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整形”,不靠谱
“黑医师”藏身居民楼利用微信开展非法医疗美容活动
凌乱的治疗台。
“你们是谁?来这儿干什么?”面对敲门而入的执法人员,拿着注射器的“微整形医师”惊愕地瞪大了眼睛。身后的治疗台上,散落着使用过的注射器和棉签……
近段时间,杭州市卫生监督部门接到不少群众的来访和举报,反映有一批藏身居民区的无证“微整形店”开展非法医疗美容活动,利用微信进行宣传,并以“提成”的形式吸引部分美甲店、美发店的从业人员为其拉客户。这类利用新媒体的新型“医托”行为也引起了卫生监督部门的高度重视。11月以来,我省卫生监督、公安、工商部门联合展开打击“医托”的专项行动。
日前,记者跟随杭州市上城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执法人员对群众举报的一处“黑美容院”进行查处,现场看到的脏乱差情景触目惊心,在此提醒广大爱美人士:一定要对活跃在微信上的“微整形”多加小心。
据举报人杨女士介绍,她是在杭州汽车南站做美甲时,看到了王某散发的“微整形”广告传单,美甲店老板也在一旁“热情推荐”,一直想拉尖下巴的她就“扫码”添加了广告上的微信。经不住微信上的花哨广告和疗效“保证”,杨女士决定到王某的“微整形店”给下巴注射玻尿酸。
“就在居民区的一幢高楼里。”杨女士坦言,现在回头想想心里有些害怕。“里面有治疗台,有床位。”当时,盘算着能比正规医疗美容机构省下不少钱,杨女士也就没多想,躺在了治疗台前……
两针玻尿酸注射下去,杨女士等到的并不是期待中的“尖下巴”,而是红肿的积块。带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她又找到了王某,要求退还治疗费并给予赔偿,得到的回答却是:“正常现象,再等几天就好了!”又度日如年地等了几天,杨女士下巴上的肿块依然没有消退,愤怒的她选择了举报。
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排查后确定王某没有经营许可,甚至连医师执业资格都没有,完全是“黑医师”开“黑整形店”。“真的替受害者捏了把汗,面部神经那么丰富,一针扎错后果不堪设想。”执法人员说。
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了王某的“微整形店”,它“藏”在杭州婺江路上一个小区的23楼,没有标识,毫不起眼,连邻居都说不清里面的人是做什么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要不是有人举报,很难发现这个地方。”
进入这家“黑整形店”,情景比杨女士描述得更加触目惊心:注射用的药品随意与食品饮料堆在一起,甚至堆放在餐厅的抽油烟机上;治疗台上的消毒液用饭盒盛着,旁边放着茶水水杯……执法人员当场查获了30多盒玻尿酸,上面只有密密麻麻的韩文。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国内目前获批用于“微整形”的玻尿酸仅有几种,王某的玻尿酸肯定不在此列,安全性上毫无保证。问起药品的来源,王某只是支支吾吾地说“是从韩国代购的”。
最终,王某因“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和非医师行医”被处罚金5000元,执法人员没收了所有药品、器械,并退还了杨女士的诊疗费。同时,王某还被列入了浙江省非法行医的“黑名单”,一旦重犯将受到重罚。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于王某的“黑整形店”绝非个例,除了传统的“小卡片”广告之外,微信等新媒体又为“黑整形店”拉拢客源提供了便利。在杭州汽车南站、武林广场、龙翔桥等地的多个美甲店周边,记者打开微信的搜索功能,很容易就能“捕获”这样打着“微整形”旗号的机构和个人,地址大都在居民楼里。
“不少美发店、美甲店的服务人员被发展为‘宣传员’,拉来客源就按数量给提成。”长期关注此类案件的上城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监督员姜永晓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违法“医托”行为,一经查出须接受罚款等行政处罚,造成严重损失的还须承担刑事责任。
据卫生监督部门统计,在目标群体上,“黑美容院”主要瞄准以90后女孩为主的年轻爱美人士,这部分人消费维权的意识相对淡薄。姜永晓提醒,如果真要做玻尿酸等“微整形”,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或者到综合性医院的美容科,这样更有安全保证。一旦出现纠纷,应立即拨打96301向卫生监督部门投诉解决。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郭兴华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