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重视语文教育

18.02.2016  17:57

    转载自秦春华新浪博客,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c5bd20101tgw2.html

  本文删节版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14年4月22日第3版,题目为《我们应该怎样重视语文教育》。


    去年以来,在高考改革方案的讨论中,关于如何处理好语文与英语的关系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看来,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作用,提高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可能是一个压倒性的意见。实现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实行英语一年多考,并以等级替代分值;二是降低英语在高考总分中的分值,提高语文的分值。一些省市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并推出了时间表。尽管可能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争议,但通过高考招生这条“指挥棒”引导学生更加重视母语学习,恐怕是社会舆论当前的共识。

    我认同这种共识。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三十多年后,经历了一轮又一轮英语学习的狂潮,面对西方文化体系的强劲冲击,今天我们终于认识到母语教育的重要性,这标志着文化理性的回归,也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进步。 然而,和应该重视语文教育相比较,我更关心的问题是:应该如何重视语文教育?和应该通过招生考试制度的改变来引导学生重视语文教育相比,我更关心的问题是:应该通过招生考试制度的哪些改变来引导学生重视语文教育? 是按照目前的方案,在高考总分的蛋糕中改变切分的比例吗?在我看来——和我对许多教育政策的评价相类似——这仍然是一个初衷良好,但很可能起不到应有效果的政策,甚至会进一步恶化语文教育的环境。

    当前,中学语文教育中的诸多弊端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自汉字诞生五千多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去教孩子学习自己的语言。这个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根据唯一的标准答案的要求,用学习数学、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来组织语文教学,并进行考试。也就是说,通过举例、做习题、背习题等方式,把汉字和文章用刀子切割成一道道题目,学生的任务就是尽最大可能提高对各类题目的熟悉程度和反应速度,而阅读、体验、领悟等传统的学习方法则被彻底丢弃了。

      问题的根源在于语文考试制度的设计。高考是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标准化的应有之意是试题答案的标准化——可以进行快速统一的评判。人们普遍认为,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是有唯一标准答案的——这个认识本身就是错误的——但语文就很难有。因此,对语文进行标准化考试的难度极大。然而,大规模统一考试又不得不采取标准化方式,否则成本太高且无法组织。在两难选择中,只好把语文硬塞进标准化考试的瓶子里。

      那么,如何进行标准化呢?方法是在命题时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内容。比如,拼音、错别字、标点符号、背诵等等,这就是我们在语文试题中通常看到客观题部分。之所以被称为“客观”题,是因为它们的答案是唯一的——其实也不尽然。谁规定了呆板只能读作“aiban”而不是“daiban”呢?语言是被人使用的。如果大多数人都在说一个被语言学家认为是错误的发音时,这个发音本身就应当被认可。然而,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如此丰富,有限的客观题怎么能够涵盖它的全部内容呢?因此,必须要有能够考察出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主观题。既然是“主观”题,就很难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为了适应标准化考试的要求,主观题的答案就必须尽可能“客观”。对于同一篇文章、同一段话就只能有同一个理解。这就是今天让学生深恶痛绝的总结“中心思想”之类的题目。除了客观题和主观题之外,剩下的就是作文。因为作文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尽管它与标准化考试完全不相容,也没有人敢决定在语文考试中不考作文。那么,怎样使本来千变万化的作文能够尽可能适应标准化考试的“客观性”呢?方法有两个:一是按照考场作文的标准程式去组织文字,这就是现在流行于中学与各类培训机构的现代八股文作文法;二是在阅卷时的判分尽可能差不多。于是,语文考试中的又一个悖论出现了:本来,作文的分值最高,也最能区分学生的语文水平,但阅卷的结果是,很可能所有的作文得分都在一个区间之内,那些平庸的作文得分也许得分会高,最优秀的作文反而得分会低,至少无法和其他学生拉开距离。

      这些学习语文的“方法”我在20年多前就已经领悟到。在当时还没有什么培训机构的情况下,我自己总结出了若干在语文考试中得到高分的“秘诀”,这使我成为全校语文学得最好的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全年级只有3个人及格,而我考了90多分。然而,我自己清醒地知道,我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真的喜欢语文,享受阅读和写作中国文字时的乐趣。那些“雕虫小技”只不过是为了确保得到高分的技巧罢了。

    20多年过去了,现在我发现,当年我“秘而不宣”的所谓“秘诀”,今天已经成为流行在大街小巷的人人皆知的方法。20多年前,我和我的同学还会以经典名著为伴,今天的许多中学生可能连《红楼梦》的第一页也未曾读过。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写出的作文也许并不“”。有一天,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一件关于他上初一的儿子写作文的真事。作文的题目是《包饺子》,大意是星期天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云云。从开始和面、剁馅、揉面、擀皮,一直到包饺子、煮饺子,每一个细节都写得活灵活现。老师的评语是“生动形象、有真情实感”之类。但读过之后,我的朋友的鼻子差点没气歪了。他和夫人都是地道的南方人。他们家从来没有吃过饺子——包括过年,吃的是年糕——更别说包饺子了。那么,儿子又是如何写出这样一篇看上去不错的作文的呢?一番威逼利诱之下,儿子说了实话:是从网上东拼西凑完成的。

    1918年4月,胡适在《新青年》第四卷第4号上发表了著名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在这篇新文化运动的檄文中,胡适鲜明地提出了他关于文学革命的四点主张:一、 要有话说,方才说话;二、  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三、  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   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这些几乎是一百年前的文字,我们今天读来会作何感想?今天中学生的作文,以及我们自己的文章,还能够达到这四条标准吗?

    引导社会和学生重视语文没有错,通过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引导学校和学生重视语文也没有错,但通过单纯降低英语在高考总分中的分值,提高语文在高考总分中的分值,只是做了一篇“看起来很美”的表面文章,其结果,很可能使上述分析的现象变本加厉——原因很简单,新方案下提高语文分数变得更重要了。 只要现有的教语文和考语文的模式不发生变化,语文在高考总分中的分值提得越高,所带来的危害就越大。因为学生可能花费在语文习题上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各类培训机构的训练会更有针对性。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会更少,除了考场作文之外,可能将更加写不出能够反映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真正要使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己重视语文,真正要通过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让学生自己所写的真实的文字在大学招生录取中发挥作用。这就是目前世界一流大学在招生录取时普遍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的“个人陈述”。这一点在香港地区新的大学招生录取改革方案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在美国访学期间,曾经和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 Chicago,CCC)的同事进行了深入交流。这是全美最顶尖的艺术院校之一,学生尚未毕业就获得了格莱美奖。他们在招生时,特别是在做最后决定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什么一所艺术类院校会如此重视写作能力呢?他们告诉我,哥伦比亚学院培养的是艺术领域的领导者。学生们首先需要自己有思想,同时,还必须通过说服、影响和感召等方式,让其他人准确地理解甚至是认同自己的思想。此外,即使是开展艺术批评,也需要有深湛的写作能力。因此,招生人员必须要从学生的自我陈述中了解,你是否准确地表达了你的想法?你能否让其他人正确地理解了你的想法?你的思想深度和语言力量处于何种水平?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拍得出《泰囧》却永远无法拍出《阿凡达》的根本原因。

    2003年以来,部分高校在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时,也要求学生提交一篇“自我陈述”。可惜的是,一方面,由于人手严重不足,这些“自我陈述”实际上没有得到高校招生人员的充分阅读和足够重视,除了在初审材料环节外,在最后的录取中并不产生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陈述”假、大、空现象严重,内容雷同,缺乏特色,也使这些“自我陈述”在高校招生中难以起到应有的甄别作用。在对美国教育的考察研究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美国大学在招生时对学生“自我陈述”的重视不是偶然的,它实际上是美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使学生在不断写作“自我陈述”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还通过“自我陈述”中所展示的内容,使自己在生活过程本身中也受到教育——即使学生做这些事情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使自己在写作“自我陈述”时不致无话可说。 也就是说,如果要使学生的“自我陈述”发挥作用,我们就不仅应当在大学招生录取时使用它,而且应当在中学教育中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撰写自己的“自我陈述”,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去做那些未来将可能成为“自我陈述”中的重要内容的活动。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举过一个没有通过北大保送生考试却被耶鲁大学录取的学生的例子。那个学生的“自我陈述”写得特别好。不仅写了自己做过哪些事,而且写了自己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获得了哪些收获,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人生道路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我很喜欢那些散发着理想主义气息的真实文字。我想这也是耶鲁大学为什么决定录取他的原因。


台州市体育社团组织参加“9.22 绿色出行”活动
  9月22日是“无车日”,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台州市开展2017年“9.省体育局
省部共建国家队 浙江凭啥“包游”
  9月24日上午,浙江省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在杭州省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