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影视作品

18.06.2015  17:26

  尽管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战争作为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依然是中国百年电影史上值得记录和书写的重要篇章。在今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批正视国殇、表现革命先辈英勇抗战精神的影视作品将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推出,唤起人们对抗日战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深邃而刻骨铭心的记忆。

  一批影视作品献礼

  作为军事题材的重镇,八一电影制片厂今年将推出大型抗战史诗电影《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根据抗战时期的重点战役——百团大战改编演绎,是首部以电影形式呈现百团作战恢弘史实的影片。作为导演之一的张玉中告诉记者,为了还原那段历史,剧组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从大格局着眼,以细微之处入手,力图大篇幅、全景式展现这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05个团作战的场面头绪众多,不容易控制,为了清晰呈现这一重要战役,我们在艺术创作上将百团浓缩成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团,在百团作战大的格局背景下,结合朱德、彭德怀、左权等将领的战略构想,梳理出主线突出、内容精彩的篇章结构,使整部电影既尊重史实,又有精彩的故事呈现。”张玉中说。

  同样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影片《诱狼》,以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进入八路军包围圈,最终被八路军一举歼灭的故事。导演安澜说:“《诱狼》最大的特点是观赏性,它凸显了八路军在歼敌时的智慧和在抗战时所发挥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整部影片有50%的战争场面,极为逼真,预计于今年8月底至9月中旬在全国院线上映。”

  除电影外,一大批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也将为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电视剧《飞虎队》是一部重新翻拍的红色经典,根据刘知侠所著的《铁道游击队》改编而来。小说《铁道游击队》曾是风靡一时的抢手读物,先后被译成英、俄、法、德等近10种文字,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文学经典。时隔多年,导演钱雁秋将重塑《铁道游击队》,传承红色精神,向经典致敬。

  另外,一大批根据真实史料创作而成的纪录片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创作中,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日本战犯忏悔备忘录》、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燃烧的影像》等,都是根据尘封的历史遗存、最新史料的披露和新近挖掘的采访成果进行重新梳理诠释,力求通过真实影像让人们铭记历史。

  为什么要反复创作

  在中国百年影史上,抗日题材作品持续创作有70余年之久,拥有了一大批蕴含较高历史、人文价值的抗战作品。这其中既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张学良》、《同舟共济》、《延安颂》、《罗荣桓元帅》、《新四军》、《八路军》、《抗日名将左权》等,又有根据“红色经典”改编的《鸡毛信》、《铁道游击队》、《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敌后武工队》、《地道战》,还有《中华女魂》、《东北抗联》、《杨靖宇》、《冼星海》等原创作品。另外,电视剧创作也产量丰沛,《烈火金刚》、《赵尚志》、《历史的天空》、《夜幕下的哈尔滨》、《雪豹》、《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北平无战事》等都从不同角度透视和反思了抗战历史,传达出对和平与正义的呼唤。

  既然抗战题材影视作品持续创作了这么多年,为何还要反复进行创作?抗战影视作品在当下具有什么样的人文内涵和价值?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认为,战争题材是电影艺术表现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文艺创作永恒的主题,回顾中外反映那段历史的电影,几乎都体现着各民族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这些电影也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不忘历史的苦难与创伤,同时也呼唤着社会各界珍视和平。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镇看来,虽然各类题材的量都有一个临界值,但战争题材的作品比较特殊。对于这场给中国人民带来惨痛历史教训的战争灾难,有些国家不仅不认账,还患上了巨大的“伤害遗忘症”,因此,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等形式铭记历史,同时告诉后人和平来之不易、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严峻现实,从而激励国人不忘国耻、发愤图强。

  “我国的战争题材作品并没有饱和,还有很大的创作空间,许多尘封在历史档案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尚有待挖掘,比如,在抗战时日本人帮着中国人打日本人的故事、中国战机在日本领空扔反战和平‘纸弹’的故事、中国与朝鲜义勇军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影视创作很好的题材。”李镇说。

  “不可否认,抗战影视剧有拍的必要,但是许多抗战影视作品并没有让我们真正认识到战争的真实性和残酷性,只是在不断地呈现我们打败了日本,我们有伟大的品质,日本多么邪恶,日本的武器比我们强多少倍但是也敌不过我们的步枪。其实,抗战很残酷,我们死了不计其数的同胞。只有更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才能更好地教育下一代。”一位观众说。

  与国外反法西斯影视精品存有差距

  尽管近几十年国内的抗战影视创作有了相当大规模的呈现,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创作手法、艺术表现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面对浩瀚的世界反法西斯影视创作,我们的影视作品还存在很大差距。

  相比《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这些在世界上享有知名度的战争电影而言,近年来我国的抗战影片虽然在视觉感官和再现历史上比以往的作品更为震撼,但至今还没有涌现出在世界影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对此,李镇直言,与世界优秀战争电影相比,国内的抗战作品过于简单化、脸谱化,一味追求宏大场面和感官刺激,没有深层次、多样化地挖掘战争中个体的生命尊严和人性的复杂性。“部分影视创作者缺乏文化的坚守和基本的历史常识,他们娱乐化地解构历史,弱化了战争的残酷性,把日本人描绘得太愚蠢,似乎胜利来得太容易。而那场血雨腥风的战争真的就是‘一寸山河一寸血’,淞沪战争惨不忍睹,有的战役我们是用200条人命换敌人几条人命,抗日先烈更是个个面黄肌瘦,哪里像影视剧所表现的那般颜值,在枪林弹雨里还摆姿势,这些做法等于是自己给自己造谣。”在他看来,很多观众是把影视作品当教科书一样看待的,“手撕鬼子”确实很解恨,但也应尊重基本的历史史实,如果消费战争、轻贱历史只会招致嘲笑和不信任。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索亚斌认为,国外战争片更加强调个体生命在战争中的尊严,强调小分队和个人视角展现,最卑微的人往往散发出最光彩的人性之光。

  “我们的抗战影视作品应正本清源,本着严肃的创作态度,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创作。”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副总裁、总编辑郭本敏前不久看了俄罗斯电视剧《在那1941年》,他对剧中所呈现的战争背景下每个人物的真实质感和丰富内心深有感触。他认为,国内的影视创作者应学习俄罗斯的这部作品,好好研究下国内的抗战史,不能以想象代替创作。

  解放军艺术学院副教授詹庆生坦言,相对于其他类型片而言,战争类影视作品拍摄起来难度更大,这导致部分影视作品成为“豆腐渣工程”。艺术创造不是修公路和高楼大厦,不能抢工程、赶工期。真正优秀的影片不是为了功利目的,是为艺术本身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