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京韵在 梨园唱新声

22.11.2014  13:28

  传统携手现代 剧场衔接市场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21岁的女大学生沈红一段有板有眼、持重稳健的老生唱毕,回答评委提问时,却流露出女孩子的娇羞,一反刚才“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时的自若神态。

  这是第二届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简称“学京赛”)复赛一幕。涵盖京剧人才培养三个梯队的“少京赛”“学京赛”与“青京赛”及展现京剧民间力量的“票友大赛”,已成为培养京剧后续力量、推动京剧传播和普及的品牌。

  “中国符号”穿越百年

  盛夏江南,江苏常州“义园”票社里“你方唱罢我登台”。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感慨道:“弘扬京剧,庞大的票友队伍是生力军。”而让退休后自费创办“义园”票社的高文龙骄傲的是:“京剧是从江南出发的。

  1790年,江南四大徽班奉诏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从此安顿在北京。几经演变,一个由徽剧、汉剧、昆曲、秦腔、京腔和民间曲艺等综合而成的崭新剧种诞生,它演唱以“西皮二黄”为主,字正腔圆;音乐旋律变化多姿,悦耳动听;身段具有强烈的舞蹈感,节奏鲜明。

  1876年,《申报》正式刊出“京剧”之名,意为来自北京的剧种,这一称谓沿用至今。

  19世纪末,不仅民间京剧演出繁盛,戏班也常进皇宫演出。皇室的痴迷促进了京剧在表演程式、穿戴规制、脸谱化妆、舞台布景等方面的成熟定型。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迈向鼎盛期:许多京剧艺术家在唱腔、表演、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有颇多革新,其中,梅兰芳端庄典雅,尚小云俏丽刚健,程砚秋深沉委婉,荀慧生娇昵柔媚。

  尚长荣是尚小云的第三子,在他看来,京剧之所以能在清末民初被推到一个巅峰,是“顺应了当时人们欣赏的需求”。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傅谨认为,“相对于昆曲所代表的文人士大夫趣味,京剧更接近民间的喜好,京剧的剧目系统更充分体现出其历史叙述的民间性,或曰草根特性。”京剧传统剧目题材广泛,《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昭君出塞》等经历代京剧大师反复演绎,成为经典之作。

  为了京剧艺术的传承和振兴,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历时20多年,由后辈艺术家配像呈现大师原声表演,让人们在恍若时空倒流中重温经典。

  2010年底,京剧这一“中国符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收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求变书写“不老传奇

  在尚长荣的体验中,京剧并不保守,“京剧的传统是一种鲜活的精神”。

  这位当代最具盛名的京剧“净角”艺术家认为,讲究传统其实是讲究规范:“我们不应把‘行当’‘程式’‘生旦净丑’认为是陈规旧历、束缚想象力的东西,其实各种‘行当’都是演员创造角色的基本语汇。”但同时,必须“以最灵活的方式”使用传统的表演技艺,“要死学,更要活用”。

  著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刘连群,曾将秦香莲、陈世美的故事成功改编为京剧《香莲案》。该剧用现代观念演绎经典,但保持了京剧写意、虚拟和程式化三大特征,意境神韵俱在。“对于新剧目来说,既要守住京剧本体优势,还要融入合情合理的、符合人性的新观念。

  因《沙家浜》与京剧结缘的作家汪曾祺,生前对京剧改革也有许多想法。据《汪曾祺传》作者、文艺评论家陆建华介绍,汪老搞京剧的初衷就是“想在京剧唱词的文学性上搞点突破”。因此他尝试“把戏词当作诗词来写”。

  前辈艺术家求新求变的传统,在年轻一代京剧人这里得到了延续。青年演员储兰兰,被粉丝们昵称为“京剧宝宝”。这些年,她一直尝试在保持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将老派京剧的节奏、调门稍加变革,通过现代艺术手段,包装出更符合广大青少年审美情趣的京剧表现形式,让青少年观众能够看得懂、学得会。

  书写了京剧蓬勃不老传奇的,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痴迷的艺术探索者。

  创新传播京剧之美

  然而,在当下多媒体传播手段和多元文化的重围中,京剧受到了挑战。尚长荣认为“更要恪守艺术工作者的本分,埋头做出精致、精彩的作品来”。

  艺术,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得以永生。刘连群认为,应当通过“看、讲、学、熏”来培养当代年轻观众群体:“看,就是要给年轻人创造更多接触京剧的机会;讲,从艺术、美学等多个角度,给年轻人介绍京剧的特点与优势;学,鼓励年轻人亲身尝试,在演练中体会、发现京剧之美;熏,创造一个弘扬、传播京剧魅力的氛围和舆论导向。

  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几年来,国家京剧院演出团队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演出中,他们都先选用有趣的京剧片段表演吸引学生,再通过经典剧目传递京剧艺术魅力。国家京剧院二团副团长王庆荣认为,为京剧培养新的观众群,怎样引导观众“入门”十分关键。因此,他们坚持在演出前为同学们讲解简单的京剧知识。

  北京京剧院则借助全新的媒体形式和交互操作,展现京剧艺术的瑰丽。他们创办了中国第一本结合京剧艺术和文化潮流的电子杂志《新京剧》。

  而“剧场”和“市场”的有效衔接,则是“振兴京剧”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梅兰芳大剧院常务副总经理马南介绍,为实现“剧场叫好”,他们在戏码安排上费尽心思。最近,一年一度的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又将拉开帷幕,国家京剧院三个团各拿出一部“顶梁”精品“应市”:既有《梅妃》这样“压箱底”的拿手戏;也有新编大戏《安国夫人》;更有历经数度打磨的传统剧目《穆桂英挂帅》。

  通过“坐等上门”的传统票务方式实现“票房叫座”,已经很难。梅兰芳大剧院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人群大的特点,建立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通过点对点的微营销模式传递演出讯息。现在剧院的观众俱乐部有几千名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