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悠悠碧水 绘美丽衢州

06.04.2017  20:00

  水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有水的地方,总是比别处多一点灵性,记忆深处也多一抹流连不去的乡愁。

  位于钱塘江源头的衢州,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承载着浙江省清水源头的使命,治水工作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情怀。2016年,围绕“一年治黑臭、两年可游泳、三年成风景”的总要求,已经两度获得“五水共治”大禹鼎的衢州进一步拉高标杆,站高定位,无论在清三河、促转型,还是生态治理、机制创新方面都勇立潮头,保持着标杆态势,最终创造了第三次夺得大禹鼎的佳绩。

  治水为生存发展,也为心灵栖息。衢州市主要领导表示,“送一江清水出衢州”既是保护浙江“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也是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自觉担当。衢州也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生猪养殖、钙、碳化篾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吸引了娃哈哈等涉水企业逐水而来。

  这座以水为名、因水而生的浙西城市,最终实现了因水而兴、因水而美。随着衢州坚定不移地把“五水共治”工作推向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衢州”的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全流域治理,以更优水质筑浙江生态屏障

  如果说,河流是城市的血脉,那么水之净则是河流的命脉。河流失去了清澈,与之休戚相关的城市也就失去了生命,失去了浪漫诗意和精神寄托。

  为了还原记忆里的清清溪流、漾漾绿波,2014年以来,衢州始终把“清三河”作为“五水共治”的首要任务和突破重点,坚持源头控污、岸上截污、内源清污多项并举,农村水环境和城市内河景观共同提升,成为全省首批全市域整建制创建省级“清三河”达标县的地级市,水环境质量达到6个100%,兑现了“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下游”的郑重承诺。

  2016年春节方过,衢州便迅速打响了以“清千塘美百河”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清三河”保卫提升战,并启动“清三河”反弹隐患短板大排查,“三张清单”问题按照“不掩盖问题全公开,不拖延推诿全整改”原则实行销号管理、逐一攻坚。全市2482个入河排污(水)口已全面完成整治,统一挂上标识“门牌”,建立以属地河长为“户主”的责任河段排污(水)口“户口本”。

  走进春日里的衢州,单是扑面而来的湿润空气就让人心情一畅。美丽的衢江水环绕着这座历史名城,信安湖、仙霞湖、马车溪、庙源溪、浮石潭……数不清的湖、溪、潭润泽着广袤的土地。更令人惊喜的是,一个个生态牧场星罗棋布,里面绿荫蔽道、鲜花怒放,很难想象这是曾经臭气熏天的养猪场。

  “治水的问题在水里,根子却在岸上。衢州是省内生猪养殖大市,生猪养殖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曾是影响水质的第一大污染源。”衢州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治水先治污、治污必治猪”的理念,衢州在全省率先打响了生猪养殖整治战。

  按照全流域生猪禁养要求,衢州出台并完善了生猪养殖整治标准,治污设施不达标的养殖场一律铁腕清退关停。经过3年整治,目前衢州生猪存栏总量已经控制在200万头以内。保留的养殖场严格按照《衢州市生猪养殖整治标准指导意见》进行改造提升,并全部纳入智慧环保24小时监控体系。

  在做完了“量变”文章后,“质变”让畜牧业发展走得更远。在衢州全市范围内,重点推广养殖场“工业化+生态化”改造,采用发酵床零排放等治污新技术,既实现养殖污染物减量合规排放,又为全省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衢州模式”。

  治水的成效逐日显现,治水的理念也在逐步提升。过去河道堤防采取截弯取直、筑高堤坝的方式,现在衢州推广河道全流域生态化治理,系统实施清淤活水、生态修复、水岸绿化等综合措施,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态河道面貌,充分保护和利用河流滩林、湿地等自然植被景观资源,打造集防洪、灌溉、生态、休闲、景观于一体、多功能生态美丽溪流。

  柯城的石梁溪和庙源溪是衢州重点打造的“最美溪流”,也是全省中小河流全流域治理示范样本。无论是走进“小家碧玉”的庙源溪还是“大家闺秀”的石梁溪,都能看到潺潺流水与岸边绿植浑然一体的美丽景观。

  一道道造型别致的堰坝与天然的砂石、水草、江心洲完美融合,不仅有鱼,有水,还有深潭、浅滩,乡愁和野趣扑面而来。绵延的健身道上,市民或漫步或骑行,舒心惬意,俨然成为衢州市民的慢生活体验区。

  通过源头治污、流域治理、清塘美河等全方位的手段和措施,衢州对全市180条河流溪渠进行整治提升,重构河道生态链,衢江上下游涌现了一批生态示范河道和治水风景线。目前全市共建成省市级生态河道示范工程34个,打造生态美丽溪流87条,环绕千家万户的“母亲河”真正成为生态河、人文河、景观河。

   治水促转型,好生态吸引好项目逐水而来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唐代诗人刘长卿笔下让人忘言的,便是常山的水。然而,由于常年的石灰石烧制,遮天蔽日的灰霾曾一度让这里的青山绿水和蓝天渐渐消失。

  近年来,常山举全县之力强势启动了“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一个以“钙”为核心,以钙产业提升、钙文化展示、钙景观旅游的转型故事正在上演。3年来关停淘汰82口石灰窑和201条石灰生产线,倒逼钙产业转型升级,一个全新的“江南钙谷小镇”初显雏形。

  “同在蓝天下,共饮一江水”是常山人在治水中悟出的新意,也是衢州以治水促转型、以生态谋发展理念的折射。在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衢州充分利用治水形成的水资源生态优势和腾出的发展空间,集聚吸引大项目、大企业逐水而来。

  衢州先后引进了旺旺、伊利、娃哈哈等一批食品饮料项目,目前全市涉水行业保持着年均20%的增长速度,总产值达320亿元,涉水产业已迅速成长为衢州支柱性产业之一。“衢州优质的水源不仅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净化成本。”总投资逾10亿元的江山娃哈哈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鹏涯表示。

  “治水+工业”,衢州的一江清水从最普通的资源变成了经济发展的“金名片”。

  在衢江,高科技、高效益的项目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翘板,吸引了红狮集团、豪龙集团等大型企业,目前豪龙二期项目已完成投资6亿元;整合重组全部完成后,可大幅降低企业数量、用地,工业总产值将提升30亿元左右,税收实现翻两番。

  在龙游,碳化篾产业加速转型,以腾龙为代表的竹制企业,纷纷采用新工艺,上演新项目,实现竹海“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打造了钱江源头“美丽经济带”,获得浙江省主要领导的点赞。

  在开化,“治水+农业”走在了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前列,清水鱼已成为开化农民继龙顶茶、食用菌后的又一增收“主力军”,其远近闻名的“鱼乡小镇”——何田乡,清水鱼价格比2013年翻番仍供不应求。

  治水只是手段,目的是美化家园,留住乡愁,让治水红利更多地惠及老百姓。衢州把治水与造景、美村等有机融合,治出独特的美丽经济新业态,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民宿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美丽新经济由此蓬勃发展,涌现出江山耕读、常山黄塘、开化龙门等一批3A景区村,2016年全市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0%,涌现出薰衣香舍、峡里风驿站、桃溪小木屋等一批省级、市级精品民宿,目前全市已培育发展民宿床位超过3万张,经营产值增长20%以上。

  美丽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也同步带动了一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和生活功能性配套项目,如信安湖、鹿鸣公园、西区大草原、水亭门和北门历史文化街区等已成为城市特色景区,深受广大市民喜欢, 目前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1.9%,水岸绿化率达9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7平方米。

   机制促长效,

  治水工作向常态化纵深发展

  “治水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步步为营、久久为功。”立志三夺大禹鼎的衢州,一年来更加注重治水制度创新,着力深化完善、构建了一批治水工作新机制,全面提高治水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水平,让衢州的治水一直坚持不懈,勇立潮头。

  在2016年换届的特殊时期,新到任的乡镇人员,上任后第一时间便参与了103个乡镇河长(乡镇“一把手”)履职培训。衢州把认河、巡河工作作为新提任党政一把手履职的头件大事来抓。6个县(市、区)负责人调整后,新任领导第一件事就是认河、巡河,签订《河长履职责任书》。

  “河长制”成为各级一把手履行治水职责的主战场。衢州在全省率先构建以“4+1”为主要内容的河长履职责任体系,即履职承诺、述职评议、媒体问询、考核问责“四大机制”和“智慧河长”“线上+线下”全域巡查监管平台,倒逼河长“管治保”责任履行到位。“衢州经验”获得浙江省主要领导肯定。

  围绕治水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一系列与顶层设计相配套,与综合部署相衔接,具有衢州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制度及机制相继出台。

  “双督查”(综合督查、专项督查)、“双暗访”(人大政协暗访)、12345“五水共治”有奖举报平台等监督制度纷纷建立,制定《衢州市“五水共治”通报约谈制度》,在《衢州日报》《掌上衢州》开设治水“红黑榜”,对治水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2016年问责处理治水不作为干部41名(市管干部1名),免职8人(乡镇主要领导3人)。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建立了全域覆盖的智慧环保“一双天眼”和“五张天网”,组织开展“五水共治”和环境保护“督查+执法”百日大行动、智慧环保“亮剑”行动等,成立全省首家环境医院向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服务时强化环境监管,2016年督查执法重大行动期间月均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数较2015年提升了239%。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投入,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共同参与。”衢州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深化全民参与机制,在治水实践中引导形成百万妇女学贺田、赛水赛歌、小手拉大手、亲水游、清塘美河等五大全民治水载体活动。

  例如影响最深的“百万妇女学贺田”行动,全年开展乡村两级专题培训3100多次,1.7万名巾帼志愿者为46万家庭主妇上门指导分类实践,老百姓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最广的“小手拉大手”行动,“五水共治”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进教学计划,学校家庭互动、校内校外互动,有近30万个家庭100万人受到教育。

  治水永远在路上。对于三度获得“大禹鼎”的衢州来说,一年一度“大禹鼎”的颁发,从来不是终点,更像是治水持久战的中转站,每一次在回眸中总结亮点,反省不足,都是为了更好地鼓足劲头,再度出发。在“打造生态屏障,建设美丽幸福衢州”的号角声里,衢州上下齐心、乘势而上,将为治水续写新的篇章,为绿水青山的衢州实践写下生动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