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左右公布成绩,26日填报志愿!资深考试招生专家帮你科学合理填报志愿~
2017年高考已经全部结束!最近两天,高三的娃娃们暂时扔掉了书包,成群结队、面带笑容地出没在浙江的大街小巷中尽情哈皮!
不过玩归玩,后续的三个月里还有许多的事情需要你们一件件来完成!所以,善良的小编在这里把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挑了出来,一定记得收藏好了~
6月23日左右公布分数线和成绩
2017年高考各类各段的分数线和相应一分一段表将于6月23日左右公布,并提供考试成绩(综合分成绩)和位次号查询。
考生位次号按政策加分项目(适用于全国高校)计入加分值后的总分进行排列生成。只符合省属院校加分条件的考生,填报省属高校志愿时,可按本人当前的各科文化成绩加上政策加分值的总分(艺术类、体育类为综合分),参考成绩分段表测算自己的相应成绩排位。
26日首轮志愿填报今日可模拟练习
成绩公布后,接下来就是志愿填报。所有考生高考志愿均实行网上填报,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www.zjzs.net )为填报志愿的唯一网站。首轮志愿填报将于6月26-27日进行,具体各类别、各段的志愿填报时间如下:
6月11日,浙江省教育考试网开通网上填报志愿模拟系统,供考生进行模拟练习,6月17日关闭系统,并清空所有模拟练习填报的志愿信息数据。
7月上旬, 招生录取工作开始
6月26日-27日,新高考下的首轮志愿填报即将开始,别看还有一段时间,但是需要我们补上的功课还真不少!
所以,小编在这里特地邀请了相关专家,帮助大家厘清填报思路,科学合理填报志愿。
薛平
研究员,资深考试招生专家。现任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副总编、副社长。从事考试招生工作二十年,曾任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科研宣传处副处长。
解读新规则合理填志愿
谈如何填报新高考志愿
2017届浙江高中毕业生,新高考方案实施的首批亲历者,在经历选考、学考、高考后,全新的招生录取方式、全新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在全省高考生及家长的期盼与彷徨之间如期到来。
笔者作为曾多年从事考试招生管理和研究的教育考试系统的老兵,由衷地想对广大考生及家有考生的考生家长们说句真心话,真的大可不必焦虑,这次改革的出发点就是从考生的利益出发,以生为本,增加考生的选择权。理性的做法,应该是认真解读,正确填报,从而享受改革的红利。
面对新事物,认识理解有一个过程十分正常。初步接触了解新政,一下子没有搞明白也很正常。但只有把新政了解透彻,才能消除对新事物的焦虑,才能做到对新政的理解与悦纳。
一、正视新政的变化
浙江省这次高考录取方式的改革的重点,或者说新政的最大变化是,文理不分科,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正确解读与理解新政的变化,很重要。
1.文理不分科
2017年开始我少高考文理不再分科,填报志愿设限从文理变成选考科目设限。高校各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范围至多有3门。考生填报志愿时,自己选报的科目中,只需1门符合,即可报考该校相关专业(类)。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就表示该专业(类)时无科目限制。
解读分析:文理不分科,对于考生来说,更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以及高校招生基本要求,自主选择参加部分考试科目。此次最大的变化与挑战在于考生填报志愿时不能简单地参照往年的院校录取数据,机械地比照估算名次,需要事先做足功课,在估算自身的位次与往年录取名次相应关系的基础上,对自己对应段的各院校专业有一个大致的排序。
2.录取不分批次只分段
2017年开始改按批次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为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改学校平行志愿为专业平行志愿;改分批设提前录取为只设一个提前录取。
解读分析:按照类似原有批次划定的方式将考生分为三段填报志愿,既避免高分考生志愿填报失误而造成巨大落差,又可以使院校招到合适的生源。分段的设计与原办法的批次有一定的衔接,新高考分段比例主要参考原相应批次上线考生比例,且上线人数略微增加。这一设计,不仅让改革初期投档保持有序,也使考生填报志愿有一定的参考依据。新方案一段比例设置较为合理,不仅保证了高水平高校的生源和录取需要,也使拥有强专业的高校有了获得好生源的机会。从批次更改为段,对考生影响不大,有利于平稳过渡。据省教育考试院介绍,随着条件成熟,会逐步取消分段。
提前录取的高校专业(类)不再分批,本专科统一在普通类平行录取之前录取。根据普通类专业的分段原则,考生一次性填报志愿,分段提供政审面试名单、分段投档录取。每一段录取时,根据志愿优先原则,按高考总分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
3.志愿设置改院校平行为专业平行
新高考改原来的院校平行志愿为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平行志愿不再以院校为单位,转为以专业为单位,即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设置。普通类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投档时以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按高考总分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院校的具体专业(类)。由于投档单位是专业(类),所以就没有专业调剂了。
解读分析:从原来的5所院校的6个专业到现在的80个专业,看上去增加了很多志愿。其实不然,全国高校在浙江招生的平均专业是每所16个专业,由于以前设置服从专业,等同于一所院校所有专业均可填报,现在新方案的80个志愿数实质上与以前基本相当。除非排名全省前1000名考生,80个志愿稍显富裕。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80个志愿机会弥足珍贵,须珍惜第一个选择机会,认真填好每个志愿。
由于投档单位是专业(类),所以就没有专业服从调剂了。改以院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为以专业(类)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旨在解决考生专业选择问题,以避免先选院校志愿被服从调剂到自己不喜欢专业的情况发生。实行专业平行志愿能够解决考生关于能否选取到自个喜爱专业的纠结,扩展他们在选取环节的挑选权,尽量录其所愿。
看上去“专业+学校”不好填,事实上考生没必要为此烦恼。只要合理填报志愿,不会产生进入考生并不喜欢专业学习的情况。平行到专业的志愿填报方法,实际上考生仍可以参考原有"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方式选择志愿,这既能让考生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也能最大程度规避考生风险。
4.考生名次排序规则有变化
从2017年起,高考结束后,考生拿到的是位次而非全省名次。
解读分析:普通类考生位次按普通类所有考生总分排定。考生高考总分相同时,先去掉政策加分比裸分,仍相同的比“语文+数学”总分,再相同时比语文或数学的最高分。假设A语文130、数学120,B语文110、数学140,A最高分130低于B最高分140,故B考生优先。
艺术、体育类位次按相应类别的所有考生综合分成绩分别确定,综合分相同时,优先考虑专业(术科)成绩,仍相同则参照普通类规则比较文化成绩。
投档时,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院校的具体专业(类)。
对高考总分相同考生,依据位次、志愿顺序投档。考生位次依据所有考生总分确定,总分相同则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排序,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
考生可根据考试院提供的高考成绩、位次以及当年相关成绩分布信息,结合比照前三年各院校投档线及相应名次、各专业录取平均分、最低分和名次,选择意向志愿。
二、科学合理志愿填报
填报志愿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样由许多环节和因素组成:分数、院校、专业、地域、经济、就业、兴趣、身体、潜能……
(一)理清填报思路
1.在专业+学校的新常态下,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的问题更为突显
平行志愿不再以院校为单位,改为以专业为单位,似乎考虑专业取向就可以了,看似变得简单。但实际我们考生填报的是专业+学校,明确了专业取向,但难点仍突显在面前,选什么学校的该专业(基于自己的期望),能选什么学校的该专业(基于自己的高考成绩)。单纯地认定一个专业,按学校的综合排名从高选到底,肯定不合理(除了位次列全省最前的很小部分考生)。“专业+学校”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肯定会在选学校还是选专业之间的一种权衡。
一般来讲,对于高分考生而言,可倾向选学校。名牌大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知名度高、学术水平高、学术气氛浓、办学条件好、生源较优秀、师资实力雄厚;学生毕业后的深造条件和环境相对更好……名牌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总体水平高、能力强,发展潜力大,也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而对于考分不高的学生来说,在冲击名牌大学无望的情况下,可以将填报志愿的重心可转移到专业选择上来。因为专业的选择不仅关系着考生四年的大学经历,更与考生未来人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麦可思公司研究表明,不同专业毕业生求职的难度和就业的质量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对于考分不是很高的考生,尤其是毕业后打算直接就业的考生来说,选择一个感兴趣、好就业的专业学习,不失为上策。
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在专业平行志愿的政策推动之下,如果首选学校,就要适当降低专业的要求;如果首选专业,就要考虑降低对学校的选择。但不能单一从专业或学校一个维度去考量,专业+学校,而就应结合专业和学校两者的权重,综合考量。考生在确定志愿时应兼顾学校、地域和专业,理性把握分数,注意学校、专业和地域上的冷热搭配。
其实,只要考生能够进入自己所喜欢的专业或者学校就读,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无论上的是什么样的学校,学的是什么样的专业,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取得谋生的本领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对考生个体来说,从事自己喜欢、擅长的职业是最大的愿望;对家长来说,让孩子发挥所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可能比上名牌、重点大学更重要。
2.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好专业,切莫盲目追随“热门专业”
有的考生和家长很关心专业的热门与冷门,认为“热门”专业将来回报率高,都往“热门”专业去挤,如金融、经济专业等,结果导致专业“扎堆”现象十分严重。有的认为“冷门”就是大家不考虑的东西,社会需求量不大,考上也不光彩。其实关键在于是否适合,适合考生的专业就是理想的专业。
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还有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许多高校都开设材料工程专业,但由于学校的不同,其发展方向有差异,如哈工大材料工程专业实力很强,因为它研究的材料和航天有关,既有金属材料,还有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北京科技大学的开料工程,则更强在金属材料上,因为其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的材料工程强在纺织材料上,因其前身是天津纺织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的材料工程,主要研究丝绸材料,因为它是由浙江丝绸工学院发展而来,其前身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的蚕学馆。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从学科设置的角度来看,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大多比较齐全;从招生的角度来看,综合性大学的录取人数相对较多,招生专业较多,考生可选择面较宽;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已不再只强调专业对口,而更注重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
专业选择——兴趣与发展很重要
专业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定位。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今后想干什么,什么样的职业是适合我的?我的职业兴趣点在哪里,我喜欢、我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专业志愿的选择宜粗不宜细
如果考生尚未真正弄明白自己的个性倾向和职业兴趣,不妨可以考虑粗线条,比如现在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大类招生的专业,在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知识学习后再进行专业分流。另外考生也可以选择综合性大学的基础学科(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适应的特点),学生在打好基础、明确专业倾向后,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再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
2012年12月17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转专业指导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为浙江高校学生入学后的再次选择专业提供了机会。省内外高校也纷纷出台转专业政策及办法。
(二)科学合理填报志愿
2017年是实行专业平行志愿的第一年,选择更加丰富的同时,考生们对如何填报志愿会产生些许困惑。
今年考生填报志愿,面临最大的困惑是没有直接可借鉴的信息资料。根据往年高校专业录取情况,省教育考试院能提供的是其所掌握的原高考模式下的录取信息资料,这些数据不能直接作为对照数据。所以,今年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所需做的功课,比往年会明显加重。目前我们每位考生手头有的是省考试院提供前3年各高校投档线和相应名次,前3年各高校专业录取平均分、最低分和相应名次,以及当年考生成绩位次以及相应的选考科目总分一分一段表。这些数据是有价值,但需经过整理处理后才能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比照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在高考志愿模式下,其作为比照数据的精度和效度比在原数据在原高考模式下的精度和效度会明显下降不少,或者说模糊数学的概念应用要比原来加大,所以在这种背景及理解下,提供80个志愿单位是对冲模糊数据的良策,考生利用好80个志愿是应对数据模糊度提高志愿满足度的有效对策。
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原有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队选择学校的办法依然可以使用。但在“专业+学校”选择模式下数据肯定会重构,加上原有数据在新模式下出现模糊频宽的条件下,原办法可升级为三梯队多层次的办法,丰富各个梯队,比如“保一保”的梯队可细分为绝对保底层次、基本保底层次和可选保底层次;同理,“稳一稳”的梯队可细分为绝对稳的层次、基本稳的层次等。有可能的话,80个志愿最好能分出现10个层次,从而提高和确保志愿命中率。具体地说,可以分几步走。
第一步
根据往年院校录取数据,结合自己的成绩位次,对照框定可选择的学校范围。由于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各段考生所处位置与原相应批次相近,选择范围可以有效缩小框定。
第二步
筛选不同梯次的专业。从选定的院校中,根据往年专业录取情况,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是估计录取可能性不大的专业删除,筛选出拟报考的不同梯次的专业。
第三步
根据本人意愿(如学校性质、地域、喜欢程度等)排序,正式确定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