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研成果“种”在浙江大地

12.08.2016  08:08

7月底,在杭州举办的一场关于量子点显示科技的科普讲座上,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彭笑刚告诉现场听众:量子点是目前最优秀的发光材料,代表了显示技术的未来,在量子点技术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将帮助中国抢占全球科技产业下一个10年。

彭笑刚是国际顶尖的纳米材料专家、量子点关键制备技术的发明者。他归国加入浙大后不久,就在杭州创立了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量子点材料工业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浙大党委书记金德水说,浙大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为国家和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优先将最具潜力的科技成果在浙江实现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浙大大力共建校企研发平台,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成果转化搭建了“大舞台”。浙大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赵荣祥介绍,浙大已分别与我省10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了研发中心,牵头和参与建设了50多个省部级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

浙大还积极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近年来作为非牵头单位帮助省内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

通过持续促进重大项目转化,浙大已有一大批专利和技术在我省转让或转化,并为我省引进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浙大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高翔教授和岑可法院士团队专注于研发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省科技进步奖。科研团队已把先进的燃煤污染物脱除技术应用到我省嘉兴电厂百万燃煤电站等上,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都远低于相关标准。

浙大积极服务我省重大战略。浙大海洋学院围绕舟山群岛新区海洋产业、行业科技创新需求,在舟山校区建设了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装备及试验平台。目前,浙大正积极参与和支撑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建设“紫金众创小镇”和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平台,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众创服务平台,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交易、运营机制,形成国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据了解,浙大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已在我省建设了43个技术转移中心、11个农业技术推广分中心,派出200多人次科技特派员和40多个专家团队深入基层。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