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全力做好朱鹮抢救保护及繁育工作
05.07.2019 12:12
本文来源: 林业厅
朱鹮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与大熊猫一样珍贵,享有“东方宝石”的美誉。湖州市自2008年从陕西引进10只朱鹮,在德清下渚湖开展“朱鹮易地保护和浙江种群重建”项目以来,种群数量逐步上升。经过人工圈养、野外放飞、野外种群重建和自然繁育等阶段,目前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驯养繁殖技术和野外重建种群培育操作体系。
今年,朱鹮基地工作人员已监测到朱鹮野外筑巢14处,产卵42枚,自然孵育小朱鹮35只,自然孵育存活率83.3%;室内人工孵化成功朱鹮48只。孵化季结束后,德清朱鹮的总数量达到406只(野外种群122只,人工圈养种群284只)。
为更好地改善朱鹮种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繁衍能力,德清县局开展种源交换、野外放飞、基因优选“三步走”工作,做好朱鹮抢救保护及繁育工作: 一是做好种群种源交换,优化种群源头。 着手制定并实施“种群种源交换计划”,今后两年与其他朱鹮种群进行种源交换,提高群体遗传多样性,减少遗传近交,避免遗传衰退,增强德清朱鹮种群的生存能力。 二是筹划二次野外放飞,提升种群体质。 2014年11月12日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实施朱鹮野化放飞以来,33只朱鹮回归自然,标志着“朱鹮异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项目”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该县正在积极筹划第二次野外放飞计划,以此提高野外种群质量,加快浙江朱鹮野外种群重建。 三是加强基因优选工程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依托浙江大学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加强朱鹮先天性遗传畸形和免疫遗传缺陷的基因研究工作,平衡圈养种群与野外种群的遗传结构,避免有遗传缺陷的朱鹮再次进行繁殖,造成子代的死亡和朱鹮种群的逐渐衰亡,实现浙江朱鹮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湖州市林业局)
本文来源: 林业厅
05.07.2019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