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道:德清10对朱鹮落户峨眉山
《浙江日报》2016年11月21日7版报道
博士一路护送 一夫一妻配对 德清10对朱鹮落户峨眉山本报记者 孟琳
启程前,工作人员依依不舍地为朱鹮整理羽毛。 何宇锋 摄
经过30多个小时的旅途,11月16日18点30分,10对从德清远道而来的朱鹮抵达四川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它们将在四川峨眉山安家,并在此担负起为我国西南地区朱鹮种群繁育后代的重任。这也是“朱鹮异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项目”启动以来,首次支援其他地区种群重建。
待遇优厚,博士一路护送
到达时,天已黑,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朱鹮从车上搬下来,安顿到专用的笼舍中。一路照顾朱鹮的杨海琼博士告诉记者,路上他一直在细心观察朱鹮的精神状态。“还不错,没有出现应激反应。”他叮嘱中心工作人员,“朱鹮对环境的改变比较敏感,刚来可能会水土不服,需要保持笼舍的安静,通过镜头全天候监控它们的情绪变化。喂食上先少一点,逐步增加,添加一些营养物质。”
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素有“鸟类中的大熊猫”之称,被称为我国四大国宝动物之一。
历史上朱鹮曾在我国多个地区有分布,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和栖息地的破坏,朱鹮一度在不少分布区灭迹。上世纪80年代,朱鹮在我国的数量锐减至7只。经过多年努力,包括浙江、陕西、河南等在内的几个分布区都取得了从人工繁殖到野外放归、最后野外生存并自然繁殖的突破性进展。
四川峨眉山地区是朱鹮在我国西南唯一分布过的地区,适宜朱鹮生存繁育。去年底,经国家林业部门批准,德清县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与四川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签订协议,帮助西南地区进行朱鹮种群重建。
杨海琼博士告诉记者,为让朱鹮遗传结构更合理,除了来自德清的20只朱鹮搬家到四川峨眉山,11月1日,来自河南董寨保护区的10只朱鹮已经先一步入住了。本月底,还将从陕西楼观台引进20只朱鹮。这50只朱鹮将成为四川峨眉山地区朱鹮的祖宗,在这里繁衍后代,并争取在5年内重建当地的朱鹮种群。
跻身三甲,总数已超两百
“能够支援西南地区种群重建,是因为我们德清的朱鹮已经跻身全国人工圈养种群前三甲。”德清县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邱国强告诉记者。
据介绍,为了重建浙江朱鹮野生种群,2008年,浙江大学和德清县联合从陕西楼观台引进5对朱鹮,在下渚湖实施“朱鹮异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项目”。
为了给朱鹮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关方面特地挑选了生态系统多样性高、原生态保持完整的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朱鹮的栖息地,并派选专人管理朱鹮的生活区域,严格保护朱鹮岛及周边环境。2014年,德清的朱鹮数量已达140多只,并进行了野化放飞,迈出了浙江朱鹮野外种群重建的重要一步。去年,随着野生小朱鹮在德清破壳而出,标志着我国江南地区首次实现朱鹮野外自然繁殖。邱国强介绍:“今年已监测追踪到5处朱鹮在野外筑的巢,10只小朱鹮出壳并长大,自然孵化存活率较上年同期增长90%。”这标志着浙江朱鹮异地保护暨野生种群重建项目已经取得成功。目前德清有人工饲养的朱鹮179只,野外放飞43只,总共达到了222只的规模。
基因筛查,一夫一妻配对
“历经人工圈养、野外放飞、野外种群重建等三个阶段,我们已形成一套成熟领先的朱鹮人工驯养繁殖技术。不管是人工繁殖朱鹮的存活率还是整体种群质量都远远高于国内外同领域其他朱鹮种群。”一直参与主持“朱鹮异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项目”的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主任方盛国介绍,为了提高朱鹮的受精率和繁殖后代存活率,他们还首次利用自行开发的遗传基因评估平台,每一只朱鹮都有谱系编号。通过基因谱系筛查,他们将能够匹配的个体散放在一个较大的笼网中,让朱鹮自主选择配偶繁殖,从而使朱鹮受精率和出壳幼鸟存活率都得到大幅提升。
此次支援四川峨眉山的10对朱鹮,是按照谱系差异、年龄大小和体质健壮程度,从基地饲养棚中优选出来的,年龄在2至7岁,为10公10母,按照“一夫一妻”配好对,它们到达四川峨眉山适应二三个月后,将进入繁育期生育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