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创新社区养老 “暖心服务”呵护万名老人 余杭创新社区养老 “暖心服务”呵护万名老人
去年12月初,全国“暖心工程社区服务站”2014年度总结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民政局获“优秀组织奖”。 “暖心工程”是社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它在政府和民政部门支持下,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公募社会组织为平台,为社区三无老人、高龄老人、农村社区留守老人及其它有需求的低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老年餐桌、家政服务、健康保健、心理疏导、文体娱乐等养老服务。
目前,余杭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从南苑街道新城、文仪两个社区先行试点,并逐步推广落实,建立了具有余杭特色的运行模式。社区暖心工程服务站、老年食堂、睡眠管理小组、情绪管理小组、暖心休闲吧、居家养老15分钟步行圈、暖心服务卡……余杭的这一系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惠及辖内万名老人。
老有所依有所养 不出家门享受社区暖心照顾
2014年12月31日中午,家住世纪家园的钟萍华,拨打了社区“老年食堂”的外送电话,翻看着家中存放的食堂菜单,报上自己喜欢吃的菜品,半个多小时后工作人员便把热腾腾的饭菜送来了。
钟萍华今年61岁,是余杭区南苑街道文仪社区的住户,哥哥钟光辉67岁,两人自幼腿脚残疾,都是孤寡老人。
“社区知道我们的情况后,便把我和哥哥‘登记在册’,享受专门的暖心服务”。钟萍华说,“‘老年食堂’每餐一荤两素一汤,还配有特制的小菜,价格便宜,食物干净,像我们这样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个电话就会送上门来”。
文仪社区的老年食堂又名“我家食堂”,2014年3月正式启用,约180平方米,结合辖区老年人需要,食堂提供各类营养菜谱,还可根据每位老人需求调整菜单提供个性化服务。这里的饭菜柔软、口味清淡,即可堂食又可外送,深受社区老人喜爱。此外,符合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的人,还能享受每人每顿3元的就餐补助费。
家政方面,钟萍华也不用担心。“政府已经为我买单了,家政人员每周会上门一次,为我打扫卫生、收拾屋子。”有了社区提供的免费家政,老人居所总是十分洁净。
与钟萍华一样,不出家门就能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还有河畔新村的宋奶奶。今年78岁的宋奶奶是余杭区南苑街道新城社区的住户,身体不佳,之前一直由保姆照顾,一年前,家里不在请保姆了,因为有社区代劳了。
“社区对我妈妈特别关心,她每次生病、住院,社区工作人员都会专门来看望。”儿子宋师傅感动地说,“我妈前些年连续做了几个大手术,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我们工作又忙,所以一直是请保姆在照顾。十几年下来,家里的经济压力比较大。现在,社区安排了护工定期上门到家里免费服务,真是太感激了!”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会提供给每个符合政策的老人至少每一个月8小时的服务,由政府买单,免费提供给老年人。”新城社区副主任沈卫娣介绍,“社区里年满70岁的困难老人都可以申请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我们新城社区共有43个老人符合条件。除了家政服务,社区工作人员还会上门询问老人有什么需要,尽可能地提供服务。一旦在系统上看到有老人刷卡住院的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去医院看望。”
老有所学有所乐 “暖心工程”让社区老年活动更丰富
12月30日下午2点,家住东海花园的孙兆昌老人和往常一样,来到位于新城社区三楼的老年学校上课,当天上的是旅游课。
今年81岁的孙兆昌,是位孤寡老人,身体不错,平时喜欢看书看报。“我上的这课,一年分两个学期,每周一次,每次上一小时左右,每节课内容都不同,有健康养生、越剧、历史、美食等,都是根据我们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设的,课程蛮丰富。”提到老年学校,孙老十分开心:“我们班上有110多名同学,来自南苑街道各个城市社区,年龄最大的已经84岁。”
依托“暖心工程”建设,南苑街道老年学校的开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设备也更先进了。高月珍是孙老的班长,她说:“我们年纪大了,视力、听力都不太好,有了‘暖心工程’的项目经费,今年我们的音响、投影仪等多媒体设施都更新了,上课听得更清楚,看得也更清晰了。”
新城社区是余杭区开展““暖心工程社区服务站”先行试点之一,除了设有可以同时接纳120名学员的老年学校,新城社区暖心工程服务站还有亮堂整洁的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棋牌室,深受老人欢喜。而新城社区的暖心休闲吧,则不仅是老人们看报、聊天、喝茶、聚会的好去处,还是开展志愿者活动的好地方。
2014年9月29日正值重阳节前夕,新城社区暖心工程服务站开展了一场 “欢度九九重阳节,共聚暖心休闲吧”活动,不但为辖区老者送上重阳糕,而且还给老人提供医疗咨询与服务、水电修理、织补衣物、磨剪刀、理发、植物养护等志愿者服务。
新城社区自2014年5月实施“暖心工程”以来,为辖区老年人安排的活动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元宵灯会、风筝节、“暖心”杯门球邀请赛、广场舞……活动愈来愈丰富,老人们聚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他(她)们相互聊天,交流感情,场面十分热闹。
据初步统计,2014年新城社区暖心工程服务站通过老年学校、节日活动等载体,已为老人提供各类培训、服务近3000人次;向老人资助物质、提供免费服务约450人次;新建、维修老年活动场所3处;服务站老年活动室、暖心休闲站接待老人约5000人次;服务站服务员上门走访服务重点关注老年居民近600人次,较大限度的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暖心服务站工作人员就是我家人,有什么困难找他们帮忙准没错。”老人们都这么说。
政府购买社会承接 公益性服务让老人受益
南苑街道文仪社区住户余大妈,今年65岁,经常失眠,自从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睡眠小组治疗,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每天的睡眠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睡眠小组治疗”是文仪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加油站”提供的一种服务。为进一步完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余杭区在开展“暖心工程”时,构建了政府资助、社区合作、社会组织参与共建的方式,把政府购买服务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如,文仪社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建立了老年人身心健康加油站、“我家食堂”、“向日葵”摄影工作社等多个为老服务场所,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了多种载体。
91岁高龄的楼奶奶最近高兴极了,因为“向日葵”摄影工作社专门来到她家,为其拍摄了一组温馨的生活照和家庭合影。“不用出一分钱,也不用去影楼,就能拍到精美的照片,社区这个服务真当好!”
很多老人希望“暖心工程”这一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能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可持续发展,而这不仅需要政府主导,还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在资金方面,余杭区一方面实施政府出资购买养老服务,在中央财政提供3万元的“种子资金”基础上,区民政局、试点街道也下拨项目补助金用于支持暖心工程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变输血为造血,通过依靠爱心企业和人士,筹集持续发展资金,争取各类公益金的捐助。
在人力、资源方面,余杭区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创新培育社会组织承接服务新模式,在社区新增“老年食堂”等居家养老特色服务功能区,建立老年人需求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对接平台。同时,全力打造网络养老服务品牌,通过实施“社工+义工+专职人员服务队伍”、“银龄互助”等方式,开展“暖心为老”志愿服务。
文仪社区“我家食堂”负责人方泉表示:“暖心工程是一项民生实事,我们全力支持,能参与为老服务是一种荣幸。”
(原载《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