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一双做影偶的巧手,她有一颗传承文化的诚心

05.04.2016  10:05

  

  一块白色幕布,艺人们在布后,一边操纵影偶,一边用本土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配上打击乐器和弦乐,一出传统的皮影戏便开演了。

  近年来,皮影戏下乡入村,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和喜爱。

  然而,人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要成功上演一部10分钟的皮影戏,除了表演艺人之外,影偶制作人也是重要一角。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往往他们总要付出许多,才能完成一个皮影影偶制作,待技能成熟,又肩负起传承的责任。

  30岁的徐芦燕,就是这样一名皮影影偶制作人。

  

  3月31日上午,在海宁市文化馆三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我见到了徐芦燕。一头乌黑的长发,手指纤细,她正在电脑里找资料照片。

  听说我要去采访,她一早就在找和皮影戏有关的照片,满怀期待。“我们海宁的皮影戏,应该让更多人知晓、喜欢。”徐芦燕笑着说。

  今年30岁的徐芦燕,年轻、活泼、热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今,小徐算是整个海宁学皮影制作中最年轻的学徒了,如今也是我们皮影制作班的老师。”办公室同事插话道。

  “我2010年大学毕业,毕业前,压根没想到会从事这个行业。”徐芦燕坦言,她大学学的是美术专业,大四实习进入网络公司、媒体单位,都是和设计有关的岗位。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原海宁市越剧团(海宁市文化艺术表演中心)招一名皮影影偶道具制作,就报了名。

  因为有良好的美术功底,徐芦燕被顺利录用。“说出来有些难为情,在这之前,我没接触过皮影戏,更谈不上喜欢。选择这份工作,就是冲它安稳、体面。”和普通女孩一样,徐芦燕的想法简单而实在。

  要学皮影影偶制作,不是一两天的事。录用后,徐芦燕的办公地点就在斜桥镇王钱松的家里。王钱松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一双做皮影影偶的巧手。

  徐芦燕的家住在盐官镇桃园村,一辆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往返师父的家,这一学就是两年。

  

  这两年里,有一些事给徐芦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去师父家时,师父对突如其来的这名小徒弟并不怎么热情,每天安排她在一个房间里练习,自己则在另一个房间制作皮影影偶,中途过去指点一二,且指点的内容和皮影影偶制作技巧无关,总是说一些皮影戏的历史、知识、典故。

  直到后来,徐芦燕才知道,原来师父想让她先知根、再学技。只有心中喜欢,方能沉下心制作。

  等慢慢熟络起来,徐芦燕才发现师傅是个老顽童,喜欢玩电脑,会看微博、贴吧,还学PS。恰巧徐芦燕学的是美术,会图片处理,师徒俩相互学习,你向我学皮影影偶制作,我向你学PS。78岁的师父心情一好,走路就蹦蹦跳跳,一天看徐芦燕跳绳减肥,也非要跟着跳绳。

  “这两年,除了跟师父学了起稿、选皮、过稿、剪形、清洗、晾干、勾墨、上色、缝接等技巧,能完整、熟练制作影偶之外,系统的知识传授也让我慢慢喜欢上了皮影,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此外,师傅精益求精和专注做事的精神,也给我上了一课。”徐芦燕说。

  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拼撞在一起,打造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等到皮影影偶褪去刚上漆时的光泽,留下一层暗淡的五彩,更显古朴。这是岁月的洗礼,也是皮影的魅力。

  3月29日晚6点半,在文化馆三楼大教室,皮影制作班第十节课准点开课,27名学生在各自的拷贝台上学习制作,2名老师授课,其中一名就是徐芦燕。

  当晚,大家要学的是勾线“国公头”。拷贝台上,一双双手在台面下方投射上来的亮光里,细细勾画。

  “国公头拐弯的短线条比较多,勾画时注意动作慢一些,尽量一笔成形,粗细均匀。”徐芦燕一边讲,一边走到学生的身边,手把手指导。

  下课已是晚上8点,整理好材料、清理完教室回家,徐芦燕3岁的儿子已经入睡。“一般儿子都会等我回家再睡,那天可能太困了,早早睡了。”没能哄孩子入睡,徐芦燕显得有些遗憾。

  今年2月,海宁市文化馆面向社会招生,免费开设海宁皮影制作班,每周二、四晚授课。制作班为长训班,预计授课一年,共100节课。徐芦燕和其他一名皮影戏影偶制作人负责授课工作。

  报名上课的大多是有些美术基础的中青年或喜欢皮影文化的市民,他们不专业,但充满热忱。学生学得认真,老师教得也起劲。

  徐芦燕说,有一名50多岁的学生张阿姨,学习特别上心。她没有基础,双眼老花,握笔姿势不对,第一节课时有些跟不上大家的节奏,没想到第二节课,她就配了一副眼镜,自己还买了一堆毛笔来,学习更加认真。

  勾画要用拷贝台,教室里有家里没有,下课回家也想练习,怎么办呢?张阿姨想了一招:家里的茶几是玻璃台面,把台灯摆在茶几下面,灯光照上来,就像在拷贝台上勾画一样,明亮、清晰。

  这两年,皮影戏下乡入村,让更多百姓知晓并喜爱,尤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据统计,自2008年开始,海宁市开展海宁皮影戏下乡(社区)系列活动,每年举行下乡(社区)演出100场,每年超过5万人次的城乡居民在家门口看到了海宁皮影戏的演出。

  “举办这个免费制作班,也是想把非遗传承的接力棒推向群众,不再单纯通过招人培训学习来传承文化,而是让更多感兴趣的市民加入、学习、传承。”徐芦燕说,有时虽然有些辛苦,但还是值得的,通过这样的课程可以大力推广皮影戏,拉近人们和传统文化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