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部署开展职工志愿服务活动
浙江工人日报讯 记者周金友 通讯员陈一平报道 为进一步发挥广大职工在“五水共治”中的主力军作用,培育和壮大“五水共治”职工志愿者队伍,省“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总工会等7家单位日前下发《关于开展全省“五水共治”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意见》,号召全省企事业职工、机关干部、工会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和劳动模范,通过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服务、净水护水行动、文明劝导宣传等“五水共治”职工志愿活动,进一步深化“五水共治”立功竞赛,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意见》要求,以企事业职工、机关干部、工会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和劳动模范为主体,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网络、群众工作和劳模引领优势,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职工志愿服务队,通过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服务、净水护水行动、文明劝导宣传等“五水共治”职工志愿者活动,进一步深化“五水共治”立功竞赛活动,为推进“五水共治”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意见》指出,要开展集中专项行动。根据我省“五水共治”总体部署,结合各地实际,组织职工志愿者参与治污大会战、全民节水和“清三河”集中整治大行动、保护“母亲河”百日执法检查等,集中开展河道清淤、沿河清污、沿河沿湖植绿护绿等多种形式“五水共治”集中专项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高技能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劳模志愿者,进企业、车间、社区和治水项目工地,开展治水项目设计和施工、节水器具改造、防止跑冒滴漏、废水再生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治水节水“五小”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征集评选推广治水节水“金点子”、创新成果和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治水节水操作法。
《意见》要求,组织科技教育工作者、职工技术服务队、职工技协组织、专家讲师团、创新工作室成员等,围绕污水防治、水质富营养化控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资源节约使用等进行现场技术攻关、技术咨询、技术培训、课题研究等技术服务活动,解决推进“五水共治”中的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和关键环节,提升“五水共治”的技术含量。组织职工志愿者进社区、景区、广场、公园、河道等公共场所进行文明劝导,普及水质保洁相关知识,劝导并纠正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等不文明行为;开展水质监测、生态治理、污染源排查等志愿者群众监督活动,协助查找污染源,及时报送污染信息,开展专题调研,为有关部门推进治水工作提供有益线索和依据。
《意见》明确,要以公益、自愿、业余(工余)为原则,围绕当地全民治水的统一部署,精心制订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省总工会将在各地各产业组建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为100支“五水共治”职工志愿服务队授旗。
《意见》强调,要通过广泛宣传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者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辛勤劳动,积极发挥志愿者的自律作用,宣传作用和监督作用。各级工会要为职工志愿者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通过劳模先进评选表彰,大力褒奖优秀志愿者和志愿者集体,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治水、共建美丽人居环境的良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