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30.07.2015 12:08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一、工业强省建设的进展情况
2014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工业强省战略目标,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工作主线,着力打好“四换三名”等转型升级“组合拳”,工业强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一)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工业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全省工业增加值16772亿元,人均工业增加值由2013年的3.0万元提高到3.1万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均增长7.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879亿元,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由2013年的11.5%提高到12.2%。质量效益主要指标继续向好。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由2013年的19.3%提高到19.4%;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与上年持平;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3年的16.9万元/人提高到18.0万元/人,扣除价格因素提高9.4%。
(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768亿元,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2%,比2013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每百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数22.3个,比2013年增加1.4个;每万人拥有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5.2件,比2013年增加1.1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18988亿元,新产品产值率28.3%,比2013年提高3.1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继续优化。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5.2%,比2013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6.1%,比2013年提高1.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5.9%,比2013年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继续提高,在上年大幅提高7.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2014年继续提高4.4个百分点,达到58.0%。
(四)“两化”融合逐步深化。2014年,全省“两化”融合指数为86.3,比2013年提高了7.6,列全国第三位,上升两位,仅次于江苏和上海;全省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88,比上年提高0.02。
(五)单位资源占用产出有新提高。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用地增加值89.3万元/亩,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提高5.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1.3万元/吨标准煤,扣除价格因素提高7.2%;单位水耗工业增加值300.6元/立方米,扣除价格因素提高8.9%。
二、工业强县(市、区)建设的进展情况
(一)县(市、区)工业创强的总体水平稳步提高。省政府部署开展工业强县(市、区)建设工作以来,各地做强工业的意识普遍增强,大多数县(市、区)的综合评价得分逐年提高。2014年,90个县(市、区)简单平均的综合评价得分为47.0分,比2013年提高2.6分;有90%的县(市、区)综合评价得分比2013年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提高5分以上、3~5分的县(市、区)分别为13个、21个。综合评价得分超过60分的县(市、区)有12个,在2013年基础上新增海盐县、新昌县、余杭区和北仑区4个县(市、区);综合评价得分在50~60分的县(市、区)有17个,比2013年增加3个;综合评价得分在40~50分的县(市、区)有36个,与2013年持平;综合评价得分在30~40分的县(市、区)有22个,比2013年减少2个;综合评价得分在30分以下的县(市、区)3个,比2013年减少5个。
(二)工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2014年,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涉及的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结构调整、“两化”融合和绿色发展等5个一级指标得分均有所提高,平均得分分别为47.3、43.0、53.9、55.2和39.4分,比2013年分别提高1.6、3.9、1.9、4.4和2.3分。从总量规模看,按照在地原则统计,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县(市、区)有19个,新增滨江区和德清县;超500亿元的县(市、区)有42个,新增象山县、椒江区和婺城区。从单项指标得分看,2014年19个二级指标中有17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均值比2013年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规模以上制造业主导产品采标率和单位水耗工业增加值三项指标的实现程度比2013年分别提高10.3个、8.3个和7.7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较大。
(三)工业强县(市、区)试点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14年,第Ⅰ档(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县(市、区)综合评价平均得分63.5分,比2013年提高2.9分;第Ⅱ档(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500~1000亿元)县(市、区)综合评价平均得分为52.0分,比2013年提高2.7分;第Ⅲ档(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下)县(市、区)综合评价平均得分为41.4分,比2013年提高2.4分。20个工业强县(市、区)建设省级试点县(市、区)综合评价平均得分59.6分,较2013年提高3.0分,提高幅度比70个非试点县(市、区)高出0.5分,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从2013、2014年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结果来看,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增加值率总体偏低、结构调整力度有待加大等问题,工业创强工作任务仍然艰巨。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富国之基。当前工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浙江工业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定新常态下工业创强不动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新特点,切实把握工业经济运行新走势,紧密结合“四化同步”、“两化”融合、“产业融合”等发展新模式,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新战略,进一步明确综合竞争能力强、融合带动能力强、协同促进能力强的工业创强新要求,把“四换三名”作为工业创强的重要“组合拳”,不断推进工业提质增效升级发展,为工业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浙江日报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30.07.2015 12:08
故
事
1-7月浙江网络零售逆势增长10.6%
中新网杭州9月14日电(记者 郭其钰 实习生 苏礼昊)14日于杭州举行的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奎介绍,1至7月,浙江累计举办促销费活动近1600场次,实现网络零售额超1万亿元,同比增长10.浙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