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如“网购”不再是梦

25.01.2016  09:45

  前不久,案件当事人李某利用温州龙湾法院的远程电子阅卷系统,查阅了350公里外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的案卷;浙江星汇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通过浙江法院律师服务平台提交了一个民间借贷纠纷案,第一时间被玉环县法院受理……这些几年前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如今一件件变为现实。

  2015年以来,浙江法院牢牢树立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及“互联网+”审判模式。网上法庭、“审务云”平台、电子阅卷……各种信息化手段,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更方便了当事人诉讼,获得业内外频频点赞。

  从去年5月开始,浙江法院开始试水网上法庭,诉讼双方当事人不用再端坐于法庭内,可以远隔千山万水地在电脑前进行辩论。打官司可以像网购一样便利,不再是梦。

  作为试点法院之一,杭州滨江法院的网上法庭主审著作权纠纷。在原告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诉被告杭州阿里巴巴广告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中,被告被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未支付报酬,在其主办的网站上转载《善于“钻空子”的高手就是营销高手》一文,原告因此告上法庭。

  案子本身并不复杂,但原告是北京的公司,聘请的是河南律师,来来回回很不方便。好在有网上法庭,原告不再需要千里迢迢地来到杭州,只要在“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网页界面点击“我要起诉”,从立案到举证、质证、辩论等,都可以在线操作完成,省下了不少诉讼成本。

  据悉,网上法庭试点大半年来,浙江共审理了2746起类似案件,为诉讼双方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

  2015年,浙江高院和腾讯、阿里巴巴先后宣布战略合作,探索“互联网+”审判新模式,打造“智慧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便是其中重要一项。

  除此以外,浙江法院还将诉讼信息放上移动端的微信,这在全国也属于首创。公众可以通过微信钱包进入城市服务,点击法院的政务办事窗口,查看浙江省高院及省内各级法院的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等。

  以查询裁判文书为例,点击相应按钮进入后,将抵达一个多达25万页的查询系统,支持按照类型、地市、相关法院、案号、时间区段等方式设定查询条件,可查询文书上百万份。

  而有了“审务云”平台,浙江省高院可以利用积累的案件数据资源,结合公安、政务、电商、金融、社交、航运交通等周边数据,形成“智慧法院”大数据生态圈。

  浙江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17年底,浙江法院要率先建成法院信息化3.0版,实现“全面覆盖、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的目标,建设成“网络法院”、“阳光法院”和“智能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