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打造“十大中小学德育品牌” 努力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06.09.2015 15:04
本文来源: 教育局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希望,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
今天,拱墅区中小学育人工作会议召开,除了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省市中小学育人工作座谈会精神,同时也是对近年来拱墅育人工作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同时就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进行进一步加强部署。
作为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快速发展的教育强区,拱墅在探索德育方面的发展孜孜不倦硕果累累:
“运河公民节”已开展到第四年,逐步形成时间固定、活动分层、全员参与等特色,让孩子们真正地体验、感悟、养成基本的公民意识。该项目作为省级课题已顺利结题,并获得杭州市新课改成果一等奖以及长三角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同时,区教育局还开发了配套教材《小公民手册》,并在全国公民教育研讨会上被推荐并展示。
区内共21所中小学参加了全国班主任专业化总课题的研究,数量为杭州之最。全区共有班主任“一书一得”80余篇文章参加全国班主任专业化论文评比,其中20余篇获一等奖、20余篇获二等奖,还编辑了一本近20万字的《拱墅区班主任案例集》。
全区正在着力实施“校校有校史室”工程,区内有近一半的学校建有校史室。到“十二五”末,拱墅区有校史室的学校将达到80%。
依托教育部立项课题,区教育局以运河文化为纽带,深入实施“一校一品”战略,取得初步成效,涌现出一批德育特色品牌学校;
……
多年不懈努力,拱墅渐渐形成了“以运河公民节为载体,区域推进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和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传承运河文化,弘扬运河精神,打造学校文化品牌”的德育新局面,打磨出了自己的“十大中小学德育品牌”。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更离不开的是强大后盾——拱墅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区委书记许明一直很重视教育,多次强调:“学校要发挥办学自主性,提倡个性化的教学,围绕学校地域化、区域化、属地化的概念,紧紧抓住育人的根本任务,追寻学校的文脉,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所以正是有了政府的支持引领,拱墅德育近年来才有了长足的进步。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寻拱墅推进德育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拱墅德育十大品牌之
价值观培养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风向标”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立德,首先是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德”。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让核心价值观以儿童乐于接受的方式根植于他们心中,拱墅区德育工作站的老师们,经过深邃的思考,最终以核心价值观24个字12个词为课程教育维度,初步打造出拱墅模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程要目。班主任们会在班队课上,以不同的方式呈现。
在课程开发上,老师们做了精心编排。以“富强”这一主题为例,一年级学生以“图说我家”的形式,在家长帮助下完成图片剪贴手抄报,描绘自己的家以及周围的环境的改变等;二年级学生以“祖孙三代话童年”的形式,通过不同生活的对比,感受祖国的变化与富强。课程编排都很注重年龄层的特点及年级横向的前后联系,使得内容深度呈螺旋上升,更利于学生吸收。
此外,拱墅区还结合“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公民道德宣传日”、“学雷锋日”、“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设计、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实践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拱墅区的文澜中学和育才中学今年先后升格为“党委”建制,这也可以发挥党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做好教育本职工作的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打造“运河公民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德育不再是文化的“孤岛”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是学校培养学生的终极追求。“学生要有知识,更要有灵魂。”这不单是一句口号,拱墅一直着眼于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举办“运河公民节”、开发《小公民手册》课程等,都是在推进公民教育实践中的创举。
“运河公民节”至今已举办四届,是区教育局和区关工委、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德育活动,每年11月份召开,每届一个主题,区内中小学生全员参与开展“三级制活动”——一个活动主会场,若干个活动分会场,每校都有相关校级活动。灵活的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进行个性化公民意识教育。“运河公民节”活动中,还开展了节徽口号设计、故事会比赛等活动,涌现出一批批明星小公民。
伴随着“运河公民节”的进行,《小公民手册》的推出给拱墅小公民教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全书分为“我与自己、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区、我与杭州、我与运河、我与中国、我与世界、我与地球”九大主题,将公民的权利、责任、规则等知识渗入其中,将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与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目前该手册已成为拱墅区中小学班会课的指定教材,而对它的使用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一大批班主任迅速成长。
对于运河公民节,很多德育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原中央教科所所长、著名德育专家朱小蔓观摩了活动后感慨:“拱墅区教育局如此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开发德育资源,整合方方面面力量关注学生成长,学校德育不再是文化的孤岛。孩子们的表现非常棒,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表现力也很强,大家能在活动中体验公共社会生活,同时培养公民意识,有效地说明德育不是一般性的示范。”
拱墅德育十大品牌之
文化传承
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美德 培养家国情怀
“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确实,国学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更好地传承则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一直以来,拱墅坚持在区内中小学中推动国学教育的普及,多年发展涌现出一批颇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学校。
在拱宸桥小学,每个学生都能跟你说上几句国学经典名句,因为国学已融入他们的学习生活。每天,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早中晚各诵读10分钟,被称之为晨读、午诵、暮吟。学校还把国学经典正式纳入课程,一到六年级学生都要学,每周一课时。同时各年龄段的读物也有精心规划,让学生在适合的年龄学到更多国学知识。
卖鱼桥小学一直注重“孝礼”:学校每两周开展一次礼仪教育短课;每周安排一个年级,各班轮流进入礼学馆学习礼学知识,体验礼仪课程;每逢重阳节会举行“童心伴随夕阳红”活动,培养学生感恩的心;学期末进行礼仪课程的情境式测评……通过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影响,卖小的学生总是彬彬有礼,提升了尊老、爱老、敬老的优良品质。而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最活跃的精神资源。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由社会到国家,由国家而天下,全体国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就在每个人心中,就在家国之中。
大关中学的“敦本务实”、半山实验小学的“行为教育”、德胜小学的“道德三字歌”、大关小学的“美善相谐”……国学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不同学校各有特色的活动载体里显得生机勃勃。
用好信息技术 推进深化运河文化研究 让本土文化的种子扎根学生心中
拱墅区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以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作为全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根基,大力推进运河文化名区建设,运河文化亮点频出。
千百年来,运河文化和拱墅文化早已交融在了一起。如何把运河文化更好地传承,重点是在学生心中打下烙印,为此拱墅区教育局在学校试点开展运河文化研究。拱宸桥小学就是其中的一所。2005年,拱小就成立了运河文化院,开设校本课程。原先这些课程只能在普通教室里上,2013年实体研究院正式投入使用,体验性就更强,学生对运河文化的了解从平面走向了立体。
研究院里,海量信息是最大亮点。整个研究院共有运河四大主题展区,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个领域。各展区都有专属二维码,扫描一下就能直接链接少年运河网做拓展阅读,简单便捷。研究院有一面长约5米的电子拼接墙,采用红外线多点触摸技术,最多时可供8个学生同时操作浏览。整面拼接墙形象地呈现了京杭大运河沿岸的18座城市。点一下杭州,拼接墙上会出现杭州的城市介绍、民俗民风、特产特色等。这就像一个超越时空的“超级社区”,学生可以在这里了解运河任何历史时段的情况。
每年拱小还组织学生进行“千年运河千里行”活动。师生走访运河重要节点城市,还沿途采集运河水样、对比分析,采集的数据还能及时更新到研究院数据库中。学校在运河文化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市区认可,今年6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徐美娟来学校调研,对深入研究运河文化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拱墅德育十大品牌之
素质教育
尊重学生差异 打造高品质校园文化 在“轻负高质”之路上扬帆远航
往小里说,德育是品德教育;往大里说,德育能延伸到素质教育范畴。在寻求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实现学生发展多元化,拱墅区动足了脑筋。
拱墅区重视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比如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会组织“童年的旅行”系列活动,区里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多种体育项目比赛,隔年举办运河艺术节、科技节……多平台的打造,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拱墅还是国家级艺术测评实验区,浙江全省只有两个区。
学校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主阵地。为此,从2011年起拱墅区每年开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项目评选活动,还安排了专项经费对优秀项目予以奖励,内容包括课程改革、体育、艺术、科技等几大类,大大提高了学校积极性。
如人民小学实施“一班一品一特色”的培育模式。每班通过民主投票,从学校所提供的“运动菜单”中选择一个项目,作为班级特色项目进行训练,在一年一度的“动动节”上还会展示成果;卖鱼桥小学把原本40分钟的课程减为35分钟,多出的时间开设晨诵、礼仪教育、生命教育等近百门光谱课程,基本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还有省教科院附小的“魔方科学”和“玩转数学”,外语实验小学的奥斯卡英语剧场……
关注教育每个细节,注重学生差异性特点,拱墅教育在实现“轻负高质”创新之路上扬帆远航。
深化“第二课堂”校外教育品牌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如果说第一课堂主要解决的是共性问题;那么第二课堂则是发展人才特长,解决特殊的、个性的问题。
近年来,拱墅区认真贯彻《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不断提升辖区第二课堂建设的支撑力、吸引力、文化力,在辖区内形成了以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拱墅区青少年宫科技馆三大青少年第二课堂活动基地为主的格局。
为了尽可能强化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区教育局组织中小学与第二课堂场馆签订“馆校共建协议”,推广流动博物馆、流动少年宫活动,将第二课堂活动直接送到学生所在的社区、学校,让青少年学生就近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同时区教育局还要求全区学生,特别是五年级学生、初一学生必须到第二课堂参观一次,尽可能地丰富社会文化科技知识。自2008年以来,拱墅区3家第二课堂活动基地共接待参观达1326.3万人次,其中刷市民卡的青少年学生达32.6万人次。
此外,各场馆的教育职能也日益多元化。如区陶行知纪念馆是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科技馆逐步建立中小学生空、海、车模科技培训基地,实现载体创新,形成拱墅特色的科技教育文化;区运河博物馆专门开辟150平方米学习场馆,配备科学小实验器材和材料30套,建立室内过关挑战的现场直播间和青少年研究实验的教学场地,精心打造“运河·好奇实验室”,不断拓展服务活动空间。
除了扩大辖区内第二课堂基地的辐射,区内不少学校也积极行动起来,打造自己的第二课堂。比如大关中学附属小学,在校内建起浙江航空航天馆,学生可以了解整部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史,近距离观察到珍贵的文物,还可以互动体验。
拱墅德育十大品牌之
师生成长
建立班主任队伍梯级培养体系 名师收徒、高端培养、研修成果丰硕
拱墅区特别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区教育局负责人说:“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灵魂,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当不好班主任的老师就不是一名优秀的老师。”经过多年探索,拱墅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班主任培养道路——班主任梯级培养。
功勋班主任、名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新锐班主任,梯级培养按教龄分为四个层次,两年评一次,对评出的不同层面班主任给予相应奖励,激励教师在班主任岗位上脚踏实地、全心投入。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功勋班主任,区教育局给予每人2万元的奖励,这也是拱墅区对教师个人最高经费的奖励。
而对于年轻班主任的培养,经验丰富的名班主任是一笔珍贵的教育财富。把他们的价值最大化,拱墅区想了个办法——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名班主任享受津贴。工作室成立后,名班主任充分发挥示范模范作用,年轻班主任通过“拜师学艺”,缩短了班主任工作的“适应期”和“探索期”,离名班主任的目标更近一步。
为了打通资源,让名班主任的管理经验受益范围更广,拱墅区还成立了以德育特级老师谢玲玲领衔的“谢玲玲班主任工作室”,这宛如一张“蜘蛛网”,把原本“各自为政”的名班主任工作有效地串联起来。
此外,为了加快班主任专业化成长脚步,2011年起,拱墅区就定期开展智慧班主任培训,选派各中小学德育骨干参与。2013年,运河德育高研班也正式启动,每月培训一次,除了专业理论的学习,还会就工作中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2014年拱墅区还成立了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李晓凡德育导师工作室,指导区德育基地研修工作。有了多平台的历练,拱墅的班主任在专业成长上进步显著。
追求校园文化之美、师生发展之美 打造“各美其美”的美丽学校
“美丽学校”是目前杭州教育的聚焦点。对于打造美丽学校,拱墅一直有着自己的理解并一直坚持多年。
“美丽学校的基础是校园文化美,然后是师生发展美与育人合力美。”在区教育局负责人眼中,校园文化之美,有显性也有隐性。显性文化美,包括校园建筑、景观,要让学校每个点都有价值,使校园环境发挥很好的育人功能。为此,2011年以来全区教育经费投入总计33.29亿元,先后建成长阳中学、文津小学等高品质校园32所,启动实施拱墅北部教育提振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加强北部学校建设。
隐性文化美,则是切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办学理念、办学章程和制度,以及校园里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家校关系等。为此,拱墅深入推进“一校一品”战略,每所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打造出适合学校发展的育人文化德育品牌,让更多学生受益。
美丽学校的核心还是要回归到师生发展。衡量教师发展的标准,一是看教师是否喜欢学生,拱墅培养新入职老师时特别注重这一点;二是看教师是否喜欢学校,拱墅提出“把学校交给老师”,就是告诉校长们,办学不是一个人的事,要尊重教师,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合心合力办学;三是看老师是否喜欢教育,喜欢才会积极寻找解决各种教育教学难点的方法,拱墅提出把“把课堂还给学生”,实施“一本作业本制度”等,就是希望老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多做教学探索。
学生发展美,则是要培养他们的耐力、眼力和活力。拱墅区一直强调学生健康意识教育和健身习惯的培养,且在评价学校发展绩效时,体质健康的比重和教学质量同等重要。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学校还积极与国内外学校友好结对。截至目前区内已有60%的学校有了“洋姐妹”。同时,近年来区内中小学还特别注重综合活动课程建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技艺发展兴趣特长。
正是坚守着这样的理念,去年在杭州市确立的“美丽学校”建设重点培育学校中,拱墅区的卖鱼桥小学、拱宸桥小学、大关小学、文澜中学、育才中学入选;杭州市美丽学校重点培育项目,大关苑一小、大关中学附小、行知中学、文晖中学入选。
拱墅德育十大品牌之
家校合作
家校合力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长护学岗为孩子上下学保驾护航
好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作用的结果。
每到放学时间,杭州各学校门口总是拥堵不堪,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为此,拱墅区教育局联合区公安分局,创新“家长志愿者护学岗”工作机制,成立家长志愿护学岗队伍,在学校上下学时段协助承担秩序维护、安全保卫、交通疏导、文明引导等工作,实现校门内外安保工作无缝对接。
莫干山小学是省市这项工作的发起学校,其经验在省市及全国推广。学校靠近汽车北站,早、晚高峰车流量集中。为此学校和家委会共同商议成立家长安保志愿者护学岗,以班级为单位展开,每位家长每学期轮到一次。家长志愿者护学岗实行以来,学生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从以前的一团“乱”到现在的井然有序,“家长管家长”的效果非常好,同时家长对学校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家长参与率已达到98%。
在区教育局和区公安分局的共同推动下,全区小学幼儿园均已开展护学岗工作,并渐渐涌现出自身特色。如大关苑实验幼儿园的“爱心护学岗”,分为护卫岗、巡逻岗及门禁岗,北秀小学的家长护卫队、大关小学的“美丽爱心妈妈护学岗”、和睦幼儿园的“小逗伢家长志愿者护学岗”、贾家弄幼儿园的“乐乐兔安全护学岗”、紫荆幼儿园的“园企护学别动队”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护学岗工作模式,都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充分支持和积极参与。许多校园上下学的秩序明显改观,市民百姓也一致认可。
完善区域家庭教育平台建设
引导家长当好孩子的第一任导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然而绝大部分家长没有当“老师”的经验,如何协助家长当好“老师”,这是教育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拱墅区一直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过去,杭州市家长学校拱墅分校承担着区内家庭教育的重任,它就像一个枢纽,串联起区内中小学整个家庭教育网络。拱墅分校的老师不定期下学校做家庭教育讲座,同时培训学校的老师。
先前的家庭教育更多在学校层面开展,去年成立的拱墅学生成长支持中心,则面向个体家长咨询。中心设在湖墅学校,目前有20位心理咨询教师,每周六下午1:30-4:30开放,为家长进行一对一“把脉诊断”。此外,心理教师还开展进社区服务,目前董家社区和湖墅社区已成为定向服务点。
接下来,拱墅还将完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家长学校拱墅分校正在研发家庭教育课程,同时建立父母工作坊,老师和家长定期探讨家庭教育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从而做到未雨绸缪。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校也在通过网络探寻新型家校合作模式。如建新小学打造“手机家校联盟”,让家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彼此沟通,分享各自家庭教育经验,同时培养他们的归属感。运河学校与电信公司合作,依托手机与电视机终端,学校提供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多媒体资源与交互空间,并根据学生特点智能推送,与学生、家长充分互动沟通。此外,全区学校都建立了学校微博、微信平台,依托网络的家校合作更快捷方便。
本文来源: 教育局
06.09.2015 15:04
故
事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回浙江任教
中新网宁波9月10日电(童笑雨 苏钧天)9月1浙江网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回浙江任教
中新网宁波9月10日电(童笑雨 苏钧天)9月1浙江新闻网
中国首个海外全日制学校迪拜中国学校正式成立并开学
中新社杭州9月1日电(江杨烨)9月1日,浙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