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1月6日至8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织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日报、中国红十字报等中央媒体在我省采访基层组织建设、人道项目实施、“生命关爱”品牌打造等工作典型。1月17日,《中国红十字报》头版头条刊发我省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的工作经验。
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方案》,《方案》指出要加强基层组织和阵地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同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率先在浙江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试点工作。
针对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推进难度比较大的实际,浙江省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办法,在全省遴选出社会经济、红十字工作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具代表性的21个县(市、区)为试点单位,开展“红十字强基工程”和规范会员管理试点工作。
截至2019年9月,浙江省已建红十字基层组织1.32万个,有团体会员单位5400余个、成人会员26.1万名、青少年会员225.2万名;培育了一批乡镇街道、村(社区)红十字组织,基层基础得以夯实,组织和队伍的活力得到增强,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基层组织工作管理制度,有力推进了全省红十字事业的发展。
明确需求,红十字畅通服务渠道
“红十字会发展到社区当然好,但我们也要考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红十字会能为社区居民做什么?”
1月6日,杭州市江干区闸弄口街道濮家联合社区的红十字爱心中转站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濮家联合社区是个老小区,居民多为企业退休职工,他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习惯了互相照应。但这些互助照应不过是逢年过节上门看望贫病孤寡老人,或在有需要的时候搭把手。
社区红十字爱心中转站通过“红会搭台、社区管理、百姓参与、志愿服务”四位一体的博爱互助模式,把临时性、季节性的救困工作,转变成经常性、长期性的邻里互帮互助活动,汇集爱心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濮家联合社区内的爱心中转站建在服务长廊上,占地50平米,鲜艳的外墙、醒目的标识让居民很容易就能找到。中转站由应急救护培训站、物资爱心中转站和公益志愿服务站3个部分组成,社区居民既可以在家门口学习“保命”的急救知识技能,又可以直接参与爱心物资捐赠、义卖等红十字公益活动。
芦云娟今年65岁,在社区做志愿者十几年了。她认为,中转站帮社区志愿者和爱心人士搭建了了解居民困难、表达个人爱心的服务平台。
芦云娟所在的志愿者队伍有80余人,日常为社区的老弱贫病残、孤寡人群提供便民服务,也承担社区安全巡逻、安全知识普及等职责。每参与一次志愿服务,都可以登记积分。每个志愿者可以凭积分到中转站兑换自己需要的物品,既鼓励了社区居民参与更多志愿服务,也为居民自发奉献爱心提供了平台。中转站最受欢迎的物品是红十字急救包和各类衣物,这些物资中大多数由红十字会提供,也有部分是居民自发捐赠。
根据《濮家联合社区红十字爱心中转站物资管理制度》,中转站实行专人管理责任制,物资入库(接收)和出库(置换)都有严格流程,每次物资入库和出库都一一登记。管理员必须每月核对账目,保证账物一致。
“在社区也能学到实用的急救知识技能了!”
1月6日下午,陈阿姨在应急救护培训站参加了当天的培训后,转身来到公益志愿服务站,教年纪更大的老人们怎样使用智能手机和“红会通”APP。她十分认可爱心中转站所发挥的作用:“既受益,也服务。以前我只在报纸、电视上看过红十字会的相关报道,现在切实感受到它是为大家提供服务、作贡献的组织。”
发展会员,多举措吸引群众参与
春节临近,绍兴市上虞区小越街道倪梁村的村民又想起2019年正月全村人一起拍的那张“全村福”,“多壮观呀,邀请了所有回村的人,比全家福厉害多了!”这张“全村福”能顺利地拍出来,离不开村支书倪建君的努力,他也是村红十字会会长。
倪梁村红十字会自2018年1月建会以来,通过开展红十字文化宣传、红十字服务进便民大厅、红十字元素融入村务等形式多样的服务和活动,在倪梁村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因为有了红十字会,村里的风气变得越来越好,村里的工作也更好做了。”倪建君笑着说。
此前,倪建君是倪梁村唯一的红十字会员。10年前,他通过上虞区红十字会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时,填写了入会申请表,加入了红十字会。但是几年过去,他都没有机会以会员身份参加红十字会活动,也不了解自己身为会员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村红十字会建立后,通过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理事等工作人员,大家明确了作为红十字人拥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倪建君介绍,建会至今,倪梁村已发展会员65名,他不再“孤军奋战”了。
认识到红十字会对村、社区的正面影响,倪建君和其他骨干在村里建立起博爱长廊、博爱文化墙、博爱公园等红十字文化宣传窗口,积极向村民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2019年在区、街道红十字会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红会馆”,将工作站、教学室、体验区融为一体,采取“工作式+活动式+场景式”的方式,更好地推进红十字文化、组织建设、志愿服务、生命关爱、应急救护等活动。
结合村务工作,村红十字会突出宣传教育、服务管理、培训演练、筹资救助、志愿招募等重点,将红十字工作融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民服务窗口,积极开展人道救助、生命关爱、志愿服务、救护培训等活动,将红十字旗帜高扬在整个村庄。
倪梁村每个周末都举办快乐文艺汇演,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负责后勤事项。“看到他们总是穿着红十字马甲在做志愿服务,我也想做点什么。”1月7日下午,75岁的徐小齐来到红十字会馆,捐出了自己攒下来的500元,奉献爱心给需要的人。徐小齐年轻时是越剧团的学员,如今经常到周末快乐汇演唱越剧,她说,“我也要加入红十字会,争取当一名合格会员,支持村里的工作”。
“是啊,现在都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老了,村里总有人给我们服务,我们也想作点回报。”同样来奉献爱心的还有74岁的梁永来,他年轻时当过兵,是一名4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次是来登记捐献遗体器官的,“在电视里看到过捐献,我们书记(倪建君)也总给我们讲”。一年多来,倪梁村已有12名村民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名村民登记捐献遗体器官,村民提起红十字会就竖起的大拇指。
“群众能够看到、感知到红十字会就在他们身边;群众愿意加入、参与红十字会活动,认可红十字会,成为会员,就真正做到了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浙江省红十字会人道传播与组织管理处处长张孚传说,正是有倪建君这样一批会员带头人,才让倪梁村红十字会发挥了特别的凝聚力,带动红十字会发展的同时,也让村庄变得更加美好。
近年来,倪梁村获得“上虞区最美乡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优秀文化新地标”等多项荣誉称号。
建立载体,畅通会员服务渠道
“我是红十字人,热爱红十字事业,遵守《红十字会法》,执行《红十字会章程》……”1月8日上午,上虞区红十字会会员服务中心,10余名红十字会员举行宣誓仪式,加入红十字会,面向会徽,许下庄严承诺。仪式结束后,他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 “红会通” APP,在网上完成入会、申领会员证和缴纳会费等操作。
服务中心2019年6月筹建,8月投入使用,面向全区红十字会员开展人道传播、会员管理、会员服务、会费收缴等一站式服务。“长期以来,会员作为组织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推动建立红十字会员服务中心,就是要将工作落到基层,发动会员,依靠会员,当然也要更好地服务会员。”上虞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宋世洋说。
中心设立以来,在上虞区红十字会领导下,采用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运行模式,定期报告。目前,中心采取一站式服务方式,全方位为会员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主要包括会员入会、转会、退会、会员档案管理,“红会通”APP运维;会员活动发布、会员培训教育、会员的奖励帮扶;会费缴纳、会员意见建议征集办理等。此外,中心充分采纳、吸收、听取基层会员的意见建议,定期开展小范围的培训活动、沙龙;根据基层和组织的需要安排场地使用,供会员休息、交流等。
“会员有了活动阵地,就更方便我们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会员活动,提升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会员群体的凝聚力,推动红十字工作发展。”宋世洋说。
此外,“红会通”APP的开发投入使用,打通了上虞区红十字会员管理服务的线上线下渠道,“在网上报名、发起活动和统计出勤、服务时间都十分方便,还可以进行排名”。一名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长说,有了“红会通”,大家的积极性高了很多,管理也更加规范了。同时,志愿者还可以通过“红会通”发起求助,用自己的服务时间兑换相应服务。
“下一步,我们想把‘红会通’与微信打通,让除了会员、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之外的服务对象、受益群众能够使用。”宋世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