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那本用双脚走出来的书
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今年,“倡导全民阅读”已经是连续第3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地质出版社、中华读书报社举办了读书交流会,邀请北京、河北两地10多所大中小学的师生代表交流分享学习《温家宝地质笔记》的心得体会。
据地质出版社社长顾晓华介绍,在编辑本书过程中,无论是大纲的拟定、框架的确立、笔记内容的精简取舍,还是版式和封面设计,作者本人都全程给予了具体的指导。他曾15次以书面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多次与工作人员面谈编辑方法,先后7次审阅书稿的草稿,5次审阅样书。3月25日,新华社发布了《温家宝地质笔记》上市通稿。3月26日,该书在中关村图书大厦隆重举行了新书首发式。作者在本书正式定稿后曾谈到,“一部书的作者总是希望它能够对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周围的人,特别是青年人有所启示。我希望将来读了这本书的同志,不管是否从事地质工作,都能够体会到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应该是一个热爱自然和追求科学的人,应该是在任何艰难困苦情况下,专注地对待工作的人,应该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
作者也在此书自序中写道:“这些笔记是我用双脚走出来的。”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又带给了读者怎样的感悟与启迪?中国矿业报记者有幸参加了此次读书交流会,并记录了与会者阅读此书时触动心灵的每个瞬间。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两组关键词:理想与行动、阅读与反思。
理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前行的重要力量源泉。早在北京地质学院读书期间,作者就立下了志向:“一生将以高山为伴,不断探索和追求,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即使在甘肃祁连山地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工作,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1979年3月21日,他在日记里摘抄了爱因斯坦的一句格言:“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作者时刻用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理想来对照自己的言行。
在祁连山野外考察的那些日子里,作者经常要“顺着深沟爬至山脊,直到冰雪覆盖的地方。因为深沟切割,岩石露头、层理变化、岩浆侵入、构造形态十分清晰,宜于观察,沟两侧的地质状况也便于对比”。在野外观察时,他十分细心,一丝不苟。“为了定一个点,有时要跑一两个小时的山路,从不敢马虎”。当时,在行内有“遥测点”的说法,即根据远远看到的地质现象加以描述,并根据观察点附近的地貌特征在地形底图上定点了事。但是,他从未定过一个“遥测点”。他说,“我的良知不允许我那样去做。我决不能偷懒,否则我将痛苦不可释。哪怕多爬一两个小时的山,我也要到实地进行观测,认真地记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1980年,已经担任处长的作者没有陶醉在“少年得志”的“虚荣”之中。他在日记中说,如果只是过过小日子,参加参加会议,批阅批阅文件,工作和生活缺少目标,就会“空费精力,磨人生命”。正是清晰的人生理想,照耀着他前行,让他的行动分外执著。一路走来,他不彷徨,不动摇,从祁连山走到兰州,一直走到共和国总理的舞台。难怪他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说,“这本书是我用双脚走出来的”。
如果说理想和行动是这本成长教科书的上编的话,阅读与反思则是下编。理想与行动是生命叙事的方向,而阅读与反思则是专业成长的基石。
1968年作者远赴甘肃工作时,随身携带的四件行李中,有两件是装满书籍的小木箱。在地质队的时候,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个冬季自学一门学科,包括物理、化学、历史、文学、外语等。他还从微薄的工资中省下钱来,买了许多书,其中有《中国通史》、《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刘禹锡诗文选注》、《王安石诗文选注》等。一本鲁迅的《呐喊》,他读了三四遍。为了增进记忆,他甚至抄书。1980年夏天,年近40岁的他还报名参加了职工业余英语学习班,每周三个晚上上课。
在这本书中,作者专门收录了他的一部分学习笔记,如阅读《马克思传》、《中国通史简编》、《贞观政要》等书的文史学习笔记、阅读《板块构造述评》、《变质作用研究的发展动向》的学习笔记等,以及关于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大量学习笔记。看着书中影印的那些密密麻麻、一丝不苟的字迹,让人震撼与感动。
作者一直坚持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思考,不间断地与自己对话与反省。1979年,37岁的他在日记中写道:“坐在家中,静静地回忆三十七年的道路,思考着未来,用得着一句话概括,还是那颗倔强的头颅,还是那颗赤诚的心。三十多年的历程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这并不好,容易满足,而且经不起波折。我准备后三十年不折不挠,逆水行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大的目标,还得从点滴做起。对生活仍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无论多大的压力,不要中断学习和工作。”
在工作日记中,作者也有大量对于改进工作的研究与思考。如1982年11月15日~18日,他在陕西省地矿局召开座谈会时发现了中年技术骨干存在的问题,表示要“下决心为中年技术骨干办几桩好事”。他发现当时培训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骨干应该培训的人员得不到培训,而培训的往往是不能工作的,培训出来也不继续从事所学工作的”,等等。这样的反思,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改进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3年元旦,作者记录了这个夜晚思考的结论:“活着一天就要奋斗一天。”
因为一个人这样不懈的奋斗,才诞生了这样一本成长教科书。在这本书里,作者把四个章节取了四个标题:梦里常回祁连山,情系地矿思随行,踏遍群山觅真知,积累知识为人民。这些充满诗意的标题,无疑也是作者的人生写照。这样的书,不是传记胜似传记,比一般的传记更有说服力,更能够撼动人心。
中国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钟秉林:
在学习过《温家宝谈教育》一书之后,又欣喜地阅读了作者的新作《温家宝地质笔记》,也深深地被作者在艰苦条件下不避艰险、不怕困难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所感动。
首先,读书学习是习惯,更是需要和自觉。作者从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阅读历史和文学作品。大学时代,在接受系统的地质专业教育的同时,他阅读了大量政治、历史和哲学书籍;远赴甘肃工作时,他随身携带装满书籍的小木箱;在野外考察期间,他也会带上专业书、文史哲类的书籍,甚至英语课本。
其次,自勉自励,修己为人。1978年12月,作者开始走上领导岗位。他时常告诫自己:要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绝不做那种不学无术的领导者,也不做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而要做一个有学识、有头脑、有远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按照自己的信念,坚定地向前看、向前做、向前走。1982年11月调任地质矿产部后,他仍时刻保持清醒,更加自觉、奋发努力,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三,重视人才和教育。从上大学起,家宝同志在地质行业待了整整25年,留下了心血、奋斗和思考,还有对几十万地矿职工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他深知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技术人员谈心,鼓励他们讲真话、讲实情。1982年11月,他在研笔记中这样写道:“现在国际上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培养和智力的竞争。必须把科技和教育事业当作一项极为重要的带根本性的建设来抓。要使科学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非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不可。”
第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作者在地矿部工作的三年期间,下基层调研的时间有200多天。他认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调查者立场、观点、思想方法的综合表现。坚持做笔记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无论是野外工作、调查研究、参加各种会议,以至读书思考,都要做详细记录,或写发言提纲、心得体会。在他看来,这个过程是对事物的观察,是对各家之言的吸纳,也是思想火花闪亮的发端。
第五,惜时如金,珍惜生命。无论是在大学时代,还是在野外考察期间,或是在繁忙的管理工作岗位,作者时刻提醒自己,不能空耗生命,要做有益的事情。在他看来,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等于延长生命。如今年过七旬,回顾自己的学习、工作历程,他感到十分欣慰:“我没有辜负自己的生命,没有辜负我热爱的人民。”
我们要向作者学习,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认真读书,勇于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校长刘彭芝:
《温家宝地质笔记》这本书收入了大量手迹影印件,深刻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学教师和学生难得的励志书。
这本书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和无限深情。作者常常自我勉励:“一生将以高山为伴,不断探索和追求,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者始终抱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恩之心。“我每每看到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总要敦促自己,早起晚睡,努力做好工作,不负于抚养我们成长的人民大众。”“我要在祖国的土地上,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为人民造福。”回忆在北京地质学院那段时光时,作者写道:“母校是我终生难忘、永远感恩的精神家园。”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除了政府和学校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外,个人的努力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正如《温家宝地质笔记》中写的那样:“世间有些路非要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跋涉的。只要有目标,即使路再长再远,山再艰再险,也得咬紧牙关走下去。”“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到不了的岭。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温家宝地质笔记》学习研究笔记部分有多幅作者当年学习文史哲知识的影印件。作者在担任总理之后讲话、答记者问时常常引证诗词、历史典故,信手拈来,是长期坚持学习积累的结果,是厚积薄发。从书中影印件可以看到,作者做笔记、画图纸始终坚持一笔一划,多年后看起来依然清秀工整、清晰易辨。认真是一种让人受益终生的好习惯,但养成不易,需要花长时间、下大力气。作者笔记中有许多激励自己的话,“立大业必须有大志,实现自己的目标更要有非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要记载生活,就要使生活充实、有意义,让它紧紧地同可爱的祖国和可爱的人民联在一起。”
非常之人,成就非常之功。作者的经历验证了一句常说的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正念,才能求正知,生发正能量。路是走出来的,事是干出来的,不平凡是由平凡磨炼出来的。
每一位中学生都要立志成才,努力成为拔尖人才。有志于成为拔尖人才的同学,可以从《温家宝地质笔记》中汲取力量。建议在本书现有版本基础上,能改编出一个面向青少年的简版,让它走进校园,成为青少年走正人生之路、成就人生价值的指导读物。
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校长贾利民:
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作者1968年~1985年在地质系统工作了18个年头。这18年是他从青年到中年这段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更是国家发生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这些笔记中,有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绘,有对地质工作的实践和认识,有科学考察的经历和收获,有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有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的勉励。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地质图形的勾画都是他用双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2015年5月6日,作者第四次来我们学校给全体师生做地理讲座时曾讲到,“我可以诚实地告诉大家,大概近30年了,我是坚持每天记日记,就是今天我要住在这里,我还带着日记……说到这一点,必须有毅力,我希望你们能够试一试。”
《温家宝地质笔记》中写到,在做地质勘探时,很多时候记录是在山坡上站着完成的,草图要在野外的帐篷里上墨,硬纸壳搭在木箱子上就当了工作桌。这又让我看到了老人的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在给我校学生做讲座前,年过七旬的作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亲自写讲义,有时备课到深夜12点多,还制作了PPT,定稿后给同事们试讲,接着又进行多次修改。这让我感受到这位老人对工作勤勉与忘我的精神。
在这本书中,作者专门忆及了自己学习的经历并附以相关的笔记、日记。我们从中可以细细体会“立身以立学为先”的道理。出身教师世家的作者,读书对他来说已不仅是习惯,而是自觉。1981年4月7日,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要确立政治经济学的主攻课题,并在某一两个领域的研究上有所创见;要熟悉地质业务技术,尤其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指导地质工作中要运用自如,在地球化学和成矿理论方面要选择课题,深入研究,力争有所成效;要刻苦攻读外语,三五年内,亦即45岁以前要攻破英语;要做一个干练的管理干部,有远见卓识、明确目标,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不图虚名,不骛虚声,做事要有计划,应该办的事切实抓紧,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力求避免。立大业必须有大志,实现自己的目标更要有非凡的勇气和极顽强的毅力。我将为祖国奋斗一生,并将此精神留给我的儿女。”
作者在参加我们学校学生的读书论坛时,对孩子们讲:“我今天想给孩子们讲一点,志是什么。志,首先是让哺育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志,是让人们生活的更有尊严,更加幸福和美好;志,是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光辉,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志是一种力量,它绝不是短期的,也不是一时的。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特别是在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时。”深读这本书,我更加能体会作者对孩子们说的这段话,也更深刻理解书中的那句“我深知,世间有些路非要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跋涉的。只要有目标,即使路再长再远,山再艰再险,也得咬紧牙关走下去”的深刻含义了。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郑国民:
近日拜读《温家宝地质笔记》,对作者肃然起敬的同时,又顿生被鞭策之动力。
书中一共选用了36张人物照,其中4张是大学求学期间的照片。这4张大学期间的照片都是实习实践的情景。根据作者的介绍,本科学习期间除了5次北京周口店教学实习,以及1次在湖北秦岭实习,还曾到河南嵩山进行毕业实习。另外,还多次参加生产劳动实践,如到北京郊区劳动、研究生期间到兰州白银厂劳动等。
从选用的珍贵照片和多次提到的实习,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大学期间的实习实践活动对作者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50年后,作者对自己所经历的实习做出了这样的总结和评价,“我对实习很有兴趣。在实习中,我学会了观察、描述和分析地质现象,也受到正规的地质填图训练,掌握了一般的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实习实践不仅保证了未来工作的基本需要,能够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的基本需求。同时,作者还认为实习实践是深入了解国情和民生的重要机会和过程,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信念。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在实习中,我和老乡同吃同住,充分了解了山区农民的生活。乡亲们纯朴的面容,一口亲切浓郁的方言,至今让人难以忘怀。我对群众了解愈深,对他们的感情愈真,觉得自己的责任愈重。”读到这段话时,我想起了作者多次提到穷人的经济学、穷人的政治学和穷人的教育学,认为只有深深懂得民情、民心、民意,才能懂得中国。因此,在201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向作者颁发“农民”奖章时,作者致答辞时说的一句话“不懂得农民就不懂得中国”,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作者的重视实践、为民情怀、一贯作风等观念以及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情感,与读书期间深入实习实践密不可分,令人敬仰、引人深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颜丹平:
浅绿色封面的《温家宝地质笔记》,厚重而朴实。全书包括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配上诗意般的标题,随后是作者撰写的引言,文笔优美,引导读者细细品味作者生动、真实的地质人生。
全书笔记影印件篇幅约占到1/3。“梦里常回祁连山”部分的影印件,展示了为完成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而完成的大量野外实测地质剖面图、步测(信手)地质剖面图、素描图和数据表格等,所有图件图名、比例尺、方位、图例、标注,以及说明都规范、完整和工整。例如,实测剖面图测线、分层,以及各层岩性的详细描述一一对应,显然是一位经受过严谨的地质训练、自我要求非常高的地质工作者的作品。在今天,只有当我们手捧1/20万区域地质图,爬行于高山峡谷进行野外调研时,才能够更深刻体会到这张张地质图上,倾注了前辈们的心血与汗水。即使书中影印件中的个别错漏之处,作者也并没有直接修改,而是用括号标出,或者用注释加以说明。全书细细品来,充分体现了作者“真实是本书的生命”的指导思想。
作者出身于教师家庭,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1960年当他进入北京地质学院时,随身携带了他已经读了多遍,并进行了详细标注的李四光的《中国地质学》。在北京地质学院的8年时间里,他接受了系统的地质教育与训练,并博览群书。毕业后他毅然进入了祁连山,钻深山、踏戈壁,无论是身处祁连山和大漠深处的恶劣环境,还是在繁忙的业务管理工作中,他都是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探究地质与勘探新理论、新方法。除专业知识外,他还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史哲等方面的经典著作,了解世界经济的动向及发展趋势。不仅如此,他还将所有学习及心得都用笔记形式记述了下来,并能够在今天展示给读者。
全书以地质生涯为主线,通过展示丰富的地质笔记真迹,勾勒出作者的成长轨迹。求真务实贯穿全书始终,体现了作者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地理教师田红:
书中最吸引我,也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笔记的影印部分。所有的日记、工作笔记、调研笔记、学习笔记,字迹清秀工整。所有的实测地质剖面记录、地质剖面图、素描图,图幅线条清晰。所有的丈量记录标准规范。这许许多多的数据、图表、记录,尤其是其中的素描图、剖面图,一笔一划干净整齐,看不出一点涂改。这一切无言地透出写字人绘图人的认真做事的精神力量。
那么,是什么让老一代知识分子如此认真努力工作?作者的回答是“把自己的工作,与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就产生了无穷的力量,顽强地战斗。”“以坚韧、顽强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只要一天不倒,一息尚存,就要为人民工作一天。”“要在祖国的土地上,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为人民造福。”这些不是大话和空话,他在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就是有这样的理想,这样的坚持,激励着他日复一日扎扎实实地工作。现在的我们更需要这种情怀。
作者热爱读书、长时间坚持学习,在远赴甘肃工作时,随身带的四件行李中就有两件是装满书籍的小木箱。他在日记中多次提到:“现在,同事们都在打扑克。我不愿在那上面多费时间。我想,只有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用于工作和学习,才能弥补我资质的不足,才能不空耗生命,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即使是在地质队去考察时,在那些与高山相伴的日子,他都给自己定了学习计划,比如每个冬天自学一门学科,读最新的地质科技文献,也读政治、历史、哲学和中外名人名著。
我是一名地理老师,我热爱我的工作,也越来越觉得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教学经验的积累,还要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学会读书。读书能带我们认识未曾接触的世界,重新发展自我的价值。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语文教师万平:
作者说:“这本书是我用双脚走出来的。”这话说得那样温暖朴素。
书中处处流露出这位彼时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对于地质工作的忘我与挚爱,那是一种“向死而生”的情怀——“我经常背着装满石头样品的地质包,一步一步向高山攀登,累了就靠着山崖歇一会儿,然后继续往前走。我从不敢坐下,生怕再也起不来。”这些文字感人至深。
读一个人的书,就是和一个人的心灵对话。作者那些娓娓道来的引言、回忆性文字以及他的日记,好似把我们带回那段艰苦却相对宁静的岁月——他曾经行走在深山大漠中进行野外考察的地质岁月虽然异常艰苦,但却非常单纯平静——文如其人,这种单纯,纯粹,专注,温润如玉,也正是一个人人格和精神的写照。
书中的16篇回忆文章,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地质工作测线、打标本、淘砂、绘图等工作程序及沉积岩、倒淌河、海陆交互相等知识,让地质专业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有趣,让人们能够比较有深度地了解地质工作者,了解科学工作者。
读罢此书,有些话语深刻地印在我的心里。“在行内,有‘遥测点’的说法,即通过远远眺望,可以看到岩石、地层、构造。但如果去实地观察,就要攀很高的山,走很长的路。于是,有人就将远远看到的地质现象加以描述,并根据观察点附近的地貌特征在地形底图上定点了事。在野外考察中,我从未定过一个遥测点。因为我的良知不允许我那样去做。”我想,这就是治学和工作,这就是做人和做事,这就是问道和求道,这就是最基本的人生态度!没有想当然,玩概念,没有苟且,没有似是而非,没有急功近利,只有脚踏实地——因为“我深知,世间有些路非要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跋涉的。只要有目标,即使路再长再远,山再艰再险,也得咬紧牙关走下去。”
求学,治学,步步落实;行路,求索,步步坚实——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舍情怀,永远追求生命中最质朴的力量——我想,这是此书对我的深刻影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吴晨: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本书像是作者写给母校的一本家书。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这种忠诚不仅深深打动了我,也必将成为我们大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标杆。
忠于祖国
阅读本书,时刻都能感受到作者迫切想要了解国情和民生,努力为国家奉献毕生精力的愿望。例如,他在祁连山白水泉地区开展煤矿调查时,发现当地的居民生活贫苦,一天只能吃两顿饭,烧火做饭多用麦草,寒冬腊月也只有极少数人家能够烤火取暖。于是,他就将摸清煤层的可采性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并做了大量危险、繁杂但是极具实际意义的调查工作,为小规模开发祁连山煤炭,造福当地居民做准备。把专业学习和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把具体工作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这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
忠于理想
大学毕业后,作者被分配到祁连山地区从事野外地质工作长达15年之久。野外工作十分艰苦,但是他从来就没有忘记自己的个人理想。特别令我感动的一个细节是,他在结束一天的野外工作之后,并没有选择跟同事们一起打扑克,而是坚持读书、工作和学习,充实和完善自己。
每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作者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跟他忠于理想的信念是分不开的。无论外界有多少复杂的干扰,他总能不忘初心、不畏艰难地走下去。这种忠于理想的高尚品质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
忠于科学
地质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学习地质学,最重要的就是树立科学精神,用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它。作者回忆道,在野外工作期间,他从未定过一个“遥测点”,哪怕是多爬一两个小时的山,他也要去实地观测,认真地记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地质工作的特点是“将今论古”。由于观察的视角不同,同事们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见,甚至开展激烈的辩论。作者往往会仔细听取两方乃至多方的意见,弄清事实和证据,注意地质现象微观和宏观的联系,并把地质理论与野外观察的实际相结合,寻找出合理的解释和规律。
在“文革”期间,科学知识得不到重视,人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地质工作也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科学环境十分恶劣,有些趋炎附势的人甚至为了保全自己放弃了科学原则。但是作者深知,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必须忠于科学,坚持真理,而不能屈服于任何权威。所以,他一直遵循着不迷信、不盲从的原则,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坚守独立的人格。我想这一点是我们大学生和未来的科学工作者必须要遵循的。
只有忠于祖国,才能找到奋斗终生的目标;只有忠于理想,才能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只有忠于科学,才能具备独立思考的人格。无论是在专业学习还是人生道路上,作者作为一个学长、前辈给我们提供的宝贵人生经验,都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