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让城市更温暖
日前,本报与杭州社科院、杭州师范大学政治文化研究所邀请嘉宾围绕“感恩的历史文化内涵、感恩教育实践和感恩文化的当代重构”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本报今天摘要刊登精彩观点——
龚上华(杭州师范大学政治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恩文化内容。如《诗经》所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等等。此外,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衔环结草,以谢恩泽”、“知恩不报非君子”、“来而不往非礼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等无不体现出源远流长的感恩文化。感恩文化在促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鼓舞斗志、延续文明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感恩文化之精髓是构建新时期价值观和政治文化的重要课题。
肖剑忠(杭州市社科院党建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毫无疑问,凡是先人持续倡导且人们乐意践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诸如勤勉、节俭、敬老、爱幼、忠诚、感恩、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上都是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和群体整体利益的。感恩正属于一种既合乎人之本性又能显著增进人类整体利益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
曹力铁(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教授):感恩是对爱的回响和报答,是把爱传递下去的前提,它体现了爱的真谛,是人类发展的正能量,使社会文明环环相扣,呵护着美好生活的发展。不懂得感恩,扭曲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也必然导致价值观的扭曲。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不可能理解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也不可能自觉地服务别人、奉献社会。
白小虎(浙江省委党校教授、博士):感恩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体会。感恩有益于沟通和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可以看作是各种文明交流的共同情感基础。感恩不是一种债,没有偿还的义务,就是一种教会人怎样和社会其他的各种人交往的一种交往原则。有效地弘扬感恩文化,将会对良好社会秩序建构产生积极作用。
陈飞(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干部、中学高级教师):我们确实应当感恩的:对父母的感恩——养育之恩,自不待言;对师长的感恩——呵护成长之恩;对恩助者的感恩——因人因情,各抒情怀,如此等等。细细品味“感恩”二字,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对受恩的感谢;二是对恩情的感知、感念,感恩者输出回馈,是对自己心灵的净化与丰富,是感恩者个体情感的组成。
金波(中共杭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副局长):感恩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产,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一致,也是在培养人才中需要的一种精神品质。感恩文化在感恩教育中的表达,各个学校尽管特点不同、做法不同,但总的说来都是把感恩的精神、品质、意识、行动在中小学生中牢牢地竖立起来,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李爱敏(杭州市清波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中学高级教师):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呢?一是正面引导,感恩从小事做起,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远胜过古训的背诵。二是依托剧本,感恩在表演游戏里,使幼儿在绘本剧的表演中理解爱和感恩。三是通过生活游戏中的细小行为,让幼儿懂得爱的普遍性、生活性,知道将感恩转化成行动,用行动体现感恩。四是父母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孩子的性格、品行、智能、习惯首先在家庭中养成,为人父母首先要作践行感恩价值观的榜样。
骆爱香(杭州市第四中学党总支书记、特级教师):高中生会对直接的感恩教育比较抵触,我们应该在课程建设当中,让学生自发地认识感恩的重要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包括网络新闻传播课程、图书阅读课程、视频阅读、社会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题教育课程还有课任老师的资源选择等。
万雪芬(杭州市委党校副教授、博士):作为一个家长,我觉得感恩教育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是在家庭。如何促进?一是需要基于生活的引导,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陪伴,体会到感恩的情绪;二是需要基于实践的体会,让孩子感觉到他人、父母给予他的帮助是非常珍贵的,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三是要有以身作则的榜样,家长首先就要有一种感恩的情怀,在平时的表达中潜移默化地就会给孩子留下印象,那么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拥有感恩的心理。
周海文(杭州市西泠印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感恩需要表达,并且要有仪式感。我觉得可以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形式做成活动,长期坚持就会形成对感恩教育的推进。
张祝平(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感恩是人们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作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重要内容,它源于农耕社会时期人对自然的依赖和敬畏以及对祖先和先民的尊崇与敬畏。可以说敬畏是感恩文化的核心,没有敬畏就没有感恩。进入现代工业化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的能力得到了无限的扩张和宣扬,传承感恩文化需要教育引导人们进一步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唤醒敬畏意识,常怀敬畏之心。既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也要敬畏历史、敬畏传统,更要敬畏道德、敬畏法律。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特邀主持:乔凤鸣 文稿统筹:林彬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