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

30.08.2018  17:23

  近年来,德清县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优化林下种养方式,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域、分时间段、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主要形成了林笋、林药、林菌、竹茶、林旅等林下复合经营模式,为农村居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一是“林笋”模式。实施竹笋覆盖培育技术,采用稻草、竹叶、砻糠等材料覆盖,为春笋冬出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竹林的产出率。如,阜溪街道龙胜村早园笋精品园,面积2000亩,通过实施该技术,使亩均产值达到1.5万元,真正实现“一亩山万元钱”。

  二是“林菌”模式。通过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在林下培育褐松茸、灵芝、竹荪等菌类;去年共向莫干山镇瑶坞村等村的22户农户发放褐松茸菌种8万余袋,推广种植200亩,亩均产值达1.1万元,打破了原有“林下零收益”局面。

  三是“林药”模式。开展具有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的中草药林下种植,以多花黄精、三叶青、麦冬等中药材为重点,发展规模化、集约型特色药材林。目前在莫干山镇庙前村种植的中草药长势良好,其中多花黄精8亩、三叶青3亩,预计亩产值将达1.5万元、6万元。

  四是“竹茶”模式。对竹林下自然生长、无人管理的野生茶树进行生态培育,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茶产业。今年同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合作,在莫干山镇四合村建立竹林野茶基地60亩,目前野茶市场销售价达1000元/斤以上。

  五是“林旅”模式。在林下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基础上,不断壮大以休闲采摘、森林美食、生态旅游、创客基地等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丰富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林农和集体经济组织增收。如,禹越镇三林村“万鸟园”,面积400多亩,通过建成“林旅”综合体,吸引了一大批“林创客”加入到林业产业中来,目前已有8家创业团队入驻,主要涉及文化创意、先进工艺品制作等方面,吸纳青年创业人才60余人,预计今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余万元。(德清县林业局)

莲都区抓“一亩山万元钱”产业促民生发展
  莲都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把强林富民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目标,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模式。截止8月底,已完成“一亩山万元钱”9180亩,占总任务的87.林业厅
云南林业生态产业成为群众稳定脱贫的绿色银行
贫困人口众多,山区农民特别是“直过民族”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省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66%的面积是林地,这是云南的基本省情。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拥有全流域11.国土资源厅
莲都区“三个一”建设诗画森林
  莲都区以诗画森林建设为主线,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