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影像志·勇士|面孔上的坚毅和英勇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不久,日本飞机开始对浙江实施狂轰滥炸。从杭州湾登陆到浙西沦陷、浙东沦陷、浙西南沦陷,日军的铁蹄在很短时间内,踏足浙江土地。
1937年至1945年,浙江境内先后沦陷于日军的有1市69县,未沦陷的仅有淳安、遂昌、龙泉、庆元、景宁、泰顺、仙居7县。各地沦陷时间之长、区域之广,全国少见。
暴行之下,反抗亦存!浙江军民们以血肉之躯,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抗战大合唱。
这里,我们将呈现一些图片,一段记录这段难忘历史的影像志。它们都来自正在浙江美术馆展出的《抗日战争在浙江》大型图片展。图片展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民政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联合主办。
在这些勇士的面孔上,我们能够读到坚毅,不屈和英勇。
一群学生
九一八事变后,浙江和全国各地学生界纷纷组织请愿团,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
杭州学生请愿团赴南京,老照片记录下他们乘火车经过上海站的情景。
除了直接请愿,演出话剧,进行文艺宣传,也是浙江学子支持抗战的方式。
浙江大学学生街头演出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这部剧是我国著名的话剧,在抗战八年中演遍中华大地,它本是剧作家田汉根据歌德小说改编成的独幕剧,后被陈鲤庭执笔改编成抗战街头剧。
一支台湾义勇队
金华城东曾经有个声名远播的台湾医院,1939年2月12日,李友邦领导的“台湾义勇队”就诞生于此。
当年的《台湾义勇队队歌》,至今还有人会唱:“我们是抗日的义勇军,是台湾民族解放的先锋队,要把日寇驱逐出祖国,要把它在台湾的镣锁打碎……”
李友邦是黄埔军校二期学生,当时他动员散居在闽北崇安县的台湾同胞,来浙参加抗日斗争。
考虑到金华是抗日重镇、东南前哨,又处浙赣铁路枢纽位置,就在金华落了脚,成立台湾义勇队,人数最多时有480多人。到1942年金华沦陷,三年内,台湾义勇队对日军连续发起多次军事袭击行动,建立抗战期间第一家台湾医院。
一支浙东游击纵队
1944年1月5日,遵照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浙东部队在姚南横坎头正式公布和接受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番号,结束了长期的灰色隐蔽。纵队司令何克希(左),政委谭启龙。
浙东抗日根据地位于浙江东部杭州湾两岸,沪杭甬之间。1944年下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处于胜利前夕。美军在西太平洋向日军逐岛进攻,并接近我国东南沿海海岸线,预备在杭州湾两岸登陆,进攻日军。
1945年1月21日,美军第十四航空队第23战斗机队从江西起飞,飞行员托勒特中尉遇袭迫降,当时,中尉全身多处烧伤,被村民发现,后辗转从浦东被秘密送往四明山梁弄浙东纵队的司令部。
同年3月7日,浙东纵队政治部在梁弄大操场召开“庆祝苏浙军区成立并欢迎托勒特”军人大会,有近千人参加。
1945年4月3日,美国新闻处派代表至梁弄,送给司令部一架二战时期最新式收发报机。浙东纵队无线电台台长秦基收到的这个“礼物”,在后来的通讯联络中起重要作用。
一支浙西抗日旅
1944年1月至1945年10月,新四军十六旅及苏浙军区部队活跃在浙西地区、苏南等地。期间,在长兴建立新四军苏浙军区,开辟天目山为中心的浙西抗日根据地。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当时日军拒绝向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投降。新四军在发出通牒的前提下,展开对日大反攻。先后解放长兴、宜兴、安吉等县城。
时任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长的王必成,一生中曾有三次率部入浙。
首次是抗日战争后期,率旅于1943年底进驻长兴,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其次是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王必成率二十四军参加苏浙皖边围歼战;最后是1949年9月,时任七兵团副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王必成指挥在湖州、长兴等地的剿匪作战。
一支浙南抗日游击总队
电影《芙蓉镇》讲的是建国后小人物的悲欢,位于浙南的温州乐清县也有个芙蓉镇,而且是清江上游重要集镇。
1945年3月21日,日军200余人侵占芙蓉镇,企图以此为据点歼灭游击队。
乐清县委决定,由总队(乐清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一部攻打芙蓉镇。临战之际,中共浙东区委员会派余龙贵到达前敌阵地,加强游击部队的领导。
原来在此之前,他们截获国民党乐清县政府向浙江省政府告急的电报,得知浙南地区已建立抗日游击队的信息。
这是温州抗日四大战役之中的一战,芙蓉镇收复。
浙江儿女抗日的故事,浩如烟海,难以胜数。无论文字抑或图片,似乎都不能尽意表达我们对抗战先辈的敬意和缅怀。
图片展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民政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联合举办
《抗战影像志》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中心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浙江新闻客户端联合出品
(本文来源:浙江新闻 责任编辑: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