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宸桥小学坚持国学经典教育12年

01.06.2015  17:27
  本期“与校长共进午餐”,我们走进了拱宸桥小学的食堂,校长王崧舟与5名牛通社小记者一起共进午餐。5个小记者第一次和王崧舟校长一起吃饭,显得有些紧张,不过没过一会儿,就聊开了。话题,就从学校的国学经典说起。

  学校:国学经典教育坚持12年
  午餐一开始,王崧舟就跟小记者们聊到了他一直很坚持的国学。两年前,美国中阿肯色州大学孔子学院一行9人来拱宸桥小学访问。行程紧张的美国教育同行原定在学校参观考察40分钟,但他们一下子被拱宸桥小学浓厚的校园文化深深吸引了。校园不大,但驻足两个小时后,他们依然流连在校园里不忍离去。
  临别时,孔子学院院长庄国欧先生感慨地说:“我在中国看了多所学校,这是第一所让我震撼的学校。没想到,你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得如此精致,如此美。
  事实上,自2003年以来,拱宸桥小学就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当时可以说是杭州市最早开设国学课的小学,这个课程被作为学校校本课程一直坚持到现在,目的是为了借由中华经典的诵读和陶冶,为拱小的孩子播下中国文化的种子,要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
  12年时间,学校是怎么将经典国学教育坚持下去的?
  每天7:50―8:00,11:35—11:45,15:00—15:10,这是学校的晨读、午诵和暮吟时间,走在校园里,可以听到学生们朗诵《三字经》《弟子规》的声音。
  “这样,学生能够确保每天有不少于30分钟的诵读时间;每周就能确保有不少于150分钟的诵读时间;每年就能确保不少于4500分钟、相当于75个小时的诵读时间;小学六年就能确保有不少于450个小时的诵读时间”,王崧舟说,每个星期,学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都会有一节国学课,每节国学课确保诵读时间不少于25分钟。每年就会有不少于750分钟、相当于12个小时的诵读时间;小学六年就会有不少于72个小时的诵读时间。

  老师:每位语文老师都会上国学课
  对于国学,小记者们很有感触。
  王崧舟校长说:“全校36个语文老师都会上国学课,因为学校每周都会对语文老师进行国学集中培训。而很多国学课的内容其实和语文课的内容也是相互穿插,融会贯通的。
  每节语文课中,有3分钟是属于学生自觉诵读国学经典的时间。这样,每周就会有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每年就会有不少于600分钟、相当于10个小时的诵读时间;小学六年就会有不少于60个小时的诵读时间。
  在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国学的兴趣,会在课堂中设置许多游戏
  如课文《荀子·非相》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这句话的大意是:君子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昧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情境:
  教师出示一张有一个小黑点的白纸,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结果,学生都说看到了小黑点。接着,教师追问:除了小黑点,你还看到了什么?结果,有说啥都没有看到的,也终于有人说看到了小黑点之外的白纸。老师于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原句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教“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这句时,老师设置情境:今天妈妈买了车厘子回来,数量不多,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你,怎么分呢?一个学生说:“我把车厘子洗干净,先给爷爷奶奶,再给爸爸妈妈,剩下的自己吃。”老师听到回答很欣慰,因为孩子在被宠之后,心里装着他人,而不是只有自己。

  学生:感受浓厚的校园国学氛围
  每年的9月1日,在杭城中小学五花八门、形式各异的开学典礼中,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总是拱宸桥小学为一年级新生举行的“入泮仪式”。
  “端正衣冠”“点砂开智”“赠笔留念”“参拜孔子”“入泮宣誓”,最后是“立照铭记”,孩子们和家长在“学而广场”拍照留念。
  为什么要举行“入泮礼”?王崧舟校长说:“学校想通过礼乐之教让学生体验到:此刻起,你不再是一个不懂事的人了,你要开始接受圣贤教育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了。这份体验,便是生命的真诚。
  去年拱宸桥小学还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国学儿童馆。每天中午,国学儿童馆都会面向学生开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体验课或者阅览此中的藏书,如《四库全书》。
  王崧舟说,儿童国学馆的构思来自龙,寓意“飞龙在天”。整个儿童国学馆由“龙首”“龙腹”“龙心”“龙身”和“龙尾”组成。龙首是儿童国学馆的玄关,上挂“明仁书院”匾牌,馆名取自明代大儒王阳明的字和号。下设微缩泮池,古代儿童读书称“入泮”。中以半透明的玻璃刻写宋代大儒陆九渊的《读书》一诗,提醒学生“读书切戒在慌忙”。
  龙腹是儿童国学馆的讲经堂,设计灵感来自文人四艺:琴棋书画。学生每周会穿着汉服在讲经堂上国学体验课,希望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龙心是儿童国学馆的中心位置,设香案、置香炉、插三炷檀香,寓意天地人三才。龙心正面悬挂孔子行教图,学生至此要参拜孔子,让他们牢记孔子“至圣无域泽万世”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