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全等了26年,才拍到李杭育
1991年8月,一封寄往杭州的信弄丢了
肖全等了26年,才拍到李杭育
这一次来杭州拍摄,有没有想拍但一直没机会拍的杭州名人?
肖全说:有。李杭育。
这个类似“沪生”,很有城市意味和代表的名字,在肖全心里搁了26年。来杭州前,他也没和人提起过。
拍余华那年之前,1991年,肖全辞掉了在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电教室的工作,背着一个美军行囊,走出成都,准备拍“我们这一代”。
他是个对物件的摆放和收藏有极度洁癖的人,他有一张“恐怖”的稿纸,上面是手写的拍摄人物清单。每拍一个,就用圆珠笔标记,比如,93年春节:吴文光、刘小东、喻红、格非、王朔,余华也排在这列;94年:张艺谋、田壮壮;95年,陈冲、张楚、王蒙。拍完后,每个名字后面,还用红色水彩笔标注编号,编到了100多号。
李杭育的名字没出现在这张纸上,而是出现在何立伟写的(作家,现长沙市文联主席)一张“路条”上。
1991年8月,一封寄往杭州的信弄丢了
肖全等了26年,才拍到李杭育
1991年8月 李杭育没收到那封信
1991年8月,何立伟看了肖全拍的照片,觉得很有感觉,他热情地帮肖全联络朋友。他用钢笔在长沙市文联的稿纸上,介绍着肖全,写推荐信,几个信封上写的收件人是:苏童、叶兆言、陈村、史铁生……
发往杭州的信,写给了李杭育。
那时候,肖全不知道李杭育是谁,长什么样,他也不知道1983年,李杭育跳出当时文坛主流话题的“葛川江系列”的最初三篇小说:《葛川江上人家》、《最后一个渔佬儿》和《沙灶遗风》,已经发表在三家顶级的文学期刊上。他也不知道,1984年,《沙灶遗风》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李杭育成为第一个走出浙江的作家。
但他对何立伟在信封上写下的这个很杭州的名字敏感,就这么记了26年。
李杭育的父母都是山东人,在大连结婚,在大连生下李杭育的哥哥姐姐,后来调到杭州工作,在杭州生下他,感觉很稀罕,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意思是要在杭州把他养育长大。
但是,李杭育没有收到信。这26年,两个人没有任何联系。
直到这次来杭州,李杭育一听肖全的名字:哦哦,我知道的。
他很高兴,同意拍摄。
李杭育在网上看过肖全拍的“这一代”的照片。而肖全并不知道26年后的作家李杭育,已经成为一个画家。要拍李杭育,不如去他的画室更有意思,更有26年后的感觉。
8月18日,肖全去了李杭育的画室。
李杭育站在画室外的路上,远远地等着。那天,他穿一件蓝色T恤,短裤,黑色布鞋,这是他一贯的随便打扮——来之前他问,穿着有要求吗?肖全说,随意就行。
李杭育的画室摆满了自己的油画,大大小小,色彩明艳、丰富,视觉的刺激很强烈,“这是一个标准的艺术家的工作室,而不是作家的工作室。”肖全里里外外走了一圈,这样说。
“你几几年?”李杭育看着肖全问。
肖全的年龄和长相永远是谜之问题。
“我59年。”
大家一算,肖全比李杭育小2岁。
“你这不是要气死人嘛!”李杭育“捧”着肚子,捏着烟,大笑起来。
肖全:“1991年,在长沙,何立伟给我写了一堆人,只有我跟你的因缘,直到今天才揭穿。”
李杭育:“91年?我那时候年轻多了,30多一点,绝对帅哥。”
肖全:“我要跟你拍张合影,到时候发给何立伟。我要跟他说,当年,你让我来拍的!我拍了苏童、叶兆言,不知道为什么就跟杭育没有联系上。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话。只能写信。你知道吗,当时我去等残雪,我去她家门口等了三天。”
李杭育:“就傻等?”
肖全:“就等,第三天下午,她穿个花裙子,提个塑料袋来了,说肖全,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因为连呼机都没有,只有傻等。所以跟杭育根本也没法联系。这就是我心里一直没搁下来的这个人。”
2017年8月
被两人写进日记的一天
李杭育一手捏烟,一手拿着一只沾满了咖啡渍的杯子,讲着他这几年画画的经历,跟大家聊天,肖全没有打扰,偶尔按动快门。
肖全对面放着一幅大尺幅的油画,各种生命的符号,旋转而出。
这幅是什么?肖全问。
李杭育:“这幅大概2011年画的,在上海展览过。现在我不画这么大的了,太累了,都是站着画的,我画了整整56个工作日。我现在站不动了。”
肖全:“类似像这样一系列的元素、符号,是从你文字里来的,还是?”
李杭育:“自己想象。而且,说真话,我现在画这幅(他指了指另一幅画了一半的画),右边我到今天还不知道画什么。但一旦开一个小头,这个造型自己是有逻辑的。”
肖全:画画跟文字会不会有相似性?”
李杭育:“文字也是这样的。有了前面这句,就有后面这句。我不管它是什么东西,反正是我杜撰的东西,但它自己的造型还是有逻辑的。我比较讨厌那种——有了前面一句,后面乱来,像中国的武打片,没办法了,让它飞了——没办法把这个故事说下去,它可以飞过去,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了。我画的时候,细节很注重,我自己要先相信,如果我自己都开始打马虎眼了,我就是告诉观众,我根本不相信有这个。要画着画着我自己相信的这个东西,你的专注、情感,都在里面,写作也是这样的。”
肖全:“其实这两种形式,只要能进入到里面去,都其乐无穷。”
李杭育:“对。”
肖全:“写作让你……甚至动情,作画让你忘掉休息、吃饭。”
李杭育:“我杜撰一个东西,然后画得活灵活现,我本事多大!就这么想想也很开心的。”
一向性情的李杭育,又哈哈大笑起来。
肖全让李杭育坐在这张画了56个工作日的画前拍了几张。
肖全:“我拍了太多的艺术家,但那时候都没这么好的设备条件。现在最好的条件有了,就跟你相聚了。那个时候我就拿着一台佳能机器,顶多有一个闪光灯,然后国产的胶卷,柯达还买不起。我住在地下室,在朋友家里蹭住。”
李杭育:“一个艺术家的成长。”
肖全:“现在用这么好的设备来拍李杭育。”
“杭育,看我这里。” 说着,他按动了快门。
拍完照片,一众人说起——今天肖全来拍照,李杭育会在日记里怎么写呢?
关注李杭育的人应该知道,他每天都写日记,然后发到博客里,再转到朋友圈,今天画了什么,去了哪里,遇到什么人,没有太多的情节,按时间叙事。
“我跟朋友这么说的,比如说,你今天和我谈了一个比较秘密的事情,你关照我说,不要说出去。我写是会写的,但我不会发出来,发出来的是另一个版本。但我自己什么都记下来的。这有一个好处,你今天有一个想法,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想法的?有可能自己都忘了,但我这里给你记下了。”李杭育说。
肖全说:我也一直写。
这两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当下,记录时间。2017年8月18日,他们遇到了。
这段时间,如果你经过南山路上的唐云艺术馆,或许会发现,摄影师肖全在杭州开了一个只存在13天的照相馆:肖全时代照相馆。
8月17日到8月29日,钱江晚报把肖全和他的《时代肖像》系列又请回杭州,启动了一个全新的创意——寻找《杭州新面孔》。肖全要为杭州这座城市留下一个个时代的肖像,为200位杭州人拍照。
“所有人都不知道到这儿来会拍出一张什么照片,我也有拍不出来的时候,有时候人进来以后,我就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慢慢来。其实,我很喜欢刘丰(北大教授)说的那句话,我们是三维的生物,二维是三维的投影。如果要改变这张照片,就要修改它的投影源。投影源在哪儿?投影源在这儿。”肖全指指心。
这个照相馆,仿佛是一个储存心事的树洞,接收着来自不同的面孔背后,真实的生活和情绪。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储存了100多个故事了,肖全照相馆,是杭州人的解忧杂货铺。
还有三天,肖全的“杭州照相馆”就将收官,有一些故事,不得不讲——你仍可以报名,留下你的杭州肖像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