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逐浪高质量发展大潮

12.03.2018  16:13

   真抓实干争朝夕  “六争攻坚”促腾飞

  慈溪:逐浪高质量发展大潮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奋斗、实干之年。

  进入新时代,“高质量”成为共识。新春伊始,宁波市委、市政府亮出“六争攻坚  三年攀高”的宏伟蓝图,推动宁波高质量发展,为加速推进建设“名城名都”积蓄新动能。

  以决战之势立说立行,以改革之举求新求变,以超常之力提速提质。

  同样站在新起点上的慈溪,迎来了大湾区战略实施、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等多重机遇,加快慈溪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立足“六争攻坚”,聚焦“八大工程”,围绕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围绕“二次创业”“二次腾飞”,大兴真抓实干之风。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春节后,慈溪发出了号召:“要在推进生产、建设、投资等各项工作中展现快人一拍的‘慈溪速度’,把握新机遇,破除旧观念,以思想大解放推动事业大发展,奋力开创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建设新局面。”

  抢人才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

  2017年,慈溪市出台人才新政,对“高精尖”人才和紧缺型人才给予最高“三个1000”政策,即1000万元的创业经费支持、1000平方米的免租创业场地、1000万元贷款贴息补助,对院士等顶尖人才“一事一议”、上不封顶。目前,慈溪市已累计引进落户“上林英才”计划项目98个,申报入选宁波“3315计划”项目35个、连续两年居宁波区县(市)首位,引进院士、“国千”专家等顶尖人才32名。未来5年计划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5亿元,保障各项人才政策落地。

  人才引进来了,如何留住用好?慈溪全力打造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上林英才”链式平台,在城市核心地段拿出一幢6万平方米的商务大楼整体作为“上林英才”创业园,建成投用占地300余亩的“上林英才”产业园一期,投资3.2亿元、占地100余亩的上林英才研发园一期今年也将建成。同时,与浙大网新合作,在杭州滨江区创设了创新创意“飞地”,“飞地”用房面积6000多平方米,目前慈溪13家企业团队已入驻,引进市外创新企业9家,汇聚在杭研发人员近500人。

  慈溪连续多年赴海外和国内重点城市开展人才招引活动,主动承接宁波美国创新孵化器项目资源,对接招引人才项目23个,其中“以投带引”落地人才项目2个,分别是中科院院士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领衔的项目。此外,慈溪已成立4个由民营资本主导的总规模达8亿元的风投创投基金,支持创新创业发展,培育壮大新经济动能,加快推动传统行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提升整体供给体系质量。

  “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贯穿着2018年招才引智工作始终,慈溪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布局异地众创空间。这种在异地搭建的孵化器——  “飞地”众创空间,是招才引智的重要平台,也将成为谋划慈溪产业转型升级的另一个前沿阵地。

  争项目  赢得高质量发展的先机

  狠抓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重大产业平台建设,抢占高端产业发展先机,慈溪吹响了加快发展的“冲锋号”。春节前,浙江中捷(宁波)产业合作园在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揭牌,首批企业正式入驻。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年产30万吨环保石塑材料、年产5亿个墙壁开关及配套配件生产基地等15个重大项目落户慈溪,总投资130亿元人民币。

  其中,捷克轻型通航飞机项目将从捷克引进全套尖端技术和完整产业链,进行轻型飞机生产。未来5年将交付轻型飞机140架,并设立赛斯纳飞机维修中心。捷克轻型通航飞机项目将填补慈溪高端装备制造的空白,带动制造业全面提升。

  据了解,浙江中捷(宁波)产业合作园首期启动面积3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以捷克等中东欧国家为重要对象,集聚国际优质产业资源的开放型国际产业合作园。“合作园将是慈溪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平台,高大上项目落户其中,从而带动制造业能级提升,未来将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集群。”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大项目、好项目是慈溪对接中国制造2025试点、推动经济创新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为慈溪赢得高质量发展的先机。去年以来,慈溪以引进和培育重大项目为抓手,完善招商体制机制,提升招商引资实效,通过平台招商、上门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共计完成实际外资2.42亿美元,引进慈溪市外资金82.6亿元,其中宁波市外资金62.24亿元,浙商回归实际到位资金64.65亿元。

  去年,慈溪出台《“中国制造2025”慈溪行动纲要》后,加快了智能经济的培育,引入千亿资金推进本市企业培育和高成长性企业招引。在产业引进中,项目是否符合产业发展定位、是否符合以“亩产论英雄”综合指标是硬杠杠。慈溪相关负责人说:“引进的企业必须经过综合评价,抢抓高质量投资,振兴实体经济,从而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春节前,慈溪抓紧布局,领导带队出击争项目,专程赴京对接央企合作推进招商引资。接下来,慈溪还将迎来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央企的调研与考察。

  按照“六争攻坚  三年攀高”的要求,2018年慈溪市重大项目共13个,计划总投资471.3亿元,项目个数和总投资均位居宁波各县(市、区)前列。另外在招商引资上,慈溪计划利用外资2.3亿美元、引进内资48亿元,在引进百亿级制造业项目上实现突破。

  优产业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地方活力的重要体现。2017年,慈溪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37.77亿元,让慈溪市首次进入“千亿俱乐部”。在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中保持全省第二,在全国工业强县市和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均居第五。

  慈溪为何能够始终保持在全省甚至全国经济发展快车道上“领跑”?创新驱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慈溪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潮中,慈溪市委、市政府用创新实践回答“从工业大市迈向工业强市”的重要命题。慈溪现有市场主体超过15万家,其中工业企业1.8万家,以家电、化纤、轴承、汽配等传统产业为支柱产业。2017年,慈溪出台关于振兴实体经济的决定,重点推动“慈溪制造”向“慈溪智造”迈进,构建智能经济大产业体系,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创新驱动,诞生了诸如健信、慈兴、天生密封件等创新领域的“冠军”企业,搭建了强大的创新平台载体。慈溪企业在过去的十年里,十摘国家大奖。过去一年,慈溪积极推进与中科院系统两大平台建设,与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合作共建小家电设计研究院,全市新增企业研究院3家,立项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2项,2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

  今年,中科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将建成投用,还将筹建石墨烯创新应用中心和航天工程技术中心,打造院地合作“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模式,在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推动下,慈溪制造业正重新焕发生机。

  创新驱动,离不开“经济小巨人”的产业转型升级。“四新”活力植入老牌优势产业,换来厚积薄发的转型佳绩。新技术巧破产能过剩难题。先锋电器针对不同使用场景改进产品技术,建立气候模拟实验室和全国首条油汀全自动生产线,把看似寻常的电暖器做出15亿元年产值。瞄准新产业,不少民营企业积极向新材料、医疗器械和智能装备等领域转型。慈溪还设立了1亿元经济和信息化产业基金,重点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大潜力、低能耗、高产出的项目。

  今年,慈溪将制定实施《智能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服务业新业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构建“1+5+5”平台园区体系、人才培育引进体系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体系。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部署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和“低小散”块状产业整治提升行动,“凤凰行动”慈溪计划和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还将重点抓好“个十百千”智能示范工程,培育5家智能经济龙头企业和30家示范企业,推动400家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新增200台以上工业机器人及成套智能装备应用,发展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服务机构,不断加快打造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中国制造2025”县市级发展典范的脚步。

  强改革

  优化高质量发展的环境

  不久前,户籍地址在杭州江干区采荷街道的罗先生,来到慈溪市公安局城区户证中心,申办夫妻投靠的户籍业务。像罗先生这种情况,原本需要在慈溪办理后,再回到原户籍所在地杭州再跑一次,而现在,他只需一站就能搞定,成为宁波首个“省内户口业务网上办理”的群众。

  向简政放权要“速度”,向服务型政府要“速度”。过去一年,慈溪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牛鼻子,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全城通办”,95%的办事事项实现“零上门”或“最多跑一次”,在全省率先科学界定并梳理公布首批59项“一件事情”最多跑一次。

  不断创新的同时,慈溪聚焦企业投资项目、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这三个重点领域,在企业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取得了突破。企业投资项目,推广应用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2.0版,推行十日审批、模拟审批、容缺审批、联合审批、承诺审批等改革举措,促进审批提速增效。

  根据“六争攻坚”计划,慈溪聚焦政府高效能服务工程。把“最多跑一次”理念贯彻到政府办事服务各领域,全面做优“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政务咨询投诉举报机制,健全企业需求服务对接机制,持续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

  未来三年,慈溪将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跑出“慈溪速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的监管体系。落实“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要求,深化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情”梳理归集,在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企业投资项目和人才服务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最多跑一次”改革贡献慈溪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