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山一男子“扎根”大山数十载:从此荒山不再荒
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9日电(见习记者 周禹龙 通讯员 姜伟锋)数十年前,浙江江山市塘源口乡前墩村一座名为横坑底的大山前,20岁出头的柴元有背着铺盖,心中有了悔意:“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却来到了一座连兔子都不拉屎的废山上,这500多亩的荒山怎么种得了树?”数十年后,小伙子成了沧桑的老人,但是他看着身后那满山的绿叶随风摇曳,他觉得一切都值了:“我会继续用青春编织永恒的绿色。”
江山,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省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自然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
1984年,刚从学校毕业的柴元有承包了前墩村500多亩荒山,承包期40年。
“当时我刚从上余农技校毕业,也正好碰上落实林业责任制,那时有块荒了很多年的山,村里要拿出来承包,人家便开玩笑说,小柴,你承包去吧,这样子就给承包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准备。”柴元有回忆着说。
可是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当地林业局的人到这个地方看了以后,认为这儿简直就是废山,而不是荒山。
就连当地村民也说,这个鬼地方连兔子都不拉屎,还能种树?但柴元有没有放弃,他决意要试一试。
徒手栽苗八万株 荒山披“绿装”
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小伙子要承包荒山,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柴元有父母说:“包这个山不合算,种杉木没什么收入。”柴元有大伯说:“你读了十几年的书,却把一支笔插在这石头缝里。”村里人也都嘲笑柴元有是个傻子。
“既然承包合同都定了,那就只有干了,而且一定要干出点名堂。”从此,柴元有就一门心思“扎根”在大山上。
为了方便种树,柴元有在山上搭了个毛毡盖的简易棚。可是山上不时下雨,甚至还下冰雹,毛毡没多长时间就破烂了。
“简易棚不好住还是小事,当时从家里到山场全靠走路,要过36道小溪。如果回来时半路突遇暴雨,那溪水便会深过腰,只有使劲拽着溪边的草和树才能爬过溪那边。”柴元有说。
承包荒山当年的冬天,山上的雪还没完全融化,山对面村庄的人都还在家里烤火取暖,柴元有却已经在上山整地了。他每天起早摸黑,没钱雇人就全靠自己做,渴了,掬一把山泉当茶水;饿了,架起锅灶自己烧饭……
通过努力,第二年春天,他在山上种了3万多株树苗,每天平均种600多株苗。
也许是与这片荒山特别有缘,柴元有种下的苗木成活率特别高。看着大片荒山有了新绿,柴元有心里充满了无尽的喜悦。
就这样,年复一年,柴元有亲手种下了近八万株苗,横坑底500亩荒山也披上了“绿装”。
因大山相爱 三人成就美满家庭
荒山披上了绿装,依恋这里的柴元有也赢得了一位叫朱月仙姑娘的芳心。经人介绍,未来的岳父带着朱月仙来到柴元有承包的山场看他。因为肯吃苦,柴元有感动了未来的岳父。
1987年,柴元有和衢江姑娘朱月仙结婚了,他们把家安在山上,大山成了他们的家。两人一起守山,一起育苗。
朱月仙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看柴元有的情形:“当时山下面已经绿化,山顶上还没种下去,山顶看上去很夸张,都是石头。”
1988年,柴元有的儿子在大山上降生了。由于儿子出生在山棚里,他们便把儿子起命为柴鹏宾,意为山棚里的宾客。
崎岖蜿蜒的山路、淙淙的溪流、绵绵的青山、郁郁葱葱的树林……从小起,柴鹏宾的喜怒哀乐,就和这些小河、溪流、青山、树林连在了一起。
柴鹏宾告诉记者:“那时侯还没有电,晚上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最有趣的就是点着煤油灯大家围着一个收音机听节目。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侯,他们回来给我做晚饭时,我就一直抱着收音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柴元有的精心营造和扶育管理下,500亩荒山已不再荒,山脚下当年的羊肠小道也已经变成宽畅的水泥路。
看着外面越发精彩的世界,柴元有也曾想过把这座山卖掉,到大山外做一点生意。“几年前,曾有一老板欲出价160万元,买断山场的承包权,可是被我拒绝了。”柴元有说他割舍不下对这片大山的深情。(完) 【刘芬】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