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达孜:以文化产业之名起航

13.09.2016  10:09

  在西藏拉萨市东部有一个不足3万人口的达孜县,因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而在西藏声名鹊起。这里聚集了一批知名度颇高的文化企业: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西藏岗地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西藏优格仓工贸有限公司和西藏罗占民族手工艺发展有限公司等。它们生产的唐卡、藏香、青铜铸造工艺品、藏式家具等特色文化产品走出西藏,销往全国,拉姆拉绰唐卡、吞柏古藏香、优·敏芭藏香已经成为知名品牌。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问题,达孜的文化企业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相结合,告别作坊式生产模式,实现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传承与发展并重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因文化产业,达孜发生了可喜变化: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到学习传承传统技艺的行列中,唐卡、藏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百姓也因此增收致富。

  传统技艺规模化经营

  达孜的文化企业集中在达孜工业园内,其中,西藏岗地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规模最大的一家,拥有双著名品牌——吞柏古藏香和拉姆拉绰唐卡,并设有拉姆拉绰唐卡画院,这是西藏专门从事唐卡绘画艺术的专业画院。

  记者走进画院时,十几名学员正坐在座位上,细心描画着各自的唐卡。这些作品完成度不一,有的正在勾勒线条,有的正在着色,有的已接近完成。画院房间一角,摆放着几十盘唐卡颜料。拉姆拉绰唐卡画院首席画师丁嘎正在这里授课。据丁嘎介绍,拉姆拉绰唐卡画院由岗地集团董事长年叙·多吉顿珠于1998年创办,在尊重传统唐卡题材和度量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和时代需求进行创作,对传统唐卡五大派系进行了继承创新,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多派唐卡,近年来被艺术界和收藏界广泛认同接纳,并在内地多个城市举办了精品唐卡巡展和鉴赏沙龙,与国内画廊、艺术机构和艺术品交易市场建立起良好的联动机制。

  穿过拉姆拉绰唐卡画院,一进入吞柏古藏香生产线,各种药材香料混合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在原料展厅陈列着藏木香、藏当归、佛手参、肉豆蔻等30多种纯天然藏草药。制作车间里,几位工人把一团团香泥用模具挤成细条状,摆在木板上,再用刮刀裁切得长度一致,这就是藏香的雏形了。工人会把粗细不协调、上下密度不统一的香“回炉再造”。这些手工生产出来的香经过阴干、分拣、包装等程序,或在岗地集团自己的展厅里被前来参观的游客买走,或发往各地的销售点。

  特色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

  曾几何时,唐卡只被供奉在殿堂庙宇或为高僧收藏,普通家庭很少拥有,岗地集团则致力于把拉姆拉绰唐卡打造成适合拉萨乃至西藏旅游市场定位的文化产品。

  基于此,多派唐卡在五大传统唐卡画派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汉藏并纳。据丁嘎介绍,在遵循传统唐卡佛造像的度量比例基础上,多派唐卡一改传统唐卡繁复的画面表现形式,主题突出,画面不再满布,而是注重留白,构图简约、空旷、清雅。在颜料上,使用传统的纯矿物质颜料进行绘制,多派唐卡设色淡雅,没有传统唐卡那么鲜艳。“由于画面很有亲和力,深受内地藏家喜爱。”丁嘎说,在保留宗教价值的同时,突出大众艺术审美价值,是多派唐卡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发展之路。

  “这种是净化空气的,这种是促进睡眠的……”随着工作人员的介绍,记者看到,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吞柏古藏香结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制作出不同功能的香品。“虽然是纯手工制作,但我们的香卖得并不贵,所以销量很好。”岗地集团工作人员卓嘎说,吞柏古藏香的产品销量名列区内同类产品前茅,在中高端藏香产品中占据3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进藏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以及内地燃香市场中拥有良好的口碑。

  与岗地集团毗邻的西藏优格仓工贸有限公司,旗下的优·敏芭古藏香同样采用手工制作,为了保护环境,该公司于2015年在达孜县建立了古藏香原料种植基地,已成功种植出5种濒危藏香原材料。优·敏芭品牌不同等级的产品有不同的包装风格,印证着该公司把藏香从简单消费品打造成西藏旅游手信的思路。目前,优·敏芭已经将连锁店开到北京、成都、广州、台湾等地。

  助贫 助残 文化反哺

  西藏“十三五”期间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自治区产业发展布局的重点,这也是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举措。

  达孜的文化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助贫助残,反哺社会。近年来,岗地集团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开展藏族传统工艺制作以及藏族传统歌舞表演培训工作,先后培养了500多名当地农牧民青年传承艺人,这既解决了一部分藏族农牧民就业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增收问题,也起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作用。拉姆拉绰唐卡画院的学徒主要来自生活较为困难的农牧民家庭。在他们为期一年半的学习中,岗地不收取任何学费,食宿全免,学成后,还根据不同技艺水平每月发给工资。

  在吞柏古藏香和优·敏芭藏香的生产车间里,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几名残疾人忙碌的身影。据了解,两家企业与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很多残疾学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这里,实行弹性工作制,按劳计酬。除残疾员工外,工人也多是当地农牧民。

  从事手工工艺锻铜佛像技艺的西藏罗占民族手工艺发展有限公司,从当地特困家庭子女中招收50名员工,为他们传授锻铜佛像技艺,建立了培训基地,在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为手工锻铜佛像技艺培养了后继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岗地集团以业主身份承担了被列入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的“西藏吞米岭藏艺文博园”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同时被列入国家藏羌彝文化走廊重点项目库。“西藏吞米岭藏艺文博园”建成后将成为集艺术、旅游、文化、购物、学习、参观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产业综合园区,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将有效帮助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