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在排放标准前的养殖户 徐刚:“终于能睡安稳觉了”
我们镇里大大小小这么多养猪场都被关停转产,现在就只剩我们3家了。今年效益好,全年销售收入能达到500多万。
——徐刚
◆本报记者 晏利扬
一走进浙江省江山市徐刚生态养猪场的大门,早已等在办公区门外的他迎了上来。“来,我带你看看前两个月刚完工的工业化沼液处理池。”徐刚热情地招呼。
沿着小路往缓坡上走,一旁是翠绿的果园。树下几只土鸡在阳光下悠闲地踱步、刨食。空气中没有一丝异味,要不是门口的“徐刚生态养猪场”大牌子,没人会想到这是养猪场。
“我这片果园和山坡上的地有40多亩,都装了沼液喷灌系统。主要种的都是耐肥的黑麦草和马家柚,黑麦草都用来喂猪。”徐刚介绍说,猪场现在养了185头母猪,年出栏3000余头生猪。
好在猪场建设之初,他就将猪场划分为生活办公区、养殖区和种植基地,经过干湿分离后猪粪卖做有机肥;猪尿等污水则经过沉淀、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液,回用于农田果园。去年年底,他经过测算,在减少一定养殖数量同时,又在一公里外租了30多亩地,把养猪场的沼液彻底消化。
污水零排放,废物全利用。物理老师出身的徐刚,把他的生态养猪场经营得红红火火。然而,今年年初,徐刚再一次感受到了来自环保的压力。江山市委、市政府今年年初部署开展了养殖污染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市年内再削减生猪饲养量87万余头。
“江山市对生猪养殖开展大整治,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搞了10多年生猪养殖的徐刚,这一次决定立足长远,彻底解决养猪污染存在的隐患。“你看,这些池子是我年初投资10万元新造的400多立方米的应急沼液池,再也不怕下大雨导致沼液外流了。”
应急沼液池的一侧,还有几个一人多高连在一起的大池子。“这就是刚建好的工业化沼液污水处理池了,现在能够做到达标排放了。处理好的废水我仍全部回用到农田果园里。”徐刚说。
“它达到的是江山制订的排放标准,比浙江省的规模化养猪场废水排放标准要高。”江山市环保局副局长蔡泉井强调道。去年1月1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今年,《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也正式施行。结合条例法规的施行,江山的养殖污染整治要求也更加严格。
在严格整治要求下,徐刚的养猪场也被要求废水治理达标后再生态化利用。去年以来,徐刚先后投入70余万元,在养猪场内实施彻底雨污分流改造、工业化污水处理等环保治理。但他说,现在“能睡安稳觉了”。
“我们镇里大大小小这么多养猪场都被关停转产,现在就只剩我们3家了。今年效益好,全年销售收入能达到500多万。”徐刚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