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 统一改为居民户口

31.12.2015  10:30
   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今天起,我们都将改口,叫居民户口。     昨天,慈溪市举行户籍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慈溪市公安局、农业局、住建局、教育局四个部门还制订了配套新政。会上还发布了2016慈溪义务阶段招生指导意见。     慈溪市户籍制度改革,共涉及97万余人。作为宁波市的首个试点,早在2012年3月,慈溪市被宁波市确定为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三年筹备,慈溪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今年正式成立,并起草了《慈溪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不过,要提醒的是,今天0时至24时,慈溪市所有户籍窗口停止办理户籍、身份证业务。     户籍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些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钱江晚报记者一一对话相关负责人。     问: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后,在落户政策上有什么变化?     答:凡是在城镇有合法稳定住所的人员、城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引进人才、投资人员,都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流动人口,按照“全员登记、依规领证、量化管理、凭证服务”的原则,完善居住证制度。     引进人才的落户没有变化。有变化的,是两种人员落户:一种是慈溪市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人员落户,市外人员购房落户由原人均面积20平方米以上调整为整套房屋面积54平方米以上;还有一种是投资人员落户,从30万元以上调整为50万元(含)以上。     问:什么是合法稳定住所?     答:指公民实际居住的自有合法所有权的房屋,或在当地房管部门办理租赁登记备案的公共租赁住房,并且房屋规划用途必须是住宅。     问:户籍制度改革后,需要马上更换居民户口簿吗?     答:不要求马上更换。慈溪市自2015年12月31日起将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派出所新打印的《居民户口簿》不再标注户口性质,登记为“家庭户”或“集体户”。     问:户籍制度改革后,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有影响吗?     答:没有影响。农民原来享有的集体土地权利,使用权、证书依然合法有效,性质保持不变,也不用办理任何变更手续。已签订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农村林地承包合同不会因户籍制度改革发生变化。     而对于已经落户城镇的农民,本人可继续执行农村居民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等权益保持不变,同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就学、失业保险、失业人员就业扶持的同等权益。     问:户籍制度改革后,农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员股东身份、权利和义务是否会改变?     答:不会改变。下一步将探索股权抵押、担保等具体实施办法。     问:招生政策调整后,慈溪市入学适龄儿童、少年户籍迁入时间及其父母的房产证取得时间,是不是需要提前一年?     答:不需要。明年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户籍迁入时间和其父母的房产证取得时间截止为2016年6月30日。     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调整前后有什么变化?     答:调整后,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     1、适龄儿童户籍与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三者一致,均在义务段学校施教区的;2、适龄儿童户籍自出生之日起申报在祖父母户内,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均在义务段学校施教区的;3、适龄儿童户籍与父母户籍一致,都在义务段学校施教区内,而无房产的;有房无户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再视作学区生。     这充分体现“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原则。     问:招生政策调整后,是不是意味着有房无户的适龄儿童、少年不一定能就读房产所在的施教区学校?     答:是的。学校将根据当年招生计划,按照招生政策中设定的先后顺序分批次录取。完成上述3类情况招生后,尚有较多空余学额,再按房产证获得时间先后顺序录取。     问:2016年6月30日以后取得户籍及房产证,符合当地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能否就读施教区学校?     答:不一定。由当地教办根据招生计划及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问:户籍制度改革后,对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和待遇有影响吗?     答:不会影响。     问:户籍制度改革前后,优抚安置抚恤政策和社会救助政策有无变化?     答:基本没有变化。     问:户籍制度改革后,原农村户口可否享受住房保障政策?住房保障政策有什么变化?     答:可享受住房保障政策。只要在供应辖区范围内符合申请条件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均可以申请住房保障。     问:慈溪计划生育政策有否变动?     答:没有变动。     问:户籍制度改革后,被拆迁人家庭可安置人口确定条件有否变化?     答:没有变化,仍按原规定执行。户改前为农业户口的,按农业户口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安置;户改前为非农户口的,按非农户口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安置。本报通讯员 卢萌卿 周敏杰 本报记者 邹洪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