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工程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落到实处
迎着微风,摇着蒲扇,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是很多人儿时的美好回忆。从2012年开始的“浦东电影广场”品牌活动,以公益放映形式,将这一美好的文化记忆再一次带回。
2014年,浦东成立第一条公共文化领域院线——“浦东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院线”。原先“浦东电影广场”仅能从东方永乐农村数字电影院线、金山农村数字电影院线获取片源和维修放映设备,中间环节多,容易耽误电影放映。自从有了“浦东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院线”,院线方能直接从上游渠道获取片源,并下发至各电影广场。院线方还为电影广场提供后勤服务,使设备维修响应时间从3天缩短至2个小时,大大提升了片库、拷贝资源、播放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水平。每月排片表通过报纸、微信、微博等形式,提前一个月与市民见面。
54个电影广场为浦东人民放映刚刚上映两个月的新片。“金桥区的蓝领喜欢看武侠片,张江的IT男女喜欢看时尚喜剧。我们调研发现,社区对电影的需求比农村对电影的需求高。”浦东院线负责人说。
相比电影,农村居民更喜欢文艺演出,浦东新区百场文艺巡演特设“浦东文艺巴士沿江沿海百村行”项目,将演出带入六团、泥城、航头等地的10余个偏远村居。在浦东东北部的合庆镇东风村广场上,一辆拖挂集装箱、外观普通的东风卡车,却如变形金刚一般,经过一阵吱吱嘎嘎的液压传动,集装箱自动打开,顶棚撑起,底座也伸展向外,10分钟后,一个面积近百平方米的大舞台展现在观众眼前。
这台会“变身”的多功能舞台车,是浦东专门为解决郊区文化展演场地灯光不够问题,花费数百万元采购而来的“浦东文化巴士”。工作人员在舞台车上置好布景、插上音响,演员便逐一登场。不一会儿,小小的广场就聚集了200多名村民。
除了百场巡演和公益电影放映,浦东新区文化指导中心还致力于构筑公共文化培训高地。以实施浦东新区“百千万”文艺培训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公共文化培训和指导活动,逐步构建覆盖文艺领军人才、文艺骨干和文化爱好者的文艺培训机制,带动市民踊跃参与文化活动;在各街镇组织开展新区文化指导员培训,提高基层文化指导员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
在陆家嘴,白领们曾自创打油诗:“君在大楼头,我在大楼尾,日日见君不识君,共住陆家嘴。”这样的调侃之词曾经是陆家嘴缺少文化活动、楼宇之间“隔楼如隔山”的写照。浦东新区文化指导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办“圆缘”青年文化沙龙,每月举办一次话剧培训,帮助青年白领排演《暗恋桃花源》等话剧,不仅观众爆满,也拉近了白领们彼此间的距离。
每年一度的上海浦东文化艺术节,也成了白领们自发邀朋引伴的派对。今年8月启动的2015浦东文化艺术节将持续3个月,145项600多场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浦东大地陆续展开,其中包括12项重点项目、11项开发区活动、3项赛事活动、15项艺术展览、8项文化交流活动、91项基层活动。
从陆家嘴的青年白领到各类文化发烧友,从市民村民到外来的城市建设者,都可在遍布浦东各街镇(社区)的众多文化场所,共同参与这场艺术盛典。一些活动如针对金桥、张江等开发区的“高雅艺术进开发区”,面向农村地区的“浦东优秀文化团队展演”等,将在全区36个街镇举行100场演出。此外,“高雅艺术进村居”和“淳美乡情”乡音乡曲乡村行、《月圆盛世》中秋文艺晚会等活动,也切实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