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西塘》喜获首届中国公益微电影节两项大奖
11月29日,由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周末报社具体承办,以“公益正能量,助力中国梦”为主题的“穿透力公益之夜—2015首届中国公益微电影节颁奖典礼暨交响音乐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民政部党组成员、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出席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本次微电影节共征集作品432部,其中微视频392部、剧本40部。经三次评审,37部优秀微视频及8部优秀剧本最终入围颁奖典礼。经专家评委多次论证,设置最佳公益艺术表现奖、最佳公益剧情片奖、最佳公益纪录片奖、最佳公益宣传片奖等14个奖项。由浙江省慈善总会报送的公益微电影《恋恋西塘》喜获“最佳公益艺术表现奖”、“公益特别贡献奖”两个重量级奖项。
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罗卫红、嘉善县民政局局长张引华代表剧组领奖。罗卫红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指出:“我们策划这部微电影是为了表达和传播慈善公益文化、并反映了古镇文化、地名文化等。我们不是为拍微电影而拍微电影,而是把它当成民政宣传、民政文化建设的创新载体。有两句话可以概括《恋恋西塘》的特点:第一句是:在一个叫善的地方,讲一个善文化的故事。嘉善是地嘉人善的地方,明代出了两位著名的大善人:袁了凡和陈龙正;一个撰写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善书《了凡四训》,一个创建了最早的民间慈善组织‘同善会’。第二句话是:带着善文化穿越百年恋情。我们设计了古今两个爱情故事:一个是当地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五姑娘的故事》,是清朝的一个爱情悲剧;一个是一对现代志愿者的爱情喜剧。无论悲剧还是喜剧,都与'同善会'有关,一条善文化主线贯穿始终。西塘古镇的一座桥上有这么一副桥联:‘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这是古镇千年的盼望,也是我们永久的向往。这也是《恋恋西塘》要表达的主题。”
2015首届中国公益微电影节是第一次由事业单位与主流媒体深度合作,多方位宣传社会组织和传播公益理念的一次新的尝试,也是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在为社会组织提供传统服务基础上开辟新的服务模式的一次创新。活动筹办以节俭环保、高效实用为基本原则,无论是7月初的线上启动仪式,还是颁奖典礼中的交响乐队演出,全程贯穿公益低碳理念。
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忠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周末报系总裁黄灿、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锋、南方周末报系总经理毛哲、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以及组委会成员、获奖代表、企业社会责任代表、社会组织代表、专家学者代表、媒体代表、项目合作方代表和现场观众共1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