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海绵城市“试点嘉兴 雨再大也不用再看海

18.11.2015  16:39

  [ 开栏语]

  “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正待起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激励着中国人民共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对于浙江来说,“十二五”时期正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张清单一张网”……诸多热词走进浙江百姓寻常生活,每一个人都能深刻感受到浙江发展的新气象。

  站在“十二五”和“十三五”的交汇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万众瞩目中召开,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展望“十三五”,站在新起点上的浙江,为实现新的宏伟蓝图将砥砺奋进,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引的方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从今天起,今日早报将陆续推出系列特别报道,回顾之江大地“十二五”期间取得的辉煌成绩,展望未来五年的美好前景,多方面展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浙江实践。

  记者探访国家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嘉兴

   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 ( 今日早报记者霍翟羿) 当浙江“五水共治”如火如荼进行,誓将城市内涝“治愈”的时候,一个词进入了老百姓的视线:海绵城市。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12月31日,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启动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申报;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提到,要“加强城市防洪防涝等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那么,到底什么是“海绵城市”?如何打造一座“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工程如何发挥作用,让城市免受内涝之苦?

  我省的嘉兴市,是全国16个“海绵城市”试点之一。记者于日前实地探访嘉兴市,为你解构“海绵城市”的城市建设蓝图。

   一个理念

    让城市成为一块“蓄水海绵”

  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一个比较通俗易懂的称呼,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城市建设思路。这种建设思路的专有名词,其实叫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即通过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让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

  这样的解释,乍一看比较复杂,但再回过头看看“海绵城市”的称谓,你就容易理解了:让城市成为一块“蓄水海绵”。

  我们知道,大部分城市的地表,都覆盖着不透水的水泥或是沥青。一旦下雨,这些水泥和沥青地表,不能像土壤一样吸收水分,只能通过排水管网把雨水排放出去。

  一旦城市排水系统出现了问题,比如雨水管道堵塞或因施工被破坏、排放雨水的城市河道水位高于路面,自然就会产生城市内涝,严重影响城市运转和市民生活。

  以往,我们应对城市内涝的方式,只是单纯的强化排水系统,希望在遭遇强降水时能快速排空雨水。

  而按照“低影响开发雨水工程构建”思路打造的“海绵城市”,逻辑则完全不同:通过一系列工程建设,让我们城市的地表本身就能拥有部分的吸水、蓄水、渗水能力,这样做,就能给我们的管网“减负”,也能让城市在面对长时间的强降雨时,有更强的“弹性”。

  更令人欣喜的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另一个思路,就是收集并蓄纳雨水,让雨水渗入土地、补充地下水,甚至是初步净化之后用作他途。

  根据住建部印发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一文,“海绵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城市。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打造这样一块“蓄水海绵”呢?我们且看嘉兴市的创新实践。

   嘉兴实践

    投资44.2亿元,将花3年打造一座“会呼吸”的城市

  今年4月,住建部公示了全国各地16个“海绵城市”试点,而嘉兴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入围城市。

  作为“海绵城市”试点,嘉兴是如何进行实践的?有哪些高招,可以让城市“海绵化”,能够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缓解内涝之苦呢?

  带着这些疑问,近期,记者敲开了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大门。

  工作人员告诉我,嘉兴市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后,已于今年5月27日正式将《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计划》上报国家三部委(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

  这份“海绵城市计划”中提到,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示范区,包含了老城区、新建区和未建区共18.44平方公里区域。

  其中工程建设共分10大类计488个项目,总投资约44.2亿元,其中住宅小区类改造项目114个、公共建筑类改造项目238个、公园绿地类改造项目40个、市政道路类改造项目58个、再生水厂(含调蓄池)项目1个、市政道路雨水管道及立交泵站改造类项目26个、生态廊道类项目4个、水系疏通类项目5个、排水管网普查和修复类项目1个、示范区监测设施建设类1个。

  项目分三年完成,其中2015年计划竣工115个,完成投资6.21亿元;2016年计划竣工309个,完成投资29.92亿元;2017年计划竣工69个,完成投资8.04亿元。

  “海绵城市计划”的目标,包括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总体目标为78%,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2毫米;实现雨水资源利用率不低于11.87%;示范区内南湖、长水塘、海盐塘等主干水系有20%水域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Ⅲ类水体)等。一系列工程,将让城市本身具备蓄水、渗水的功能,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城”。

  目前,已经有不少工程已经完工并开始发挥作用,这其中,不乏一些颇有奇效的“秘密武器”。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秘密武器1:道路边的绿地成为“雨水花园”

  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目前,嘉兴有不少“海绵城市”的试点工程已经完工,蒋水港绿道低影响开发雨水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使用了“雨水花园”等手段来蓄纳雨水,在解决道路积水问题上,效果不错。

  蒋水港是位于嘉兴市政府西侧的一条城市内河,直通西南湖。蒋水港西侧的拥军路,是“低影响开发雨水工程”的试点道路。

  “‘海绵城市’的建设和生态治理息息相关,其中‘雨水花园’就是解决城市道路积水问题的一种方法。”工作人员说,“主要是依靠路边的绿地来初步收纳雨水,路边的绿地比路面高度低,低洼处铺设了蓄水层,种植有耐水植物。”

  拥军路东侧的半幅道路,路面上见不到一个雨水篦子,雨水管道的下水口都设在路边的绿地里;路边也没有侧石,一旦下雨,落在这里大约占地0.2公顷路面上的雨水,会畅通无阻地进入绿地中。

  路边的这些绿地,乍一看不起眼,却是精心铺设的“雨水花园”。这个“雨水花园”的土和草都有讲究:地面铺设从上往下分别是蓄水层0.15米~0.25米、种植土及人工填料层0.5米~0.6米、砂层0.1米~0.2米、砾石层0.2米~0.3米。“雨水花园”上种植的是经过挑选的耐水植物,不会因为土壤蓄水而死亡。

  “‘雨水花园’本身有蓄水能力,如果遇到雨量实在太大,降雨量超过绿地下渗能力的情况,多余的雨水一样可以通过雨水管道排入河中。”工作人员说。

  通过绿地来排水,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起到净化初期雨水的作用。

  “初期雨水,就是刚开始下雨的那段时间落下来的雨水。这种雨水,其实污染程度很高,排进雨水篦子的水颜色都是黑乎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降雨之初,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汽车尾气等废气,又冲刷了沥青混凝土地表和房屋表面的污染物,如果直接排放入城市河道中,会对影响河水水质,污染河道。

  而经过“雨水花园”里层层沙土砾石的过滤,加上植物根系对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最后排入河道的初期雨水,其中的污染物就被大大削减了。

制图 赵星

  下雨时,吸水、储水、净水、渗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秘密武器2:景区边造起“吸水停车场”

  道路可以用“雨水花园”等方式解决积水问题,那么广场、停车场这样的大型公共场地,该如何化身城市中的一块“海绵”呢?

  说起嘉兴,许多人会想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南湖。

  嘉兴南湖景区的南部、南溪西路北侧,是晚明时期的著名园林勺园的旧址。修复后的勺园成为南湖景区的景点之一,而景区门口保留着的断壁残垣,依稀可窥见当年南湖畔“主人爱客锦筵开,水闻风吹笑语来”的繁华景象。

  近年来,南湖景区内客流量大,对停车位需求剧增,因此有关部门在勺园外部、南溪路以北,建设了一个停车场,建设总面积约5200平方米,其中停车位面积约1169平方米,通道面积约1670平方米,停车场共有85个停车位。

  而这个停车场,正是嘉兴“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试点之一:勺园停车场使用透水混凝土浇筑,大雨过后几乎从无积水。

  走进停车场,明显可以看到停车场地面的颜色和材质与普通的水泥地面大不相同:区别于一般的白色水泥地,这里的水泥地面是蓝灰色,可以清晰看到较大的混凝土颗粒。

  工作人员介绍,用矿泉水浇在停车场上,地面不会像普通的水泥地一样马上变成深色,浇下去的矿泉水也不会马上四处溢流开来、打湿一大块地表,而是慢慢下渗。

  记者进行了试验,把半瓶500毫升的矿泉水浇在地表,没过1分钟,这些水全部被“吸”走了,只能在地表上看到一块不太明显的湿痕,面积不大,脚踩上去只是略微有些滑。

  “停车场的表层是使用透水混凝土铺设的。”工作人员说,“第一层是20厘米厚的透水混凝土表层,下面是20厘米厚的碎石层,再下面埋设着排水用的盲管。”

  每当下雨天,落在停车场地表的雨水首先通过透水材质浇筑的地表渗入土中;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专门用于集排土中渗水的盲管就会发挥作用,把多余的雨水排放到停车场北侧的排水管道内。

   秘密武器3:雨水循环利用,成为景观湖水、浇灌用水

  “海绵城市”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把雨水利用起来。

  通过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透水混凝土浇筑地面等手段,大部分雨水会自然而然地渗入土地中,起到补充地下水的作用。

  不过,当降雨量较大时,仍然会有多余的雨水溢流,不得不通过雨水管道排放到河道中。

  嘉兴植物园的“低影响开发雨水工程”,在雨水的利用上显得更“抠门”:光是让城市绿地和路面成为“蓄水海绵”还不够,还要把“海绵”里的水再“挤”出来,重复利用。

  在嘉兴植物园内的兰园,雨水经过处理后,会被用于补充景观湖水:兰园管理房内地面径流雨水通过植草浅沟、下凹式绿地等源头处理措施进行下渗、削污处理后,就近排入景观湖,同时建筑屋面四周设置有卵石沟,屋面落水通过卵石沟汇入植草浅沟内,最终汇入景观湖。

  嘉兴植物园正门停车场区域未铺设雨水管道,径流雨水汇流进入停车位中间或周边的下凹式绿地或“雨水花园内”进行雨水下渗、削污。通过区块绿地微地形的设置,无法下渗的雨水最终汇入停车场西侧的雨水塘内。雨水塘内收集到的雨水供温室花房绿化浇灌。

  想将雨水化为资源的,不止嘉兴植物园一个试点。

  嘉兴市成立了嘉源生态环境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其再生水厂项目建议书。通过再生水厂,可以将收集的雨水或废水经适当处理后,满足某些使用水的标准,从而把废水重复利用起来。不单是雨水,生活污水等废水,同样可以成为重复利用的水资源。

   杭城尝试

    杭州也能见到“海绵城市”的影子

  还有一个许多读者都会关心的问题是:杭州也能否被打造成一个“海绵城市”?

  短时间内,这个问题可能不会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毕竟在“海绵城市”的建设方面,国家才开展两年,许多试点城市也只是完成了一部分试点工程。而这些试点城市的治水措施,是否真正行之有效、是否适合不同环境、是否适合推广到其他城市,都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在杭州的许多地方,现在已经能见到“海绵城市”建设思路的影子。

  前段时间完工的黄龙路人行道,就用上了和勺园停车场相近的透水混凝土材料:人行道面积4386平米,按照10厘米透水混凝土基层结合10厘米彩色透水混凝土的结构进行了铺设。

  这样的人行道,美观、透水,不易湿滑,也不会出现地砖式人行道上常见的“水老鼠”。

  杭州市西湖区城市管理监管中心科长胡剑锋说,黄龙路人行道的铺设成本,大约比普通人行道要高出20%-30%。如果试行效果好,下一步可能应用在在浙大路、曙光路等道路上。

  杭州市拱墅区的罗家斗河,在治理过程中建设了沿岸初期雨水治理工程,工程由截流井、截污挂篮装置、调节沉淀池、复合湿地系统、地埋一体机、灌溉系统等部分组成。

  下雨时,初期雨水要经过层层关卡,才能排入河道中:首先由截污挂篮拦截树叶和较大的垃圾,雨水再经过调节沉淀,通过复合湿地、地埋一体机的过滤净化和深度净化消毒后,最终排入河道,此时的雨水水质能达到绿化浇洒用水的标准。

  不过,拱墅区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的副主任袁正国告诉记者,一条河道的水质如何,和上下游水质、本身的河道生态系统都息息相关,并不是设置了这个系统就能一劳永逸。“海绵城市”是一个整体建设思路,对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景观和园林、道路和公共场地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五水共治”工程的推进,杭州能成为一座有能力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雨水的城市,告别城市内涝,让大雨不再困扰这座江南之城。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吴红梅)

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