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清单”带动基层文化热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每年都有一份文化“惠民清单”,而清单上的文化惠民项目每年又都会根据群众需求进行适度调整。在过去的2016年,送戏下乡、“热土欢歌”大赛等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位列前茅;今年,贫困村文化建设、文化志愿者服务、借助社会力量提升服务效能等内容又将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抓手。
列清单、抓重点,使得职能部门权责明晰的同时,也带来了基层文化热。
“以前,想进行文化娱乐活动却没地方,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在淄川节家峪村,70岁的李安全是村文化大院的常客,只要一有空闲,李大爷就会过来看看书。节家峪村是位于鲁中山区的一个贫困村,村里交通闭塞、信息落后。1月初,一批文化物资送进该村,其中包括棋牌桌椅、小米盒子等,这正是根据村民文化需求,由淄川区文旅新局专门配送的惠民设备。“物资一到位,我们就筹划组织了扑克、象棋比赛,目前已有多人报名。”节家峪村村委会主任张成高介绍,去年在区文化主管部门支持下修建的村文化广场,今年6月就能投入使用。“到时候两个场所连成一片,村民活动就更方便了。”张成高说。
淄川有107个省定贫困村。让这些村更有“文化味”,是当地“惠民清单”上的重要内容。淄川区文旅新局局长唐加福介绍,为充实贫困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区财政每年都按需定供一批惠民物资,今年已购置了190套书橱、360套阅览桌椅、180套棋牌桌椅、240组广场灯等。
文化活动设施的合理利用带动了这些村的文化活力。1月13日,冒着严寒,一场热闹的乒乓球比赛在西坡地村的文化广场展开。“我们村的乒乓球比赛从1963年起就延续下来,如今仍是村里的重要活动之一。”该村文化大院管理员翟慎记介绍,除了乒乓球比赛外,村合唱队、广场舞队如今也在村里拥有大批“粉丝”。
为让文化惠民、便民有保障,淄川还建立了一支覆盖区、镇办、村(社区)三级的文化志愿者网络,以解决文化活动、辅导培训等难以辐射到基层的问题。
“前些天,车家庄吕剧团在排《姊妹易嫁》时,我就帮忙指导唱腔、身段等。”杜元胜如今不仅是当地不少庄户剧团的艺术指导,还是淄川区文化馆戏曲曲艺培训班的学员。据淄川区文化馆戏曲曲艺部主任刘人源介绍,文化馆目前开办了有关书画、摄影、电子琴等众多门类的培训课程,参与培训的学员多数像杜元胜一样,作为文化志愿者,接受培训后再深入基层进行指导。“志愿者以一带多,既缓解了培训师资紧张的问题,又调动了他们自身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基层服务。”刘人源说。
层层辐射的文化志愿者服务,正为群众带来看得见的实惠。淄川区将军路街道辖20个村居,总人口6.6万,现有舞蹈、戏曲等群文队伍40多支,文化志愿者1100余人,不仅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成为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引导、带动着社会和谐。而淄川全区目前已有区级文化志愿者560人、镇办文化志愿者300人、村(社区)文化志愿者近4000人。这样一支逐步增加的志愿者团队,保证全区468个村居月月有文化活动或辅导培训。
除文化志愿者服务这项“暖心”的为民工程外,借助社会力量提升服务效能,也是淄川落实惠民责任清单、盘活基层文化的一项实际举措。
近年来,淄川送戏下乡场次越来越多,这得益于政府调动社会力量弥补专业演出不足的尝试。唐加福介绍,近年来,政府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将符合条件的20余支民间院团纳入政府购买范畴,既锻炼了队伍素质,又提升了群众文化活跃度。
而通过对社会组织的孵化,淄川民众也享受到了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淄川般阳路街道办事处2016年5月前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场所,后经投资500余万元搬迁改建,如今,不仅设有书画室、击剑室等场馆,还成立了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已引入各类社会组织20余家。入驻的般阳文化艺术团艺术指导于笃厚说:“平时,我们借此场地开展排练,每逢街道或全区组织大型活动,再集中团队力量为民服务。”
通过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淄川2016年新增了两家民间艺术博物馆,仅2016年上半年就吸引近30家热心企业累计投资100余万元,支持各类公益巡演等活动,实现了企业品牌推广和文化的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