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半山泥猫”遇上神奇“脑洞”
杭州泥塑源远流长,明代田汝成编纂的《西湖游览志馀》就有描绘:“临安风俗嬉游,游湖上者竞买泥孩莺哥花湖船回家,分送邻里,名曰湖上土宜。”而杭州人都知道的“孩儿巷”,源于南宋时期,“泥人们”集中于于此制作泥娃娃,以至于这条巷后来改名为“孩儿巷”。
说到杭州的泥塑手艺,就不得不提半山的双面泥猫,很久以前,每家每户都会去半山娘娘庙买只泥猫回家,说是能消灾驱邪;而蚕农,每逢桑蚕季节,更是要去半山买泥猫——相传泥猫是天上的“蚕花娘子”养的,可以震慑老鼠,不咬蚕种纸和蚕茧。
那么,如此神奇的“喵星人”究竟是怎么做的呢?上周,科学松果会的神奇校车就来到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起看“半山泥猫”传人展示技艺,一起画可爱的小泥猫。
失传多年的“半山泥猫”复活了
老杭州人杨莲珠从出生起就一直住在半山,她母亲的祖辈都是做“半山泥猫”的,但因为种种原因,这项技艺失传了。为了寻回老祖先的手艺,她和亲戚倪爱仁跑遍了各大博物馆,终于在无锡,找到了“半山泥猫”的藏品。
杨老师告诉记者,为了让800多年的手艺传承下去,她花了很多心思,琢磨了好两年,才将这泥猫的制作工艺了解透彻。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看到“半山泥猫”的制作过程,杨老师将自己所有的工作用具都带到了松果会的活动现场,从头开始,一步一步地演示给孩子们看。
首先,要做泥猫,最重要的就是揉泥,泥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烂,要软硬适当,没有杂物。而揉泥的过程也非常考验手劲,要一遍遍重复,很需要耐心。将泥揉好,接下来就是入模了,将泥全部都压入模具中,等拿出来的时候,一只泥猫的大致形态,就已经做好。
看着一只只小泥猫做成了,小果冻们一个个都兴奋地伸出了手,想要摸摸可爱的小猫。
但其实,在这一步还只是泥猫最原始的阶段,接下来,它还要经过焙干、上白粉、线描、上彩、上清漆等十多道工序,才可以变成真正的“半山泥猫”。
画一只专属的“喵星人”
看完泥猫的制作程序,接下来,就轮到“小果冻们”出场了,大家可以选择黑色或白色的小猫,为它画上好看的“衣服”。
打开颜料盒,拿起小画笔,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意就此开始了,红的、黑的、黄的、粉色……泥猫们全都华丽变身,变成了独一无二的样子。
一个小时过去了,“小果冻们”创作的泥猫大作全部出炉,杨老师看了一圈,不禁为孩子们的想象力竖起了大拇指。
“其实泥猫的图案并没有特别的限制,我今天来就是想看看,通过孩子们,可以为古老的泥猫带来什么样的活力,现在一看,他们真的是太厉害了。”
说着杨老师指了指边上的几只泥猫作品,“你看,这只猫的作者就将它的正反面利用了起来,一面是梳着小辫子的母猫,一面是戴着眼镜的公猫,特别有意思。而另一只,细心的作者将白色的小猫加以橘色的波点点缀,一双粉色的耳朵将泥猫变得太可爱了。” (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