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德清一个普通村庄的崛起之路
德清五四村已成为浙江有名的亲子休闲游地。德清县委宣传部 供图
浙江在线10月25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钱祎 邓国芳 通讯员 俞思衍)
核心提示: 阜溪街道五四村,只是德清莫干山脚下的一个以农业为主业的平凡小村,没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却吸引着人们的眼光。仅2015年,游客超过12万人,参观者达15万人。
如果说游客来到这里,是为了在绿树花海中享受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的亲子之乐,那么参观者来到此地,是为了寻找一个事关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重要答案——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如何有机结合,化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新农村的生动实践。
人们清晰地意识到,五四村发展休闲农业的探索与实践,还熔铸着一种更高的理想和使命: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聚宝盆”的故事——
现代农业,始于一场突破
“七都金,八都银,十三都里聚宝盆。”
说起五四村,1986年生的村主任阮建强,还记得儿时的这首民谣。“十三都”,指的就是五四村,只是,2011年决定回村发展前他有些困惑,五四村的“聚宝盆”,到底藏在哪里?“2005年前,村里一直挺穷的。”他说。
五四村,原名四村。1954年春,毛泽东参加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修订期间赴莫干山考察,途经此地,村民为纪念此事,因而改了村名。村域面积5.61平方公里,离莫干山的直线距离只有6公里。遗憾的是,这里并无莫干山的美丽景致。
不过回村后,亲历它的蝶变,阮建强越来越确信:五四村,真的藏着一个“聚宝盆”。
2016年10月21日,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2016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发布活动暨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现场会在德清召开,五四村作为一个重要参观点,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和干部代表,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还领回了一个沉甸甸的奖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至此,小小的五四村,已拥有7项“国字号”殊荣。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八个字,让过去所有的努力,都有了生动的注解。
美丽休闲乡村从何而来?阮建强想起了自己还是青涩少年时,五四村偷偷进行的那一场“土地改革”——
站在世纪之交,看着满目抛荒的田地,孙国文心痛且无奈。他记得,当年分田到户时,村民们欢喜雀跃,这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1800亩土地,人均1.2亩,让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村;1999年,在土地整理中,五四村人抡起锄头,削平山包,又整理出1000多亩土地。
然而在突然间,大家仿佛对土地失去了兴趣。“现在想来,传统农业无法带动村民致富,也无法改变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村里人告诉我们,当时德清县的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去厂里上班打工,收益远高于种田,村民纷纷选择外出,种粮大村因此没落。
与此同时,村集体经济的薄弱,亦让村庄建设举步维艰。“村里都是泥巴路,直到2007年,在村民捐资下,才建起首条进村水泥路;有位市里的女干部来村蹲点,结果连个抽水马桶也找不到……”阮建强回忆。
彼时,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已初露端倪。在考察杭州萧山等地后,孙国文意识到,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块连片土地。投资者最烦恼的,莫过于挨家挨户向农户租赁土地,时间成本太大,期限不受控制,还会出现尴尬的“插花田”现象。
既然种地不赚钱,不如把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回村后,孙国文向村干部们表达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以村集体名义,把农户们的田地经营权流转起来,再出租给现代农业投资者。
2000年,在少数村民拥护、多数村民观望的气氛中,五四村第一轮600多亩土地实现流转,年租金400元/亩。一位萧山投资者欣然前来,种起苗木。面对不少村民的质疑,孙国文拍着胸脯说:“如果物价上涨,租金不合理,我自掏腰包补上!”
“到2005年,全村2800多亩土地经营权,实现百分之百流转。而直到2006年,中央文件才明确,这种做法是‘合法’的。”阮建强说,这种大胆改革的尝试,也让五四村在发展现代农业上赢得了先机。如今,2800亩土地上共有7家农业公司在经营,大部分种植苗木花卉。十年后的今天,村庄俨然成为一片森林。
而从这场“土地改革”开始,五四村人终于找到了“聚宝盆”。
厨房里的女人——
命运改变,始于一次创新
连日阴雨,“花花世界”大棚里,依旧听得见孩子们的欢笑声。
中午时分,厨房里早已飘香。69岁的村民乐爱莲,利落地切着刚做好的6只卤鸭,“城里的孩子很喜欢这道菜”。
只要家里没事,乐爱莲和同村的蔡玉英、韩菊莲,都会来到“花花世界”的厨房,为前来游玩的孩子和家长,烧出一顿顿可口美味的午餐。这辈子,尽管她们都在厨房忙碌,但人生的价值,却有了新的意义,“每年能为家里增收一两万元呢!”
“花花世界”,是忆丰花卉公司6年前推出的亲子游项目,也是五四村休闲农业萌发的起点。去年,这里迎来7万人次游客,今年9月底,游客量已突破9万人次,成为江浙沪地区有名的亲子游目的地。
2005年,从新市镇而来的房国良,在这里租下70亩土地,种植香水百合、郁金香和玫瑰等鲜切花,直到发展成占地500亩的花卉基地。“不停更换种类,但终究发现,赶不上花卉市场变换的脚步。”房国良说,市场不断促使他思考,农业的未来在哪里?
近年来,五四村紧跟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村庄环境日新月异。房国良寻思着,不如借助这里的良好生态环境,依托鲜切花这一特色,推出亲子主题的乡村休闲游。其他农业公司也积极转型,相继推出采摘游、农事体验游。
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像乐爱莲那样,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到基地来实现人生价值。据统计,五四村总人口1541人,其中劳动力700多人,有500人在厂里上班,200余人在休闲农业基地里务工。
52岁的席福英,也是一名厨房里的女人。这个贤惠的女人,是丈夫陈龙眼中的贤妻良母。她的箱子里,保管着丈夫打拼来的荣耀,也盛装着五四村的改革故事。其中,集体资产股权证、土地经营权流转证、房屋产权证,是她格外珍惜的3本新证。
乡村能人陈龙,始终未曾离开土地。今年53岁的他始终确信,德清这片土地,正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酝酿和引领着中国休闲农业的全新未来。
2003年,陈龙向村里租来120亩土地,从事苗木生产经营,建起“绿色银行”。从种植苗木转向造型园艺,流转的土地面积扩大至1600亩,他也在寻找一种更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说到底,终究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他说。
就在现代农业酝酿剧变之时,2013年开始,德清县试点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宅基地用益物权确权颁证、农村集体经济股权确权颁证,并在全省首创“三权”并举组合抵押贷款的先例。这意味着,五四村的村民,不仅变成“股民”,可享受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还能用手中的农房去抵押贷款。
此时的陈龙已作出决定,公司大胆转型,向休闲农业挺进——总投资1.5亿元,打造以园艺为特色、占地376亩,集休闲度假、餐饮娱乐、行业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垚淼生态园”。2014年夏,缺少流动资金的他,拿出妻子珍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证,向银行贷款300万元,用于生态园建设。
就连设计专业出身的媳妇陆萍萍,也加入休闲农业的行列。同年,她用家里的房屋产权证,向银行贷款200万元,把位于生态园边的家,改造成以树为主题的高档民宿——树野,并和婆婆一起,悉心经营着。
短短两年间,五四村共有38户村民,拿相关权证去抵押,向银行贷款630万元,用于农家乐和民宿建设、农业发展。如今,村里已诞生7户农家乐和12家民宿。
统计显示,2015年,五四村人均收入达30240元,比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5306元。
花架下的思考——
乡村转型,始于一个契机
每天,给来玩的孩子们讲完“孝道”课后,房国良喜欢坐在花架下,思考“花花世界”的未来。
6年来,看着周边土地上类似的亲子游乐农事体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又如大浪淘沙般地退去,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环绕着他。
阳光明媚的周末,占地500亩的“花花世界”,最高峰时一天曾涌入3000名游客。旅行车的大巴车,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常让小村的交通陷入瘫痪。孩子们需要排队,才能完成3分钟的流水线式农事体验,陪伴的家长们常常觉得累。
“这不是休闲农业该有的形态。”房国良说,无论是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难以为继,“必须找准竞争优势,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房国良的思考,折射着当下中国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瓶颈:同质同构现象明显、发展模式和服务功能单一、经营形式简单雷同,游客引进来却留不住、难再来;经营主体分散,村庄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薄弱,环境保护不力……
“在休闲农业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上,我们得益于县里的‘多规合一’,才能保证不走偏方向。”阮建强说。“多规合一”,在德清表现为“四规合一”,也即城乡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如五四村的旅游规划明确,村庄北部用于发展休闲农业,而“一把扫帚扫到底”、“一根管子接到底”的做法,亦可避免村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莫干山民宿的吸引力,在于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样,休闲农业要持久发展,必须找到文化依托,凸显地域特色。”基于这种判断和思考,从去年开始,他开始寻找和收集散落在德清乡村的民俗和技艺,并着手对“花花世界”进行精细化改造,“要让来到这里的每位游客,都能体会到德清的魅力。”
闲暇之时,他喜欢看看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和《远方的家》节目,一道道美食背后的故事和文化,给了他灵感。“德清特色的鱼汤饭、年猪饭、羊肉饭,新市古镇的茶糕,洛舍镇的豆腐干,都是极具特色的美食,就凭这一口独特味道,应该能留住客人。”他略有所思地说。
青刁坞19号,香樟树下的思考,也从未停歇。
这是五四村的一个小山谷,村居环境清洁而清丽。一栋栋别致考究的小洋楼,如珍珠般镶嵌在绿色的山谷里。青刁坞19号是董国云的家,也是一栋名为“香樟树下”的民宿。在这里,每道上桌的菜都冒着热气,新鲜入味,由女主人荣敏亲手烹饪端出。一盘盘地道的农家菜,广受游客好评。
三莫线公路就在五四村旁。这条美丽的乡村公路,因为通往莫干山,显得尤为忙碌。而进村的公路上,大巴车鱼贯而入,带来一车车孩童。董国云心想,与其四处奔波,不如借助人气,开办民宿。从那一刻起,他和妻子专注地把屋子和庭院拾掇好,整理出3间套房,取名为“香樟树下”,去年10月开门迎客。
从今年年初一至今,民宿的生意十分红火,经常是晚饭前刚送走一拨客人,又迎来新一拨客人。“一切都和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就像招待亲戚朋友。”夫妻俩觉得,自己经营才是民宿的本质,如果请人代工或承包给别人,就失去了这份返璞归真的味道和乐趣。
来到“垚淼生态园”,处处可见陈龙的匠心所在。篱笆,是种植着的小枫树,巧妙编织起来的;木屋,悬空生长在一排排的树木上;长廊,是不断开花结果的绿荫藤蔓……而不远处,儿媳利用网络推介民宿,妻子在厨房里忙碌。每处细节都饱含情感,也许这就是乡村最美的模样。
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这块奖牌,就像五四村的一个新里程碑,为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带来更多惊喜,也让它直面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