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坛人士惋惜毛宁吸毒:可能终结他的演艺生命

30.11.2015  14:37

  羊城晚报讯娱乐圈的涉毒名单又添一人,这次栽倒的是毛宁。27日下午四点半,“平安北京”微博通报:“2015年11月27日凌晨,北京警方在朝阳区某小区查获涉毒人员毛某(47岁,辽宁省沈阳市人,歌手),该人交代了吸食冰毒的违法行为,尿检呈丙苯胺类阳性。”据悉,这名毛姓歌手就是曾凭借《涛声依旧》、《蓝蓝的夜蓝蓝的梦》等多首知名歌曲红遍全国的毛宁。毛宁本人的手机已经处在关机状态,而他的经纪人周行则表示“这件事不方便回答”,并没有否认毛宁吸毒被抓一事。羊城晚报记者致电毛宁恩师陈小奇,他难掩愤怒地表示:“这事可能让他的演艺生命就此终结!

   【内地最早“偶像派”】

   他也曾经说:“公众人物更应该远离毒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乐坛诞生了一群传奇式的人物——“94新生代”,他们是中国内地首批流行音乐工业造星成品,也是首批走红的流行歌手。当时,广州与北京分别是流行音乐南北两大阵营,此时,北有陈红、陈琳、孙悦等,南有杨钰莹、毛宁、陈明等。

  毛宁是这群人当中的佼佼者。1990年,来自东北的毛宁南下广州,签约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1992年发行个人首张音乐专辑《请让我的情感留在你身边》正式出道,同年就获得了广东省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外形帅气、唱功不俗的毛宁,成为中国内地第一批“偶像派”。

  1991年,毛宁演唱了金曲《涛声依旧》,一举夺得广东十大金曲奖;1993年,毛宁在央视春晚(在线观看)(在线观看)上演唱《涛声依旧》,这首歌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毛宁的演艺事业也因此达到顶峰。

  1994年,他与杨钰莹组成“金童玉女”,并举办“金童玉女上海金秋演唱会”,凭借《涛声依旧》、《心雨》、《蓝蓝的夜蓝蓝的梦》等多首脍炙人口的金曲,毛宁红遍大江南北,风头一时无两。1995年,毛宁开始逐渐将工作重心北移,在北京继续发展歌唱事业。

  就在事业的巅峰期,毛宁2000年在北京意外遇刺,这件迷雾重重的事件让毛宁蒙上同性恋疑云,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其良好的公众形象崩溃,事业跌至低谷。直到2012年,他才复出推出专辑《十二种毛宁》,但是已不复当年光彩。随后,毛宁出现在各大综艺节目,去年还跨界当上了一档音乐节目的主持。

  虽然事业不复当年勇,但从毛宁的微博看来,年近五十的他保养有方,不时在微博晒出生活照和自拍照,看起来只有三十出头。如今曝出吸毒事实,健康形象不复存在。

  讽刺的是,2009年,毛宁的同期好友满文军也因吸毒被抓,当时毛宁曾呼吁公众人物要以身作则,远离毒品。毛宁曾说:“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也感觉挺震惊的,挺替他(满文军)痛惜的。这件事还是得看个人的自控能力。我认为,作为公众人物,更加应该洁身自好,以身作则,远离毒品,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公民。

   【乐坛人士齐惋惜】

   恩师陈小奇:“这可能终结他的演艺生命!

  毛宁吸毒的事情被曝光之后,不少圈内人士纷纷表示震惊。央视导演哈文转发人民日报报道毛宁吸毒的微博,并配以“吃惊”的表情。羊城晚报记者致电一手发掘了毛宁的著名音乐人、中国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陈小奇,电话中的他显得有点愤怒:“不知道他怎么回事!在广东时明明是那么阳光的一个少年!

  毛宁最知名的一首歌曲《涛声依旧》,就是由陈小奇一手作曲、作词。昔日得意弟子如今陷入吸毒丑闻,陈小奇表示十分惋惜:“其实这几年听他的演唱,觉得他一直在进步,但是吸毒可能就让他的演艺生命就此终结!现在只能希望他吸取教训,出来多做公益,回馈社会,挽救形象。

  中国唱片广州公司音乐总监王厚明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得知毛宁吸毒后感到十分震惊。他说:“我总觉得吸毒这事离我很远,我做幕后比较多,身边很少有吸毒的人。有些人辩解称吸毒是为了找灵感,但是找灵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广州的音乐人更加务实,虽然也有压力,但是懂得放下,做不了幕前就转做幕后,没有北京同行那么大压力。

  中国流行音乐学会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常务副主席陈洁明也感到十分可惜:“上天给了毛宁一把那么好的声音,他应该好好珍惜。希望他能够认真改正错误、吸取教训。”同时,陈洁明也谈到,广东的音乐圈还是比较干净的:“我们这边基本上没有听说过音乐人吸毒的事情,如果有人吸毒,那是要遭到众人鄙视的。

  与毛宁相识多年的本报资深摄影记者魏辉更是难掩惋惜之情。两人自1990年认识至今已经25年,毛宁在广东的日子里,两人十分友好。他直言毛宁是个很好的朋友:“对待朋友,毛宁十分真诚、热情、厚道;对待亲人,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孝子;对待工作,他永远最卖力和最刻苦。没想到他居然犯下这样的错误。”不过,自从毛宁移居北京,两人就慢慢少了联系。他表示,毛宁从来没有透露过自己吸毒的事情:“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阻止他。在广州,这里有很多他的老师、前辈会监督他,他很听长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