟山等地的新生儿信息。目前,“阿果”仍在逃,这些信息从医院流出的来龙去脉还在追查中。
  民警发现,在黄某的笔记本电脑内共存有155个新生儿信息。
  衢江法院审理查明,截至2014年7月24日,黄某以“新生儿财政补贴”名义,先后对衢州胡某,绍兴陈某、包某、李某,诸暨王某,舟山方某进行诈骗,共骗取104283元,其中唐某参与诈骗金额42058元。
  衢江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分别判处黄某、唐某有期徒刑3年6个月和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6万元和1万元。黄某不服此判决,向衢州中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