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走出去的丝绸之路

10.03.2016  11:21

  全国两会开幕以来,“一带一路”、走出去再次成为热词,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有关话题发表了观点。

  朱和平委员:文化交流打通“一带一路”“心路

  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图书、影视、音乐等内容的互相传播,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多外国人是通过网络、报纸、书籍等媒介了解中国的。

  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好比一根“玉带”,串起了沿线国家“散落的珍珠”。过去交流少,是因为没有“”。现在通过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国与国之间交流的道路和“心路”,增加了沿岸、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机会。“一带一路”肩负的重要责任,就是要传播中国发展理念、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赵光育委员:建立“一带一路”宗教文化习俗数据库

  建议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负责组织宗教专家、学者,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宗教文化习俗调查研究和收集,建立沿线宗教文化习俗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每个国家的宗教情况,各种宗教的关系,每种宗教的影响,每种宗教文化习俗、生活习性、国际联系以及国家的宗教政策等。

  依托该数据库,编纂“一带一路”宗教文化习俗手册,参加“一带一路”对外交流活动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民众等接受相关国家的宗教文化习俗培训学习。

  席强委员:创作更多“一带一路”文艺精品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文化艺术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推动作用。“一带一路”国家的艺术家互相交流合作,一方面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另一方面也使这些文化艺术精品有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扩大了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影响力。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创作艺术精品,可以找到共同语言,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程度越高,越能有力促进“一带一路”经济贸易发展。

  吴为山委员:不同的国家应有不同“菜单

  文化走出去最重要的是实现对话,中国最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其他国家顶级的文化平台进行展出,才有文化尊严。不是强行走出去,要研究,什么样的文化可以走出去,什么样的文化走出去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影响。文化走出去要结合各个国家不同的国情,有计划地制定出不同“菜单”。只有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到世界亮相,才会产生对话。我们要有这个自信,通过创造中国独有的文化作品,到世界上进行展示,最终实现文化的对话。

  孔维克委员: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软实力

  现在讲软实力,我们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软实力。尤其我们走到国外舞台的时候,看到中国孔子成了符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的一个标识。

  冯英委员:加强支持文化院团走出去

  我曾带队赴美演出《红色娘子军》、《牡丹亭》等经典剧目,“中国芭蕾”受到了《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的极大关注。艺术的感染力甚于语言。建议下一个5年,加强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国内文化院团走出去,用艺术表达赢得世界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认同。

  黄友义委员:走出去要有长期的规划

  文化走出去要有长期的规划,不能一哄而上。文化的传播有其独特的难度。面对不同的对象要区分对待,因为他们对中国的认识程度、需求都不一样,在对外传播方面要分清读者对象,才能实现心灵的交流。

  赵长青委员:打造文化走出去丝绸之路

  在继续推进全球华人少年书法大会的基础上,适时召开世界华人书法大会。依托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创建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的社团机构。通过整合资源,请有影响力的书坛名家和文化名人牵头,吸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秀人才广泛参与。以“顶层设计、市场运作”为原则,合力开通以书法为先锋的文化走出去的丝绸之路。通过举办与“一带一路”发展相关的展览、展示等文化活动,可以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提升文化交流活动的品位和层次。还可以依靠驻外机构和文化部门的力量,通过举办书法讲座、笔会等各种形式,积极拓展书法文化交流渠道,努力把书法打造成为“一带一路”中亮丽的文化品牌。

  张建国委员:文化传播应注重创新

  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下在西方主流社会颇受欢迎,文化走出去可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去年7月,中国国家京剧院带着传统经典《白蛇传》、《杨门女将》走到美国林肯中心演出,非常受欢迎。中华传统文化向外传播时应注重与时俱进,多做创新,多与现代的题材接触,多体现时代精神。

  汪国新委员:传统文化走出去正当其时

  相比硬实力,中国的软实力远远没跟上。多数有关中国的作品政治化、脸谱化、丑恶化,艺术上更难以表达中国文化精神。今年,我把题为《让中国艺术精品温暖世界》和《捍卫中华民族精神国土》的提案放在首位,希望国家能更多地推动中国艺术走出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正当其时,更为迫切。

  朱奕龙委员:借助“一带一路”让玉文化走向世界

  建议把宣传玉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打造成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华灿烂文明的物质载体,让中华玉文化走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化干戈为玉帛”的以和为贵的理念。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玉石产业可以乘着东风,以文化为引领,一方面可以拉动经济,带动消费;另一方面可以传播玉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可以将中国玉文化传播出去,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能够带动行业经济发展,推动行业走向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徐念沙委员: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建议:一是利用“一带一”战略契机,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探索培育共享型、出口型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互通、共同发展,打造文化共同体;二是从政策法规、金融资源和人才建设三方面,鼓励并支持我国文化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并购海外优质文化资产,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