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明副省长批示肯定武义县国有林场改革工作
近日,黄旭明副省长在《武义县林场场长张秀岳的感谢信》上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武义县林场的工作,并希望全省的国有林场,都能像武义县林场一样,不断推进改革发展,切实保障职工利益。
根据国家和省政府要求,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要在6月底前通过省级和国家验收,时间已十分紧迫。为此,省林业厅要求列入试点的7个市和相关县务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批复的《浙江省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借鉴武义县的经验做法,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按期完成改革任务。改革方案已经同级政府批复的,要抓紧做好方案的各项落实工作;改革方案还没批复的,更要抓紧落实,迎头赶上。其他4个非试点市要按照国家今年全面启动国有林场改革的要求,抓紧做好有关准备工作。(省林场总站)
链接:
感 谢 信 尊敬的黄副省长:您好!
我是武义县林场场长,由于省委、省政府、省林业厅及本县各级领导对国有林场改革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使我们林场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受全场177位职工的委托特向您及省委省政府其他领导表达由衷的感谢!
武义县林场创办于1956年,由建国初期创建的苗圃、畜牧场、鱼种场和劳改农场组建而成,经营面积仅万余亩。七十年代为消灭荒山,在武义南部山区建立了六个林区,消灭荒山四万多亩,经营面积从建场初期的一万余亩发展到现在的六万余亩,职工也从最初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180余人,森林蓄积量从0开始累积增加到30多万立方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林场由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改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林场的发展每况愈下。由于林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原则,在偏僻边远的荒山荒地上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自身发展却陷入困境,历史欠帐十分严重。由于长期的政策边缘化,林场象断奶的孩子,得不到政府明确的资金、政策支持,使林场处于“城不城,乡不乡,工不工,农不农”的尴尬地位。八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资源要素配置的转变,林场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僵化,资源枯竭,加之人员的急剧膨胀,最终入不敷出,经营难以为继,大批职工只得另谋生路,成了武义当地最贫穷落后的事业单位。林场的贫困落后不是林场造成的,是历史形成的产物。国有林场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拼搏在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战场上,为共和国的生态安全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为社会提供最丰富、最优质的生态产品。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国有林场却不像它所创作的财富一样光鲜亮丽,倒像一个与时代脱节、在战场上拼打的老兵,仍“带病”拼搏在主战场上。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2008年,浙政发(2008)32号《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国有农林渔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吹响了林场改革发展的号角,指明了林场发展的方向。2013年10月24日您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关于部署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的讲话及随后下发的浙政办函(2013)9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加快了我们林场的改革步伐。2009年,在武义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场118位退休职工全部移交县社保处托管,既保障了我场退休职工的权益又减轻了林场发展的负担;2010年,又帮助我们解决了125户职工危旧房改造,5幢崭新的5层楼房矗立在武义江畔,2013年5月,125户职工兴高采烈地领取了新房的钥匙;2012年12月县政府批复同意了武义县林业局上报的《武义县林场改革试点方案》;2014年底,县政府又将我场的经费开支列入县财政预算,进入县财政核算中心,彻底解决了我场的资金瓶颈,为全场职工的生存解除了后顾之忧!
至此,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场的改革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林场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面朝泥土背朝天,一身汗气一身泥”的日子已成历史,工作性质也从劳动型转为管理型了。职工的年收入从2012年前承包林地的8000余元提高到现在的8万余元,收入增加了10倍,全场所有职工都住上了新房,有的还开上了汽车,全都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强烈希望黄副省长亲临敝场指导和鼓励并感受我们林场人的幸福生活!
武义县林场
场长、党总支书记:张秀岳
2015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