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修电话接连不断 26小时打了779个电话
两天两夜没合眼 实在困了就用雪洗把脸
千岛湖供电所所长孙红晓:最危险地方就该我先上
“争取在天黑前给最后69户人家供上电。”昨天下午,杭城的天气好转,然而这并没有让千岛湖供电所所长孙红晓停下手上的工作,他仍然在布置抢修任务。
两天两夜没合眼
26小时打了779个电话
“朱峰256线和左口255线同时跳闸,远程重合闸失败了。”1月21日23点02分,千岛湖供电所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声,电话那头是杭州供电公司的控制中心打来的。“好的,我们马上去抢修。”孙红晓接起电话,立马站了起来。
孙红晓今年38岁,淳安当地人,刚工作就与电线打交道,足足有18年了。“这两条线跳了闸,意味着5300户居民家中没了电。”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电力工作者,他马上带上16个抢修队员向大山进发了。
这一通电话后,他的手机再也没有停歇过,26个小时,打了779个电话,“备的2个充电宝也没电了”。各个村驻守的村干部、调度工作人员、淳安一些市民纷纷打进了电话,说得最多的两句话是,“什么时候能来电?”“我们这边雪很大,路上一定要小心。”
与此同时,孙红晓要全力部署抢救工作。“我整个脑子里全是千岛湖辖区的高低压电力线路分布情况。”孙红晓笑笑说,他们给这次任务取了个代号——“雪战”,抗雪救灾保卫战就此打响。
除了手机,孙红晓两天两夜没合过眼。“困了就抽根烟,提提神,实在不行那就抓把雪,洗个脸马上就精神了。”
孙红晓亲自带队抢修
“最危险地方就该我先上”
一万户村民停电,“压力真得很大。”孙红晓感觉身上担子很重。每一个抢修点,他都冲在最前面。
1月22日晚上六点多,供电所又接到了一个电话:武泙村电跳闸了,8个自然村没电了。“这条线路叫向阳线,8号杆、5号杆子的绝缘子出现了故障。”孙红晓一边分析,一边派了两个抢修人员去现场。
“要抢修这个故障,两个人远远不够。”晚上八点多,孙红晓立马带上抢险队赶去现场。村里的积雪有30厘米,车子开到村口,就没办法前进了。
劳累了一整天的电力抢险队员,再一次背起百十斤的装备,从小路往山里进发。“为了节约时间,我们要抄近道去抢修点。天很黑,完全看不到,上山的路积雪很厚,很不好走,就像进了原始森林,我们用柴刀开的路。”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抵达了故障点。
想要修好这个故障,必须得爬到电线杆上去,但此时山上已经是零下四五摄氏度,电线杆早就出现冰冻。“这批抢险队的队员爬杆不太熟练,上去肯定会有危险,我毕竟有十多年经验,最危险地方就该我先上。”孙红晓说,他先上杆,给后面抢修队员开出一条攀爬的通道。
10米的杆子,按照以往,只要十来秒,而他爬了7、8分钟。“我一边爬,一边用扳手把杆子上的冰块给敲掉。”孙红晓说,当时风雪很大,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子一样,雪在脸上融化之后立马变成冰水,眼镜不知道拿下来擦过多少遍。
据统计,淳安境内一共有10条10千伏线路出现故障,有155个自然村受到影响,10779户村民家里停电。经过电力部门抢修,截至昨天下午五点,已经全部恢复送电。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潘婷婷 通讯员 黄蒨蒨 蒋哲峰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