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研究院昨成立 浙医二院王建安教授任院长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前天召开,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荣获“201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把手术做到精确和极致是临床医生的终极追求,王建安教授32年来只钻研一类疾病——心血管疾病。
他更大的贡献在于积极探索医学产学研合作,实现了多项突破,如用一种特殊“胶水”修复心壁,给心脏装“降落伞”挽救心衰患者等等。
如今,他又用自主创新的经导管“中国人工瓣膜”,为4万-5万重度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
今年70岁的屈阿姨,得了心脏瓣膜病,因为病情危重,无法承受常规的开胸换瓣手术,她和家人慕名找到王建安教授团队做微创手术。
“家里住在四楼,爬两步楼梯,就要歇好久,稍微动动就喘得不行。”屈阿姨说。
到医院做检查,医生发现老太太的心脏出了问题,主动脉瓣发生退行性病变,通俗来讲,就好比保证心脏血液正常流动的开关失灵,无法正常工作了。
人的心脏是一个包含了两房两室的独栋“别墅”,有两堵墙、四扇门,屈阿姨患有心脏瓣膜重度狭窄,是其中一扇门——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主动脉瓣出了问题。
“左心室收缩,血向上冲,把主动脉瓣推开,血液进入主动脉,进而流向全身,所以这扇门非常重要。”浙医二院心内科刘先宝副主任医师说,心脏的门时时刻刻打开关闭,时间久了就会有磨损,还会钙化,导致活动度变小,门缝就越开越小。
门缝太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流出去的血量——供给全身的能量变少,影响到日常活动;再严重的话,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突然死亡。
屈阿姨在浙医二院做了手术。这个手术叫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目前浙医二院已经完成150例,患者平均年龄78岁,年龄最大的90岁。
跟以往不同,屈阿姨使用的是中国第一个经导管人工心脏瓣膜,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虽然在设计形状上与国外的较类似,实际上在临床中,它是根据中国人钙化比较重、二叶式主动脉瓣膜畸形比例相对较高等实际特点进行了改进,增强了支撑力。最主要的是,预计能降低费用30%左右。
这个经导管“中国人工瓣膜”是浙医二院与研发企业产学研用合作的成果之一。昨天,由双方共同建立的“心脏瓣膜研究院”在滨江区正式启动,它已经被纳入浙江省“省级企业研究院”,王建安教授出任首任院长,目标是经过两三年努力,开发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等全套人工瓣膜。
看点其他新闻: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谢谨忆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