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山区科学发展新样板
“迈向属于我们的新山区时代!”11月7日,一场凝聚17万畲乡干群期盼的“新山区建设工作”大会,擂响了发展山区经济的新战鼓。
这场自上而下的思想大解放、声势浩大的山区创业新实践,在景宁掀起了山区经济大发展的新热潮。
谋定而后动。自2012年年初,新一届景宁县委提出“新山区”建设后,便默默做着观念革新、规划更新、机制求新的大量功课,制定出台山区经济发展规划,与新城区、新园区、新景区建设相互融合,形成“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路径,不断释放山区景宁无尽的活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建设‘新山区’就是要守好绿水青山,又得金山银山,走出一条适合景宁的山区科学发展新路子,打造山区经济发展示范县。”景宁县委领导说,朝着中央领导人对景宁提出的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的“三个走在前列”奋斗目标,畲乡景宁行且毅坚。
描摹“美丽城乡”新诗画
初冬,千峡湖畔,凤凰古城初露身姿;鹤溪河上,一座座青砖黛瓦的畲桥古韵新发;街头巷尾,飞檐翘角的街道立面泛起阵阵“乡愁”……告别千城一面,展现独特的城市民族个性,整个景宁俨然是一个畲文化主题公园。
着眼山区新型城镇化实验区,景宁全力打造中国畲乡、小县名城,践行畲族“凤凰城”构想:老城区为“凤身”,外舍新区和澄照副城为“两翼”,环敕木山畲族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漂亮的“凤尾”。凤凰,畲族的崇拜有了实实在在的依托。
不止于此,景宁围绕构建山区发展新布局,按照统筹、集约、规模化发展要求,不断对基础资源进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着力形成适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山区人口、村庄、产业、特色文化新布局。一副副“美丽城乡”的新诗画徐徐展开。
在景宁,一个美丽乡村就是一个景区。
修缮祖传畲屋、组建畲民表演队、复兴传统婚俗……以“喜”为主题,坐落在敕木山脚的金坵村投入资金近800万元,原味复活畲村民族文化,“不仅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民族风情也一样带来真金白银。”村支部书记潘欣根高兴地说。
像金坵村一样,在60平方公里的环敕木山畲族聚居区,景宁一村一主题重点建设十个“千年山哈寨”,打造全国最大的畲族风情体验区。环敕木山这个浙江省畲族主要发源地实现着涅槃重生。
如今,越来越多民族记忆、乡土风情在景宁城乡复兴,也让昔日与山为伴、与牛为舞的畲民尝到了实惠。截至9月底,景宁吸引海内外游客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74亿元,同比增长了29.3%。
万座青山蝶变创富田园
靠着流转而来3500亩荒山,引进5000万元的工商资本,东坑镇白鹤村村委主任梅进然直呼“不敢想”。早在去年年初,白鹤村就与诸暨立勤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联姻,从此荒山变“金山”。
“除了种上香榧,我们还要套种上景宁特有的惠明白茶,不算香榧红利,仅白茶一项就能给村民们带来600多万元收入。”在梅进然眼里,牵手工商资本,不仅为荒山“批绿”,更是给村民们买上了“养老保险”。
山区发展,对于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的景宁乡村,钱从哪里来?“就是要开辟工商资本上山的通道,引导产业上山,资本进山。”景宁招商局局长王庆告诉笔者,近三年景宁签约意向投资总额110多亿元,其中三分之二是瞄准上山下乡。
为推动资本扎根山区,景宁按照“城区+园区”、“城区+景区”、“景区+园区”等多种复合形态来布局产业带,以近期茶叶、中期毛竹、远期香榧的主导产业发展思路,制定出台“新山区建设十条”,不断增强山区的“吸金”能力,引导工商资本以投身绿水青山,推动山区农业现代化。
“上山下村”的新号角和利好政策,更让数万外出创业游子跃跃欲试,掀起了新一轮资本返乡热潮。在环城西路,连日来,景宁西安商会会长叶英雄忙着集观光、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精品农产品农业综合体建设。
“不能再是简单的搭台吆喝农产品,而是要把先进的经营方式融入山区产业。”叶英雄告诉笔者,牵手山区农业,将为他带来2000万元年产值。
如今,资本与“泥土”深度磨合,让万座青山蝶变创富田园。截至目前,景宁已建成茶叶基地5万余亩,毛竹基地24万余亩,香榧基地5000余亩,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近半壁江山。
“小农经济”美丽转身
晚上9时,在浙江景宁畲乡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承波坐在电脑前浏览“菜园子”订单,轻点鼠标,只需三四个小时就能把景宁高山蔬菜送达上海、杭州等地的市民家庭。
从3年前亏本经营的物流运输队,到如今,统一种子、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运输,实行“蔬菜基地+收购网点+农产品包装+连锁销售+产品配送”的新型农村物流配送生产经营模式,畲乡物流在景宁14个乡镇建立了5000多亩“菜园子”,实现了脱胎换骨。
“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开创山区农产品‘下山模式’,让零散的山区资源与现代生产方式深度融合闯市场。”景宁农业局局长叶玉琪告诉笔者,革新发展理念,蜕变的不止是企业本身,更是山区传统的“小农经济”。
拓宽“新山区建设”工业化之路,景宁积极把握丽水市作为全国低丘缓坡开发试点的历史机遇,移山造地开辟2.32平方公里的澄照“农民创业园”,以绿色农产品加工、民族特色医药、竹木加工业为主要产业定位,打造农民创业新高地和产业集聚新平台。
牵手三乡六村,建立8000多亩的毛竹直供基地,景宁畲竹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每年投入400多万元,组建自己的科技研发中心,竹制品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两年内企业产值从800万元迅速增长到5000多万元。
如今,粗放型的山区农林产业释放出了新的活力,山区产业从过去碎片式、零散式的“小农经济”,逐步跻身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经营大潮。
释放人口新“红利”
接过父辈的两三亩地,加上早年在外创业积累下的几十万元资本,景宁和顺农业开发公司吴敏把创业希望投注在这片从小熟悉的荒山上。“以前父辈们只混个温饱,今天我要靠它们创富。”
在英川镇的千亩精品食用百合基地,被他打理得有声有色,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从农民到老板,吴敏在父辈们的山上实现了美丽转型。像他一样,景宁近千名“新农民”下山之后重新上山,重重山谷间,一个个“高山创业园”星罗棋布,“家庭农场主”不再是新鲜的身份。
“人口红利”不止于量,也在于质。
为加快农民转型,景宁在以农民异地搬迁和地质灾害避险工程为载体,大力推进“3个5000人安置工程”建设的同时,全面实施农民技术增收计划,并依托“畲乡人才工作室”,大力培养职业农民和“畲乡农师”,着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山区建设的新型农民队伍。
近年来,累计培训农民近2万人,不断形成家庭农场、特色农庄、农家乐综合体等新兴业态,释放山区人口的“新红利”,一批新型工人、新型股民、新型社员不断涌现。
“还是那几亩地几亩山,以前自己种,现在交给合作社打理,自己坐等分红。”鹤溪街道村民雷明江将自家21亩地作为本金,入股茶叶合作社,夫妻俩则到城里木玩厂上班,一年下来有七八万元收入。放下锄头,日子更好过了。
小山村释放新生机
手捧股权证,东坑镇马坑村村民吴乃金做梦都没想到能成为股东,而像他一样,635位常住村民今后可定期享受集体资产盈利的分红。作为景宁首家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成立,预示着景宁农村改革不断步入深水区。
咬定改革不放松,山区发展,向改革要生产力。
围绕国家级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景宁把制度设计贯穿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不断将行政体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合作制推广和金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村经济合作社、村级投融资公司、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发展模式,用改革释放潜能,转化为推动山区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唤醒的是山区沉睡的资本。
全省第一张农村水利工程产权证,全省首笔水利产权抵押贷款,澄照乡三石村着实尝到“绿色变现”的甜头。“别小看这样一本小小的证书,它可是给我们村带来了100万元的金融支持。”村党支部书记刘承勇说。
打破藩篱,聚焦产权制度改革,打通金融资本上山渠道。景宁提出“63633”改革体系,将改革的突破口锁定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林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房产、农村水利工程产权,逐步让农民手里的资源转化为资本。
靠山吃山,如今吃的方式变了。截至今年上半年,景宁办理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900余本,农房产权登记近800本和农村水利工程产权证20余本,发放“三权”抵押贷款3630万元。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