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运用法治方式助推“三改一拆”
我市“三改一拆”三年行动至今,日程过半,各地拆违、改旧势头不减,截至去年底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4569万平方米,“三改”面积达6119万平方米,均远远超过预期目标。更为可贵的是,在此过程中无闹访、无矛盾激化。
“这些年,杭州坚持运用法治方式助推和谐征迁,让征迁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并始终采取法治的方式推进,在产生矛盾时也以法治化解。”日前,市司法部门负责人道出了这份和谐背后的努力——相关部门讲法律、重政策、用真心,将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贯穿到征迁的全过程。
律师全程介入,矛盾提前化解
原本占据武林广场一隅20年的白鹿鞋城,几年前已是无证经营。征迁当初,如何协调343家经营户不愿搬、隶属公司意见不一、员工利益难调和等矛盾,是最为棘手的问题。
“创新引入的第三方力量,成为化解矛盾的关键。”天水街道负责人说,他们聘请来专业的律师团队和人民调解员进驻鞋城,免费为经营户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读、司法调解等服务,同时,协助隶属公司制定整体搬迁方案,合理确定搬迁的步骤、补偿政策等。
有了律师,有法可依。整个搬迁程序公平、公正、有序,经营户们走得心服口服。
“这次成功征迁,也是巧妙运用法治思维的有效尝试。”市司法局副局长徐前说,全面引入法律服务,能够在征迁中有效避免增量矛盾。
“拆迁矛盾多,是由于利益高度集中,拆迁工作最大公约数应是利益平衡点,而话语权必须交给法律。”他表示。因此,市司法局与市“三改一拆”办还联合出台了有关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编写法律指引,分发给“三改一拆”工作人员作为参考和依据。
依法依规办事,拆迁才能和谐
在上城区望江地区征迁过程中,某居民因拆迁补偿费问题,扬言要做最牛“钉子户”。金牌和事佬沈寅弟16次上门反复真诚调解,使其终于放弃不合理要求,签订补偿协议。
“在农村征迁中,落实征迁补助、适用征迁政策、集体财产分配,基层干部都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也是矛盾的一个多发点。”三堡社区征迁法律顾问熊辉伦表示,为了避免产生矛盾,就要建立起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一定是建立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
此外,在服务“三改一拆”工作中,我市司法行政机关还非常注重公证制度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将继承、析产、赠与等列入公证事项范围,保障拆迁安置、拆迁补偿、依法拆违、回迁安置、房产转移等各个环节依法推进。(本站编辑 刘娟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